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经典理论讲义。阿德勒首创 自卑情结 ,首度将 补偿作用 用于心理学。他不在乎过去,不认同宿命论与天注定,主张事在人为。本书分为讲生活的科学、自卑情结、优越情结、人生风格、童年记忆、心态与动作、梦与梦的解析、问题儿童及其教育等12章,将带你真正的了解自卑情结与超越情节的关系,带你认识真正的自己,教会大家拥抱自卑,用自卑来激励自己化不美好为勇气,挑战一切不可能。
《荣格心理学》收录了荣格的经典之作《心理类型》与《荣格自传》。《心理类型》是人格类型理论的源头,荣格的心理类型学发展出了社会人格学、威尔莱测试、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科尔斯人格气质量表、艾森克个性分类、NEO-PI-R等多种人格理论;《荣格自传》中,荣格毫无保留地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一起探讨他那精彩的一生和他毕生研究的精神世界。阅读本书后,读者能够根据内心体验来了解自己、读懂他人,更好地探索心理世界的奥秘。
内容取自李玫瑾在电视节目中的对话,涉及人性、教育、法治、爱、性、婚姻、家庭等等,话题广泛,都是今日中国社会、家庭和个人热切关注的,作者以浅显易懂的 大白话 剖析,直抵人心。 本书同时收录了作者的一些学术文章作为对话内容的补充,希望读者可以借此知其所以然。 作为国内犯罪心理学领域的专家,李玫瑾把自己归为 乌龟赛跑 那样的: 人家干不下去都走了,我还在这儿泡着,泡了三十多年,慢慢地,我的同行接受我了 我在这个滚动的过程当中获得了很多非常动态的东西。 作者一直强调: 我们发现人格问题都源于早年,所以我们在早年要把人教育好。 从犯罪心理学跨越到幼儿及青少年心理,则属于作者 无心插柳柳成荫 ,因为研究心理就是研究人性,而人性天然具有幽微的一面,需要我们去养 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
《人类行为心理学》要研究人体对外部刺激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习得性反应与非习得性反应,心理学是对行为进行研究,而不是意识,主张对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书通过讲演体例、举证、实验、揭示人的行为可知和可控。为成年人自我行为解析、自我心理调适奠定了基础,颠覆了传统心理学以 内省 为方法,对不可捉摸的 意识 进行研究的方向,提出对人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路径。
《追寻自闭症的真相》是对自闭症的全面描述。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形式,3岁前出现。 该障碍是一种独特的症候群或症状集合,表现为行为缺陷或行为过度。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孩子存在显著差异。这类儿童不仅影响到自己的父母,也影响到了整个家庭、科学家、教育系统以及社区。 《追寻自闭症的真相》是国际上公认的自闭症权威著作。面对自闭症领域纷繁复杂的观点、争论和令人炫目的各种干预技术,作者劳拉 施赖布曼结合自己40多年自闭症的研究与干预的丰富经验,以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扎实背景,倡导关注自闭症的学者和大众,客观、科学地评判大量有关自闭症的信息,消除由证书、感谢信、趣闻轶事、单一被试的例子和主观认定构筑的虚幻场景。
这本书以严谨、科学而不失风趣的笔调一一梳理了四种人类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的各自特点,在结合两千多年来无数圣哲的学说和经验基础之上,借助心理学和生理学两大现代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气质的起源和表现进行了抽丝剥茧似的解读,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现实场景,提出了一套极为可靠、有效的辨识和验证方案,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他人。与其它同类作品不同,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他将不同气质类型分别置于亲子、爱人、工作场所等多个场景之中加以组合、对比,以直观、贴切的心理诊断手法,指出气质类型在人际关系中所扮演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为我们处理生活中的各类细碎,然而不可回避的人际问题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堪称气质类型学说的集大成之作。
扰乱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 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具有常识性,操作的架构又富有实证性,因此一直被认为是符合现代科学典范检验疗效成果的心理治疗方法。 徐勇老师在本书中通过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原理、针对各类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以及案例督导过程,点面结合、抽丝剥茧,帮助读者击破不同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的难点,掌握 话到病除 的治疗技能。
科普作家萨拉维茨生于一个美国犹太中产家庭,她在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时,不幸对药物成瘾,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美国戒瘾制度的阴暗面,此后20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改变成瘾治疗的困局。在讲述自己人生轨迹的同时,她从神经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药物学等角度,对成瘾的本质、原理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她发现,成瘾是一种学习障碍,每个人成瘾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根本不存在一种 一刀切 的戒瘾方式。与其说上瘾是一种堕落或心理疾病,倒不如它说是多种不同疾病的统称。只有了解每个人成瘾背后的不同因素和机制,才能深入成瘾的核心,终解开上瘾之谜。
