本书主要收录了上海市档案馆藏联合征信所的章程、会议记录,联合征信所各地分所报告、调查业务报告及往来函件等,以期反映联合征信所之大概情形。联合征信所档案史料尤其是其信用调查报告或可视为研究当时经济纷繁万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中央档案馆首次解密1944年7月到1947年2月接待美军军事观察组进入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观察我军民英勇抗日情形的珍贵档案,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艰难抗日的珍贵历史记录,可与美国国家档案局新近解密的 美军军事观察组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机密档案 合璧,一起公开出版,以供社会各界读者比对研究。
......
本书是浦东文化丛书第三辑的一种。全书分上下两卷,收录了原籍浦东或出生于浦东的五十位杰出人物主要在民国时期出版的近三百种著作版本。所选这五十位名人都有一定代表性,如社会活动家黄炎培、实业家穆藕初、经济学家夏炎德、法学家朱方、艺术家江丰、翻译家傅雷等。这些人物在书稿中的位置是按姓氏音序先后排列的。在介绍每位人物的著作版本之前,都有一段作者小传,然后再具体介绍相关著作版本,并配以大量珍贵的书影、插图。
《数字档案室建设概论》内容简介:机关档案作为机关人、财、物、事的真实记录,是机关治理的工具,是协调机关各项事务和各方面利益的凭据,是领导决策、工作查考、单位和职工维权的依据,是行使和发挥本机关职能的重要帮手,是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之一。机关档案工作作为机关各项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一环,是机关提升行政效能、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是进行信息公开、提高行政透明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自我监督、推行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机关档案工作处在新的重要节点上,面临着重新定位、转型升级的压力,面临着从传统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跨越。为应对新挑战,推动档案工作实现新进展,为档案工作者从事机关档案工作提供操作指引,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写了机关档案工作系列丛书。
1854年英文版《上海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印,作为上海的地方性年鉴,此书由当时在上海的英国人编辑,在20世纪之前中国年鉴稀缺的情况下,为后人保留了研究当时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情况的资料,弥足珍贵。本次出版函装二册,其中一册全文影印、原样复刻1854年版《上海年鉴》,另一本平装本是以《上海年鉴》为基础就相关上海史及近代史进行研究而撰著的文字合集,其中包括对该书节选部分文字进行选译的译文,方便中文读者探知年鉴内容,以及历史学家和著名史学者周振鹤、熊月之、朱华各位先生及弟子的相关导读及论文数篇,令读者能够深切体察当时上海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情态,进一步了解该年鉴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