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大家,在20世纪的中国有很大影响力。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 在《四十自述》中,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 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 人生有何意义 为什么读书 青年人的苦闷 不老不朽 四章。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
在阅读那些经典之前,任何人都需要有所准备。训练有素地阅读那些伟大著作,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在信息泛滥的当下,你是否已经失去了为愉悦而阅读的艺术?有没有一些书你知道自己应该读,却茫然无措,总是读不下去?《如何阅读西方经典》让那些担心自己阅读太慢或怀疑自己理解力的读者相信,如果你能浏览网页,就没有理由不能阅读和欣赏莎士比亚。但与此同时,在没有指南和计划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在那些经典文本中迷失。面对伟大的书籍,我们都需要有所准备,那就是拥有一套清晰、简明且实用的阅读方法。 本书作者苏珊 怀斯 鲍尔是美国通识教育的传奇人物,她广泛涉猎文学、历史、艺术和科学。本书是苏珊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所著。她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古典阅读的 三段论 ,并借助这一清晰实用的学习工具,带领我们去阅读
《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系统地总结了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及智者派等前代学者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建立了定义和公理并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确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一几何学。《几何原本》确立了一种借助数学理解世界的思想体系,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现代世界的格局等,无不是在这种思想体系的框架中产生的。
本书是梁漱溟晚年寓居时期与小友陈维志的部分谈话集录,由陈维志根据个人笔记和回忆整理而成。全书以八个章节记录了1970-1976年间梁漱溟对陈维志的部分谈话内容。这些谈话多简短而零散,但涉及广泛,包括自我认识、治学与著作情况、哲学与宗教、人物评价与回忆、东西文化与历史的比较、对社会与政治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健康与养生等。以上内容因系对梁漱溟日常聊天的记录,不同于梁漱溟其他系统的学术专著,故读之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同时也是梁漱溟晚年思想的独特呈现,对于了解、研究梁漱溟晚年生活和思想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为方便读者了解谈话的背景等具体情况,本书在每段谈话内容下附梁漱溟当天日记,以资参考。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哈佛大学,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我在旧社会吃不开,新社会也吃不开,且可说是永远吃不开的,也从不因此放弃工作责任和做人责任感。——沈从文 沈从文先生一生,因时代而分为两截,前半生写作,后半生治学。关于其在易代之际的角色转型,“晚年口述”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一手材料。本书由沈先生晚年的重要助手王亚蓉编著,分为晚年口述、后学追忆、工作信函三部分。本次增订另补入两篇极有分量的*回忆文章,由沈先生助手王亚蓉、李之檀和出版家陈万雄追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撰写与出版过程。此外,本书另附有沈先生晚年讲座录音五段,供读者追索先生音容。
《严复全集》是严复所有著作的大结集,全新编排,种类齐全,气势磅礴。全书共11卷,共约3500多页,或点校,或编校,或整理,其中前10卷包含了严复的翻译、编纂、政文、序跋、诗词、信札、日记、账册、评点等类所有作品。翻译著作部分,收入了《天演论》等八大译著以及其他译著,其中《天演论》共收入了6个不同版本;评点作品部分,及时收入了新发现的《手批〈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为飨读者一读,此部分特采用影印与整理相配合的做法,把原件的原貌呈现给读者。为了方便检索与阅读,增设一 附卷 ,包含 汉英译名对照总索引 、 英汉译名对照总索引 、 严复研究资料目录 三个部分。
《吕本中全集》,吕本中撰,韩酉山辑校。吕本中是两宋之交的著名道学家、诗人和诗论家,在思想史、文化史和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南宋学者称其 亲受中原文献之传 ,是两宋之交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承者。然迄无全集整理问世,不少著作淹没不存,单行于世者亦往往误为他人著作。此次整理吕本中全集,举凡吕氏之著作,细大不捐,尽皆收录。含《吕本中诗集》、《吕本中佚文集》、《师友杂志》、《童蒙训》、《官箴》、《紫微杂说》、《紫微诗话》、《轩渠录》、《紫微杂记》、《痛定录》、《春秋集解》、《吕氏大学解》等凡十二种。
本书是对当前西方德性知识论的追踪研究,试图全景式切入当前知识论这一热点问题。全书从德性知识论的缘起入手,介绍当前德性知识论发展的谱系,分析争论本质,尝试从历史中寻找德性与知识的关系,从而发现德性知识论的理论困境,并试图从时代和理论自身的发展角度对德性知识论的理论价值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
