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尽介绍了作者原创的心理投射工具 东方真我图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东方真我图基于心理投射的原理,经过巧妙设计,融合了丰富的本土化生活场景、传统文化元素,能更好地触及华人的生活记忆,快速触发华人的潜意识。 东方真我图包含144张东真图、144张东真字、90张人像图、66个疗愈方子等,它们将构成无数种排列组合,能够让你与内心的真实自我深度联结,找到困扰你多年问题的答案。 本书通过案例的方式,解读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七个方面,分别是自我评价、原生家庭、亲密关系、财富、创伤、人生使命。它既可以供个人进行自我探索,看到自己的影子,获得人生启发,又可以用于心理咨询。
人类是如何将对声音的不同属性的值组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一个完整的知觉?这是关于知觉的相当基本和困难的问题之一。因为在多重声音属性混合呈现的情况下, 声音的属性值被错误地组合, 从而产生错觉性联合。 本书将艺术和科学的思维见解融为一体, 通过注重对音乐错觉的深入探讨, 构建了人们对音乐和语言感知的统一方法。对于贯穿人类知觉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 作者以大量的音响实例, 让人们体验并认识到听觉信息被加工时的共性特征和因个人经验的不同而各异的个性特征, 通过 音乐听知觉重组 、 三全音感知双重性 、 从语音到歌声的感知错觉转换 和 虚幻词的产生 等领域的深入探析, 用音乐和语言解开人类认知的奥秘。 作者还对如 耳虫 等音乐和语音的幻觉现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述。书中嵌入的二维码可扫描获取相关音视频,
假设你在桥上,目睹电车即将撞上轨道上的五个人,拯救他们的办法,就是把站在你身旁的一个人推下去,你会怎么选择?假设博物馆里每一幅画都是相同的红色画布,只有画名和简介不同,策展人说每幅画想传达的意念也有所不同,你可以要求退钱吗?假设村里的理发师只能帮不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不能帮会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他自己的胡子要由谁来帮他刮?以上问题都是哲学家精心设计的“思想实验”,因为哲学无法用科学实验来检验其正确性,于是哲学家在脑中设计出具体的假设情境,测试哲学理论是否符合我们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以找出人生根本问题的答案。苏格拉底、柏拉图、萨特、加缪、尼采……众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曾设计过思想实验。新锐哲学家伊夫博萨尔特精选其中经典的55则,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加以阐述、推演,读者探讨令人彷
《学会快乐》告诉我们:快乐不在于外在环境,而是一种来自内在的能力、一种生存态度,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潜能。虽然人生外在的痛苦无法避免,但快乐可以内部求得——通过心智的训练,就可以改变脑部的结构。在本书中,他巧妙地结合科学、哲学和佛学智慧,揭示了痛苦和快乐的根源,告诉我们用哪些方法处理负面情绪,开发并培育快乐的能力,从而达到稳定的幸福快乐。
《信息的哲学研究》将信息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分别从分析哲学、生态哲学、技术哲学、文化哲学和人本哲学的维度上对其加以多侧面的探讨,以此揭示信息的丰富哲学内涵和价值意义。全书的最后落脚于信息哲学的地位问题,主张将信息哲学作为一种部门哲学意义上的“关于信息的哲学”(philosophy ofinformation)来理解,而不是作为一种“信息性的哲学”(informational philosophy)来理解。
人类潜能的概念在全世界家长、教育者和规划者的思想观念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该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人类的潜能》是谢弗勒学术活动中后期的一部力作,《人类的潜能》不仅在观点上能够给予你启发,丰富你潜能概念的认识,帮助你对这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概念进行哲学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提升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和责任意识。《人类的潜能》主要研究人类潜能的概念,是教育哲学领域的一篇短文。《人类的潜能》开篇是对人性的说明,意在说明人类潜能概念的实践动机。接下机,《人类的潜能》要对这一概念进行分析性重构,阐明这种分析如何与一些经验事实相关联。最后,《人类的潜能》对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进行解释,反思理想的政策制定者的教育。在全书的各个部分,都强调人类的符号性、选择、时间的连续性以及自主。
本书运用政治学的分析方法,从政治概念的界定入手,从“政治教育”、“政治参与”、“政治整合”等九个方面,把握和分析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向人们展示了从另一种角度考察毛泽东政治理论的可能性。例如,把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放在政治学框架下进行分析,将其看做一个“启动-效果-反馈”的政治过程,就体现了不少独到的见解。该书使用西方政治理论框架分析毛泽东政治理论的方法,在西方学者中也受到了批评,但它对于中国学者开拓知识视野,建构问题意识,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构成毛泽东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是冲突或矛盾,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变化。在其政治著作中。毛泽东所论及的每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以冲突和变化概念为基础的。在他看来,政治领域里各个方面合乎规律的,恒常的冲害也变化,与自然界的冲突和变化的情形是
《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一种解读与辩护》初版于1983年,随即成为康德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誉为由美国哲学家撰写的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全面和最扎实的”著作,标志着康德研究的重要转折。 《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一种解读与辩护》对康德的先验观念论做出深入的解读和有力的辩护,涵括了两百年来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解读历史,以及当今康德学界关于康德理论哲学的各种最强有力的纲领。第二版在初版里程碑式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修订和增补,对任何想要研读康德及其《纯粹理
18世纪60年代,数学家欧拉应邀为德国公主函授哲学、物理学、宇宙学、化学、音乐等多个科学和艺术分支的知识。为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文笔优美的文章,它们充分体现了欧拉渊博的知识、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这些通信被整理成书并翻译成英文,分两卷出版,《欧拉致德国公主的书信:关于自然哲学的不同学科(卷 英文版)》收录了115篇文章。
阳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并呈现出跌宕起伏之态势。近代以降,阳明学中的心性话语成为民族国家建构、革命运动开展、政党政治运行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阳明学的命运也由此更是潮落潮涨,极尽功罪褒贬之曲折。 本书旨在跳出惟“成功”是瞻的现代价值视域,以“龙场悟道”“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致良知”等阳明学著名论题为焦点,追本溯源,疑义与析,从修身工夫的向度体会阳明学的义理内涵,领略致良知教的本地风光,管窥阳明学精神的本来面目,重返“为己之学”这一传统儒学的生命世界。
系统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理论成就,以客观系统物质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哲学范式。系统哲学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补充、丰富、完善和发展,是对传统哲学范式的一种跨越,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本书旨在准确、科学地表述系统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深刻、全面地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系统运动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联系,并从整体上考察系统事物的生灭转化过程和系统内外的辩证关系。本书是在作者《系统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专著的基础之上进行修订,对系统哲学的形进行了思想史、科学史和哲学史的系统梳理和必要的补充,突出系统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辅以系统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并对社会发展问题作了相关理论探讨。
在此组合起来的以文字绘就的思想家们的小插画似乎得出了某种富有意义的集合它不是哲学史,但却像一个挂满个性研究与理智肖像的画廊。这个画廊表明了尼采有多么正确,因为他曾经指出,所有哲学体系往往也是属于作者的某种悄然的回忆和自白。彼得·斯洛特戴克希望这本《哲学气质(从柏拉图到福柯)》中的这些小研究已经表明,哲学气质的标度远远超出了卑贱与高贵这种主体之间的类型对立。它就像被逻各斯照亮的灵魂一样伸展开来,对此赫拉克利特断言:灵魂的边界你是找不出来的,就是你走尽了每一条大路也找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