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的外科手术到现在神经科学》完整讲述了神经科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描述了从史前时代一直到20世纪现代神经科学兴起以来,我们是如何理解脑的生物学性质的。 《脑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的外科手术到现代神经科学》首次以叙事的方式书写脑的历史,着重讲述了随着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神经外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我们对脑和神经系统的理解是如何不断发展的。 《脑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的外科手术到现代神经科学》的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时期人们对脑的认识: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19世纪 20世纪 促进现代神经科学发展的诸多发现是整个科学领域中激动人心、引人入胜的故事。该书写给那些对脑或其历史一点都不了解的读者,学生读起来也
《传习录》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全面涵盖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现其授课方法和语言艺术。 《心学智慧: 中英双语精粹(漫画插图版)》是《传习录》的中英对照、全彩漫画读本,收录典籍全文,针对体现阳明心学核心思想的语句给出英文译文和漫画解读。英文由哲学大师陈荣捷翻译,用词精准,文笔流畅。 《心学智慧: 中英双语精粹(漫画插图版)》中有近400幅生动活泼的原创漫画,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创新解读艰深晦涩的心学思想,带你走入别样的心学世界,领悟心学智慧。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借鉴现象学与解释学的方法,来讨论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古代天道观的关系,并通过这种讨论去揭示一条领会问题的古老而又新鲜的思路。全书主体包括三个部分:海德格尔思想、印度与中国古代思想、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的比较。作者不仅使中国近代以来的比较研究获得了新的深化,而且似乎为中西思想融通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这种中西思想对话迫使我们放弃一切概念型的和现成式的比较研究,而寻求一种更根本的、具有语境和史境构成力的探讨方式;而这恰恰与海德格尔及中国天道观的基本思想相通,也是任何关于问题的对话之所以能有意义的关键所在。该书可谓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的典范。
《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作者对印度吠檀多不二论的两位最重要的哲学家乔荼波陀和商羯罗的哲学思想的述评,这种述评是针对他们的重要哲学著作《圣教论》和《示教千则》来展开的。吠檀多哲学是印度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 哲学流派,其理论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吠陀文献,并且至今还影响着占印度70%的人口。下篇是对商羯罗的梵文经典《示教千则》的汉译与注解商羯罗著述众多,但只有《示教千则》一书被认为是思想。此书也被称为是引导个人走向自我解脱的教科书。
本书的主旨是阐发现代唯物论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应当如何做。首先从分析形而上学的角度阐明什么是唯物论,然后分别从具体的科学——生物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来探讨物质世界的运作方式与规范性之间的问题,最后将讨论结果用于政治哲学领域。本书部分以问题为导向,模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政治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分析哲学、以及尚属于边缘的当代日本哲学之间的二级学科壁垒,为“唯物论”提供更丰富的经验养料与更精准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分,为在前信息技术时代形成的历史唯物论思想提供合适的理论通路,以便帮助马恩的思想能够圆融地切入信息技术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最后,以“研究小问题,缺乏全局观”的分析哲学方法,提供一条切入宏观问题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