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生活:基于现象学和生命哲学的视角》的指导思想或学术旨趣,首先在于推出学术精品。通过资助出版学术精品,形成精品学术成果的园地,培育精品意识和精品氛围,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为繁荣国家财经、政法、管理以及人文科学研究,解决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作出我校应有的贡献。其次,培养学术队伍,特别是通过对一批处在“成长期”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果予以资助推出,促进学术梯队的建设,提高学术队伍的实力与水平。再次,培育学术特色。通过资助在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以及学术见解等方面有独到和创新之处的成果,培育科研特色,力争通过努力,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学术流派与学术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展开论述,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地对空间的概念、流变,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内容、结构、发展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阐释。不管是实践的“人化自然空间”、“资本”的全球空间布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空间,都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空间”本来就是“唯物史观”的题中之义,不应该将其拒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门之外。《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既深化了对马克思基本理论的研究,又观照了当下社会发展的空间现实问题。
当下,中国的大学日益壮大。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及至我们的知识阶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醒与个人的尊严。这种精神状况恐怕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知识匮乏或者误解……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本卷选录的是古代各大文明的经典文献,展示了与浮华的当代相距远的那些时代的文明精神。与那些时代已经隔膜得太久太久的我们,今天暂且坐下,左手捧茶右手展卷,聆听智者的声音,跟随先哲的足迹,追溯文明的起源,探索人类的精神,或许,可以医好我们的当代之“病”……
《哲学概论》共分八章,内容包括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价值哲学等。通过对当代社会脉动相关议题的探讨,哲学不再是象牙塔中抽象与深奥难懂的理论。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心理学的长期过去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从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叶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前科学心理学时期或哲学心理学时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此后的短期历史被称为科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是指具有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与之相对的是前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前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主要指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它以纯粹思辨的方式进行推演研究,试图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它主要受到近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影响,采用经验尤其是实验的方式进行归纳研究,得出心理现象本质的知识。从理论形态演变上看,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同心理
《广义与狭义生命论/我的宇宙观系列丛书》讲述了生命(物种)是阴阳两种物质在宇宙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相碰撞的产物。生命的五大要素是:肉身+灵魂+意识+潜意识(狭义)+潜意识(广义)。生命的核心是灵魂。广义生命论论述了生命(物种)在生命坐标四个象限不同的存在形式,狭义生命论论述了生命(物种)在生命坐标第Ⅳ象限独特的存在形式。与此同时,对思维的本质、超微观物质世界的结构与秩序、潜意识与宇宙的二进位制运算、引力与人体的全息性、梦的成因与释梦、“炁”的本质与风水机理、反人(反你)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命在阴阳两个物质世界穿梭听命于指令和过程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证。这种论证更多地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某些部分和诺贝尔获奖者的理论不谋而合。
中国现代性思潮中的“存在”漂移——“西学中取”的四次重述、论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诸神的起落、海子的“实体”与“主体”:在诸神之争中海子史诗的位置等。
《民国沪上初版书·复制版:人生哲学》融汇贯通各类学科知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从人类的机体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人生的目的和价值、人生问题和人生观等视角讲述人生知识,探求人生哲理。无论学术研究抑或消遣阅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