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 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 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面重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于国家治理、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宏观调控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技术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武器之一,掌握新技术的基本概念、运行机理、发展趋势和创新作用,成为领导干部、企业家的素养。本书由国家信息中心组织编写,选取了与数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八个热点前沿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力图使读者形成对信息化领域前沿热点问题的认知框架、掌握技术实质、明确这些热点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论对于图书馆、情报机构收集、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对于信息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值得提倡。
本书是作者汤凯(笔名“三藏”),根据自己在核电站担任值长期间,关于防范人因失误方面的研究和培训工作的经验总结。本书正文共分三篇十八个章节,其中: 篇“人生无常”让你获得基本概念。这一篇介绍了思维维度安全理论和人因失误的概念,讲述了来自五维空间的墨菲如何在事故背后下手,让人们陷入种种困局,诱发人因失误,造成事故。 第二篇“思维爬梯”让你懂得升维方法。这一篇介绍了十二种困局,以及识别困局、防止人因失误、避免事故的十二种提升思维维度的方法和操作规则。 第三篇“长风破浪”让你掌握元能力。这一篇介绍了自由提升思维维度的元能力,以及获取源能力的场景安全学。本篇从理论上找出了主动安全的法门,给出了主动安全落地的方法。 本书富于专业性和趣味性。其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逻辑,以及对知识
本教材将图书馆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新兴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微观层次的馆藏建设与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有机地整合到一个理论框架内。在内容上突出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等近年来信息资源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体现出图书馆学专业教学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面向现实,服务社会的开放性特色。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数十年,构建了独特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他毕生致力于教育的普及,被誉为“的人民教育家”。董宝良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名篇选》从他数百万字的遗著中,精选出若干重要篇章,分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运动、教育观念更新、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人才教育和创造教育九编,以扼要反映他的教育业绩和思想。各编的“导语”,概要介绍了陶行知的相关贡献;各篇之前的“题解·导读”,对背景和核心理念作出了必要的说明;文中的专用术语、相关人物或特殊事件,则以脚注形式进行了言简意赅的阐释。《陶行知教育名篇选》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对弘扬教育学办学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既可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参考,也可作为教育实践工
视频序列中的行为识别应用广泛,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行为识别研究在受控场景下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在复杂场景下,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何在嘈杂的真实场景下,寻求有效的行为特征表示,以及高效的、鲁棒的、能满足实时处理要求的机器识别算法,将是较长时期内所追求的目标。 本书所提方法联合了特征点在全局和局域的分布特性,将特征间的时空关系纳入编码中,在KTH、UCF sports以及UCF101数据库上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率,其中在UCF101数据库上取得了比基于深度学习方法 高的识别精度。
本书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投资效果评估研究为主题,深入考察了国内外专家在该问题上的研究文献及其成果。从投资效益的角度来研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以填补这一领域研究上的不足,丰富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研究。在设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投资效果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在这一领域适合的评估方法,提出了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用户满意度视角,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投资社会效益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阐述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投资趋势及政策保障机制,提出了投资建议及未来研究展望。
本书既是作者26年从事情报检索语言和信息组织学习、研究和教学的结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报检索语言和信息组织的发展轨迹。本文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情报检索语言理论、情报检索语言宗师和教学、分类法研究、主题法研究、网络/数字信息组织、元数据标准。反映了作者至今一直跟随时代的发展,坚持研究情报检索语言和信息组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还不断地引领年轻学子开拓这片沃土。
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内外信息检索系统的发展动态修订而成。本书以现代信息检索技术为核心,对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信息资源检索及信息资源的分析与利用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全书共分10章,以国内外主要常用网络数据库为重点,系统介绍其检索方法与技巧,充分反映了现代科技信息检索系统研究和利用的进展。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性强、结构合理、取材新颖、注重实用,不仅为初学者学习现代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提供了一个空间,同时也为人们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全方位获取有关信息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的技能。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现代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的教材,又可作为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检索信息时的参考书。
陈伟、汪琼主编的《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针对大学生在现代人文与技术环境中,对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知识需求而编写。在介绍传统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方式的同时,紧密跟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剖析了数字环境中各类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方式,并通过介绍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利用与著作权保护等章节內容,使大学生对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有较完整、正确的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校本科生信息资源检索课程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其他人员学习与了解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