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丛谈》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部全面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作者是已故评书大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 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技术与时间》是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 斯蒂格勒所著《技术与时间》系列前三卷之合集,系作者在德里达指导下,积十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而成的鸿篇巨著,开创了当代技术和时间哲学的一个新方向,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从人类固有的 缺陷存在 和 代具性 这两个品质出发,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并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角度,对人类之本提出了新的见解;对人类原有的特定记忆、种族记忆及个体记忆逐渐为新生的机器记忆所取代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也描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广义上的 存在 所造成的影响。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杂采魏晋典籍,经过巧妙编排和精心润色,展现了魏晋时期的众生群相,特别是将当时士大夫群体的独特风貌分门别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由于年代久远,且魏晋时的社会风尚、思想观念都相对特殊,书中又多用当时口语,因此《世说新语》篇章虽短小,却并不容易读明白。 本次推出的《你真能读明白的 世说新语 》,在对原文注释与翻译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一则故事的评鉴,将《世说新语》中各种难以理解的地方、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一一解读出来,为读者答疑释惑。并对诸家众说纷纭的条目、语句或字词阐发自己的见解,尽最大努力让读者真正读明白这部经典名著。 书后附有 《世说新语》人名指南 ,汇集原文出现的所有人物的称谓,方便读者检索。
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庄子,庄子给无数人以陪伴、慰藉、启迪和鼓舞。他想象奇特,思想博大精深,观点常常出人意表而又发人深思。《庄子》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都是一部极为难得的奇书,是经典中的经典,金圣叹将其评定为 六才子书 之首。《庄子》通行本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庄子》用词瑰异,文意跌宕跳跃,行文似断实续,即使有了注释与译文,仍然不容易理解透彻。 本次推出的《你真能读明白的〈庄子〉》,在详细的注释、翻译之外,特别增加了三百七十多条 研读 ,梳理有关篇章的逻辑结构、解释寓言故事的确切含义、阐述庄子思想的深刻意蕴,以及某些故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等等,希望能帮助读者真正读懂《庄子》,更准确地把握庄子思想原貌,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营养。
《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系统地总结了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及智者派等前代学者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建立了定义和公理并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确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一几何学。《几何原本》确立了一种借助数学理解世界的思想体系,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现代世界的格局等,无不是在这种思想体系的框架中产生的。
在阅读那些经典之前,任何人都需要有所准备。训练有素地阅读那些伟大著作,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在信息泛滥的当下,你是否已经失去了为愉悦而阅读的艺术?有没有一些书你知道自己应该读,却茫然无措,总是读不下去?《如何阅读西方经典》让那些担心自己阅读太慢或怀疑自己理解力的读者相信,如果你能浏览网页,就没有理由不能阅读和欣赏莎士比亚。但与此同时,在没有指南和计划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在那些经典文本中迷失。面对伟大的书籍,我们都需要有所准备,那就是拥有一套清晰、简明且实用的阅读方法。 本书作者苏珊 怀斯 鲍尔是美国通识教育的传奇人物,她广泛涉猎文学、历史、艺术和科学。本书是苏珊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所著。她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古典阅读的 三段论 ,并借助这一清晰实用的学习工具,带领我们去阅读
过去的150多年,社会学家一直致力于更好地理解社会是怎样运行的。也许社会学家不能提供所有的现成答案,但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解社会的有用方式。 ◎权力是如何在社会中运转的? ◎社会是由什么构成的? ◎阶级和贫富是如何出现的? ◎文化是怎样塑造个人行为的? 《社会学经典入门(第14版)》从社会学的视野、全球化的视角,通过多样化的思考方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讨了文化、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群体与组织、性、家庭、城市化、家庭变迁等与社会有关的方方面面,引用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真实案例,以帮助大家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轻松而全面地了解社会,看清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调整自我以适应社会或尽己所能地去影响或改变社会,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美好。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者在青年时期,曾实地走访了亚马孙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本书记载了作者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原始部落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伊利亚特》为古希腊不朽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基石。两代古典文学翻译家罗念生、王焕生先生倾力译作。《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叙事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堪称西方人类古代文明的奇葩。全诗分24卷,15693行,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大将阿克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伊利亚特》极大地影响了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文学创造风格,突破了史诗仅限于记史的传统,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是诗体小说的开山鼻祖,其文学成就在当今依然有着崇高的地位。 齐备,校勘精当,体例严明,反映出一代翻译大师的贡献原貌。