《我敢举手回答问题了》托马斯有点害羞,但是近他的紧张情绪都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他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甚至有点不喜欢上学了。在父母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托马斯了解了社交恐惧是如何影响他的想法和情绪的,掌握了克服社交恐惧的办法和技巧。故事结束后,有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 麦卡勒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社交恐惧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并结合托马斯的故事,进一步解读了克服社交恐惧的七个技巧和方法。 《作业,再也不会忘了》小学生安妮非常聪明,但是她上课不专心,学习不认真,总是丢三落四,漏写和忘记写作业,这不仅让她的学习深受影响,而且也让父母非常烦恼,她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吗?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安妮制订了有效的学校学习计划和家庭作业计划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 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 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 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基因不是命中注定的蓝图,而是精心设计的旋钮和开关。 从胚胎开始到生命终结,微小而持续的环境刺激,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基因的性状表达。智力、天赋从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与遗传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虽然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控制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动态过程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就像一台有许多潜藏曲目的自动点唱机,而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的固定指令。它设定的是某些内置的,让人们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能力。没有人天生注定平庸。 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本书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雄辩地驳斥了基因决定论的荒谬,以前沿的基因互动论为理论依据,在 G E 的范式框架下,清晰提出改善基因的4大指标和10大窍门,帮助你重新认知自己,打通个人发展的通道 这一通道是
本书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文学大师威廉 斯泰隆的自传体回忆录。书中记载了他在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后的真实心路历程。他详细记录了自己从病情恶化,寻求治疗方案无果,企图自杀到后恢复健康,重拾理性的全过程。这本小册子的出版打破了当时舆论对抑郁症的沉默,也改变了公众对于抑郁症的偏见。斯泰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抑郁症患者,这个病是可以治愈的。当风暴过去,每个人都可以重拾平静。 这部作品被公认是威廉 斯泰隆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关于抑郁症写作的经典文本。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本书一度成为美国医学院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一如《卫报》所言: 文学不能替代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或者专业治疗,但却可以留存住个人的经验,使之成为照亮他人前行的光亮。这些黑暗中的火把,让我们在抑郁的幽林中不再孤独。
职场霸凌、道德绑架、社交媒体上的冲突、假新闻、舆论引导 现代社会中,当否定他人、欺骗他人、贬低他人的言论出现时,很难不让人血压升高。 谬论=语言暴力 ,我们必须识破那些或巧妙或拙劣的诡计,才不会再被那些谬论伤害和欺骗。 本书从逻辑思考的基础讲起,举例介绍了稻草人谬误、假两难推理、诉诸权威等16种谬论的具体表现,并给出了识别方法和破解之道,帮助我们跳出逻辑陷阱,在充满攻击性的语言中保护自己,同时也能让语言暴力的实施者明白自身的问题,让彼此的言论和交流变得更具意义。
基因从何而来?它又将走向何方?理查德·道金斯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对复杂事物条分缕析的能力让我们得以直面这些谜题。《纽约时报》将他的写作风格描述为“那种让读者感觉自己像个天才的写作”。 《基因之河》是理查德·道金斯在继《自私的基因》之后的又一经典作品,一本以现代生物学观点来解释生命进化过程的科普读物。道金斯将生命的进化过程比作一条基因之河,在时间长河中,基因相互碰撞和重组,不断分叉,不断消亡。值得一提的是,道金斯还在书中分析了实现生物信息在宇宙范围内爆炸需要跨越的各个可能门槛,让我们得以对生命未来会走向何方有所想象。 《基因之河》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科学大师书系”图书之一。“科学大师书系”精选了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10本经典著作,其作者既是世界一流的思
《我敢举手回答问题了》是一本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的自助读物,旨在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建立社交自信。从小学生托马斯的故事出发,讲述了托马斯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社交难题,他在罗丝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很多克服害羞和焦虑的方法,他自己甚至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了一个新方法。这些方法融合在故事中,易学易用,方便孩子理解和掌握。故事结束后,有专门写给父母的话,就父母如何指导孩子克服社交恐惧,建立社交自信,提出了许多实用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