黄遵宪(1848 1905),广东嘉应人,历任驻日使馆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国使馆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是清末外交活动家;他是近代 诗界革命 的倡导者之一,撰有古体诗词千余首,主张 我手写我口 ;他是炽热的爱国者,对甲午战争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华强烈愤懑;他主张学习日本仿效西法,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写作《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著述,主张变法维新,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戊戌变法后被罢官,回乡从事兴学活动。 《黄遵宪集》约1655千字,由陈铮先生主编,纳入中华书局 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是更为完备的黄氏著述全集,收录诗词、文录、函电、公牍、笔谈、专著等内容,其中许多文字为首次刊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著作的书,选取了60余位作者的70余部重要作品,摘取精华段落,辅以对作者和作品的简介、点评,以及对相关人物、战役的介绍。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古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理性时代、革命年代、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这6个时间段。取材侧重于西方的杰出军事著作,此外有零星涉及战争的诗歌和小说。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各种军事理论、不同时期的军事著作,一览西方关于战争与*队的观点的演变,还是一本可供读者按图索骥的阅读指南。
中国国民的素质如何? 是什么现实情况造成了这种国民素质? 中国民众当下的情绪如何? 普通人的生活在中国为什么令人沮丧? 网络的兴起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网络中生长的“曲晦”文化? 中国思想话语的生态如何? 草根与知识分子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本书收录了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先生的大量文章,这些文章内容丰富,涉及哲学、宗教、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其文笔生动流畅,融科学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非常值得一读。
本书是著名学者董振华教授多年来在中央党校研究、教授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一部关于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家小书。全书针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选取了大众普遍关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十个问题,针对这些困惑和疑问,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对比中西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实践,展开了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的回答。本书一问一答,问题意识强,针对性强,回答问题注重正本清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篇幅短小精悍,力图通俗易懂地拨开人们思想的迷雾,引导读者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展现其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1920年代,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这些后来创造了美国文学黄金时代的年轻作家倍感疏离与压抑,纷纷逃离美国,来到巴黎寻找自由的生活和归属感。他们便是“迷惘的一代”。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与过去脱离了关系,无法接受过去的那套行为规范,是因为他们想生活在流放中。他们向着一个新的人生目标探索,在疑惑、不安与反抗中写作、喝酒、观看斗牛、和情人做爱,同时又依然思念着早已失落的故乡。《流放者归来》描述了这一代年轻人自我流放与重新归来的冒险历程。它对他们甩掉前人的包袱、开创自己的时代的赞美,激励了此后一代代年轻人。在中国,《流放者归来》曾多次再版,影响深远,曾入选“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深的100本书(1978-1998)”。此次新版增补了文学评论家唐纳德·福克纳的精彩导读、1934年版的尾声、围绕《流
在《社会契约的进化》(第二版)中,作者运用了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社会契约的起源,考察了包括公正、互助、承诺、习惯和利他主义等社会现象。本书介绍了进化、信息传递和博弈论领域的蕞新研究成果,介绍并运用了适当均衡和动态演进等概念,展示了如何利用博弈模型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进化的路径(有时支持理性选择而有时不支持理性选择)。作者讨论的命题包括相邻者的讨价还价是如何增进资源分享的、小规模社会*后通牒谈判中的行为多样性、囚徒困境、信号博弈,以及有涵义的交流的自发出现。本书将引起社会科学、哲学、进化生物学、博弈与决策理论以及政治理论领域的读者极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