慈悲与玫瑰 我们仰望星空,星空也在仰望我们。 作者熊培云在这本重装升级的经典作品中,继续探讨无意义的生命与有意义的人生究竟该如何度过,从个体的角度探讨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可能性。面对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双重重轧,作者分析了 无私心即无公德 悲观的理性 不完整的慈悲 半数人暴政 ,并对时兴的 精致利己主义者 等概念提出批评。 另外,作者利用AI软件,创作了一个全新的短篇图像故事,试图把空间留给世界,把时间留给自己。 自由在高处 从意义控制与群体心理等角度出发,这本书着重探讨了身处转型时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 在该书出版十年后,世界与人都发生了沧桑巨变,作者特别做了数万字的增订,并致敬所有忧郁赤诚的灵魂。 这是一本写给试图探索人生边界者的书。面对来自个人与群体、国家
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理解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书写了一则关于“美国梦之衰落”的警世恒言。 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言,“读罢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帕特南用“以点带面”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半世纪以来日渐扩大的“阶级鸿沟”。在《我们的孩子》一书中,帕特南依次讨论了穷孩子和富家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全方位差距。中上阶级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引导、提供资源,而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
李平书(1851-1927) 初名钟钰,晚号且顽。宝山县浦东高桥人。钟钰少孤,因太平军起事,迁居上海。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考中优贡生以知县用,历任广东洋务局、署陆丰、新宁、遂溪县事、张之洞幕中文案、督武备学堂、江南机器制造局提调等职。在上海先后设医学会及女子中西医学堂,于城厢南市设立总工程局办地方自治,开自来水厂,办城厢救火会,创建中国品物陈列所、建上海医院、南市电车公司、闸北水电厂等等。辛亥革命事起,与地方士绅联络同盟会,参与上海光复,任沪军都督府民政总长。其卒后邑人私谥曰通敏先生,在城隍庙铸立铜像。李平书著有《新加坡风土记》《宁阳存牍》《宁阳骊唱录》《且顽老人七十自述》《上海自治志》《平泉书屋目录》等。《李平书文集》收录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李平书诗、文论、书信、公文、函电、杂著等,共2
本书对《快雪堂日记》进行校注,属于古籍的深度整理。
鲁迅是20世纪东西方文化激荡中产生的文化巨人,20世纪中国最的作家之一。本套《鲁迅选集》共四卷,以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为工作底本,精选鲁迅作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学术著作等各类经典。 卷包含《鲁迅小说选集》《鲁迅散文选集》《鲁迅诗集》三个部分,融鲁迅小说、散文、诗歌于一体。鲁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的小说创作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短篇)的成就和水准;鲁迅的散文或回忆往事,或随心闲谈,或自我深省,或论述时事,或缅怀挚友,文字中透露出鲁迅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的特别情怀;鲁迅诗集则用深沉的笔墨书写诗歌厚重的内涵,和广阔的意蕴,可谓诗歌精品。 第二、三卷为《鲁迅杂文选集》。鲁迅数量最多、意义最重要的作品就是杂文,鲁迅在杂文中表现了自己坚决反对中
《四时幽赏录/逸致文丛》为明代高濂原著,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悍清新之笔触,为人们勾勒出西湖四时芳容,充满真趣。高濂这种以四季景观描绘西湖游赏之境趣的写法实属匠心独运,别于他作,其笔下杭州四时48种幽赏闲事,命名雅丽,时空清幽,妙趣天成。导读者陈云飞慕其幽情逸致,以今人的视角作了当代性的解读,充满当代生活美学意味。《四时幽赏录/逸致文丛》按原著48条目厘定框架,文笔优美,史料翔实。
《四时幽赏录/逸致文丛》为明代高濂原著,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悍清新之笔触,为人们勾勒出西湖四时芳容,充满真趣。高濂这种以四季景观描绘西湖游赏之境趣的写法实属匠心独运,别于他作,其笔下杭州四时48种幽赏闲事,命名雅丽,时空清幽,妙趣天成。导读者陈云飞慕其幽情逸致,以今人的视角作了当代性的解读,充满当代生活美学意味。《四时幽赏录/逸致文丛》按原著48条目厘定框架,文笔优美,史料翔实。
《人间的星河》写给当代青年的人生之书,愿你有花有酒有朝露,喜乐平安。 本书由青年作家刘喜悦历经多年探访后倾心写就。4个不同人的故事,4段让你疼痛窒息的体验。当我们走在人生低谷,前路茫茫,也要相信,那些刺痛我们的经历,终将成为我们的力量,从此未来坦荡,鸟语花香。
本《张舜徽集》是继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著作《张舜徽集》辑推出后的第二辑。第二辑7部5册,内容涉及面更广。本书为其中一册,是张舜徽先生研究经学的代表作。对郑玄的文献学成就和经注体例,张舜徽先生认真梳理,尤其是对郑玄经注中的训诂名物部分,他用《尔雅》类例,撰成《郑雅》19篇,为郑学研究开出一片新天地。该书内容丰富,思想精粹,创见甚多,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文集。
钱钟书先生的古文笔记体巨作《管锥编》堪称“国学大典”,全书约一百三十万字,论及文史哲几乎的人文学科领域,书中包括古今中外四千多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当今读者在阅读钱钟书先生著作时,也许古文和外文构成两大障碍。《 西文注释译解》一书力图尽译钱氏著作中的西文注释,在程度上帮助有志、有趣于钱学的读者清除外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