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50多年,社会学家一直致力于更好地理解社会是怎样运行的。也许社会学家不能提供所有的现成答案,但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解社会的有用方式。 ◎权力是如何在社会中运转的? ◎社会是由什么构成的? ◎阶级和贫富是如何出现的? ◎文化是怎样塑造个人行为的? 《社会学经典入门(第14版)》从社会学的视野、全球化的视角,通过多样化的思考方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讨了文化、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群体与组织、性、家庭、城市化、家庭变迁等与社会有关的方方面面,引用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真实案例,以帮助大家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轻松而全面地了解社会,看清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调整自我以适应社会或尽己所能地去影响或改变社会,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美好。
《伊利亚特》为古希腊不朽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基石。两代古典文学翻译家罗念生、王焕生先生倾力译作。《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叙事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堪称西方人类古代文明的奇葩。全诗分24卷,15693行,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大将阿克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伊利亚特》极大地影响了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文学创造风格,突破了史诗仅限于记史的传统,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是诗体小说的开山鼻祖,其文学成就在当今依然有着崇高的地位。 齐备,校勘精当,体例严明,反映出一代翻译大师的贡献原貌。
《施蛰存译文全集 诗歌卷》,共1册,总字数约40万,汇集了施蛰存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起陆续翻译发表的域外诗歌作品三百余首,包括单行本《域外诗抄》和集外篇,是对其诗歌翻译成果全面、集中的展示。包括英国诗抄、美国诗抄、法国诗抄、西班牙诗抄、古希腊诗抄等辑,涉及叶芝、庞德、弗罗斯特、桑德堡、波特莱尔、兰波等诸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阿道司·赫胥黎著,陈苍多译的《众妙之门》包括赫胥黎的两部经典作品:《众妙之门》《天堂与地狱》。 《众妙之门》书名源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的诗句:“如果我们将知觉之门洗涤致净,万物便会以其无限的原貌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若将自己封闭起来,便只能从洞穴的狭窄细缝中窥探事物。”也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众妙之门》是赫胥黎记录自己服用一种从美洲仙人掌中提取的后的视幻体验,以及一些神秘经验造成的影响:“我想,我见证了亚当被造出来那个清晨所见的一切——每时每刻都有奇迹,以赤裸裸的方式显现。”是其亲临天堂、地狱般神秘领域的靠前手经验记录,开启了现代知觉、灵性、极限探索的先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文化。《天堂与地狱》是《众妙之门》的续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经验的感官
陆侃如(1903 1978),字衍庐,又名雪成,江苏海门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尤以楚辞和两汉文学闻名海内1926 1927年曾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求学,后自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归国后辗转全国任教。其代表著作有《屈原评传》《宋玉评传》《乐府古辞考》《中古文学系年》等,并与其夫人冯沅君合著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
《陇上学人文存:尤炳圻卷》共分四辑。辑是研究日本古代和近代文学的讲话文稿;第二辑是各种译作序言;第三辑是撰写的各类文章;第四辑是《黄公度先生年谱》和《 校注》以及附录在《 校注》后的《日本杂事诗十首》附记。每辑基本按照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尤炳圻先生的思想观点和学术历程。
自述全文,分五十章,附前言后语,都百二十余万言,自出生以至今岁,凡有足记而又无碍公开者,辄摘举之。各章以事为纲,虽详略视事之繁简为转移,无不忠实报导,不敢言功,亦不讳过。章末各附种是年之国内外大事简记,间或数年合记,俾从其便。又文中有足资记念之照片或友人笔札,凡保存手边者间亦附入;惟后者以业经作古之人为限,其尚健存或涉及现实者,概不与焉。读是书者,视为个人之部分历史也可,视为国内国际之现代简史也亦无不可。
本文存主要选编卫聚贤1949年以前的作品,偶然有1949年以后的作品,因回忆清华国学院事迹与个人经历亦酌情收录。
本书是尺牍经典的一个品种。《小仓山房尺牍》是袁枚的尺牍集,也是尺牍文学史上的名作,被称为清代尺牍之一,可读性强,反映了袁枚的思想情感、人际交往和性情抱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本书是《小仓山房尺牍》的详细注释本,针对广大普通读者的需求,整理者对其中书信的写作背景、人物关系、典故和疑难字词进行比较详细的注释,便于理解,尤其是整理者对写作背景和人物履历的考证比较扎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对《快雪堂日记》进行校注,属于古籍的深度整理。
《企鹅旅行记》主要介绍了在中国帮助巴西重建南极科考站的项目中作者张梁有幸得到前往南极工作、旅行的文字汇总。书中通过十二篇短短的看似顺手写来的散文,不难发现作者表露出来的人文思考;从而使小文不小,散文不散,而带有哲理的内涵。值得一看的是配文发表的两百多幅摄影作品,以及张梁在南极画的速写。变幻万千的极地风云、幽蓝世界、白色冰川、珍稀绿苔以及可爱萌态的企鹅海豹;张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同时留下了让人们去南极旅行的“诱惑”。
张志鹤一生致力于浦东及上海地方事业,尤其于教育及同乡会上贡献最多,他与黄炎培关系最为密切,系黄炎培的得力助手。张志鹤著有《我生七十年的自白》《浦东同乡会史料一斑》《我生七十年后自白续编》《周甲自述》《友声集》《晚嘤草》等书,均未刊印。这些著述对研究上海地方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经张剑容的收集整理,汇编成《张志鹤文选》,除著述文稿外,还选录有往来书信和诗歌,书稿15万字,并有历史照片10余幅。
鲁迅是20世纪东西方文化激荡中产生的文化巨人,20世纪中国最的作家之一。本套《鲁迅选集》共四卷,以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为工作底本,精选鲁迅作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学术著作等各类经典。 卷包含《鲁迅小说选集》《鲁迅散文选集》《鲁迅诗集》三个部分,融鲁迅小说、散文、诗歌于一体。鲁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的小说创作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短篇)的成就和水准;鲁迅的散文或回忆往事,或随心闲谈,或自我深省,或论述时事,或缅怀挚友,文字中透露出鲁迅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的特别情怀;鲁迅诗集则用深沉的笔墨书写诗歌厚重的内涵,和广阔的意蕴,可谓诗歌精品。 第二、三卷为《鲁迅杂文选集》。鲁迅数量最多、意义最重要的作品就是杂文,鲁迅在杂文中表现了自己坚决反对中
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经典著作。本书收入了作者1699年至1710年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体例各异的论著,以及对这些论著的评论,1711年首版,1714年再版时又加入了另外两篇文章。本书全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英国情感伦理主义伦理学的开创性著作书中思想极为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