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革命:以系统心理论统领心理学》作者皮斯李对现代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全面的探讨和梳理;研究自己的心理问题,深刻而独到;提出“系统心理论与系统心理疗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养生保健方法等吸纳到心理学中来。为治疗神经症等心理障碍探索出更为系统而有效的方法;全面探讨了心理咨询的相关问题;试图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为心理学更好地走近社会大众、服务社会大众,为解决现代心理学的缺陷(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忽视文化对心理的重要作用和缺乏实用性)找到方向,作出有益的探索。
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是基于西方社会中的实践问题而建构起来的,而东方的大多数心理学研究者更多的是借鉴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和概念来解释东方人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这对于解决东方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的局限。纵然,近三十年来,中国的部分心理学家关注并发展了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但又过于聚焦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金盛华则综合东西方的理论研究成果,提炼出一个更具有综合性性的理论体系,即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该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社会性(经过社会化)的生物,人的理性思维寻求事物的理由(合理性),为此,人是需要解释的动物,需要建构解释包括自己和他人在内的内外世界的理由体系,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和自我的意义。因此,“自我的存在有价值”即自我价值是生命的理由,它是自我行为的理由体系。为了全面阐述自我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理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全书共20章。首章为“绪论”,讨论了理论心理学的几个问题,即它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发展历史与重要意义,以便读者对理论心理学有一个轮廓式的了解。末章系“结论”,就西方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回顾、了解与展望,以便读者对心理学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线索。中间18章:从主要倾向看,前九章讨论的是基本理论问题,即心理论、意识论、无意识论、行为论、潜能论、学习论、创造论、心理发展论与方法论等;后九章探索的是实际理论问题,即心理过程论、思维论、感情论、心理状态论、个性论、智能论、性格论、非智力因素论与心理素质论等。在这些篇章中,一般都讨论了各心理现象的基本性质、主要理论与重要规律。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罗夏墨迹测验综合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是部关于罗夏墨迹测验综合系统临床应用研究的书籍。罗夏墨迹测验综合系统复杂深奥,艰涩难懂。作者根据多年应用罗夏墨迹测验的经验,通俗易懂地为读者解读了综合系统的发展简史、实施过程、记分规则和解释规则,并完整详细地分析了多个临床案例,展现了综合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罗夏墨迹测验综合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读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不仅适合有关罗夏墨迹测验的科学研究,也可用作高校心理学专业和广大读者的趣味读物。本书由孔德生、李琼编著。
极想象是荣格发明出来的最重要的心理分析方法;荣格对梦的分析也别具一格。本书作者罗伯特约翰逊作为荣格的弟子,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对释梦来说,首先主要对梦中的意象进行联想。梦是用象征来说话的,这个意象就是我们心灵的密码,当我们这个象征让我们联想到某个事物、某种感受,有恍然大悟之感,那就意味着找到了梦的密码。等我们逐一解开了梦的密码,这个梦的完整意义就会呈现。通常,梦会告诉我们内在的真相。 在积极想象中,自我——意识有深度的参与。对我们的心灵而言,一些想法、某种情绪背后往往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就可以窥见冰山下的部分。当某种恼人的情绪出现时,问它“请问你是谁?你是我内在的哪个部分?你想对我说什么?“通过这种方式,你会慢慢进入那个神奇的内在世界。 无论是运
本书作者在理论方面,开拓了我国关于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提出无意识是一个多水平、多层次的系统,其中既有低级无意识,又有高级无意识,他往往是未被意识到的认识,即意识阈限下的认识,相当于无意识。本书主要介绍了阿拉伯、日本和中国心理学的思想,供广大读者阅读学习。
《幸福学》不是一部理论性的玄学,更不是通过旁征博引、诡言雄辩的妙论。里面只是用浅近的语言。通俗的故事,能懂的道理,可行的方法,建构一个实用的轻松的知识体系。不求学问有成,而求读者幸福!《幸福学》由孔刃非所著。
本书试图揭示中外哲学心理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以及它们的重要贡献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了解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重大贡献及其对中国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把握中国学者在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心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主要心理学学派思潮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及其重要影响,掌握中国学者在中外心理学方面的主要科研成果;总结中国本土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洞悉中国本土心理学与世界全球化心理学发展的辩证统一的规律。
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的开创性工作,导致美国开发出毁灭了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泡利对这一结果感到绝望,因此找到心理学家荣格寻求帮助。他们之间长期的书信联系,提供了一个成熟的科学家感人而独特的内心旅程的记录。他们的书信也对自那以来的科学和心理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书对泡利的观点和梦做出了突破性的、清晰的解释,有力地证实了他认为科学和精神性是不可分割的这一信念。泡利和荣格远远领先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二人深知,科学和精神性的结合,对于人类的未来和地球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同时探索了原子和无意识的深处,对于理解这两个伟大的思想家如何研究“心理 - 物理问题”——让科学负担起道义上的责任——作出了重大贡献。
《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策略与机制研究》共分五篇,开篇对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医药发展理论与现实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第二、第三篇介绍我国现有的中医药服务现状、中药事业发展现状、中医药发展支撑体系,总结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建议;第四、第五篇介绍国外传统与补充医学、我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归纳总结外传统医学实践经验。《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策略与机制研究》的特色在于从医学模式与中医药发展的理论研宄出发,探析我国中医药发展现状与问题,归纳外传统医学的实践经验,将直接经验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指导现实工作。
这是一本新颖的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教材。作者针对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点,以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定量研究设计与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书共部分,分别介绍:心理与教育测量、研究设计、单变量数据分析以及多变量数据分析。本书不但适合研究生将理论与研究实践结合起来学习、贯通,也适合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康复医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等学科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