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见你:临床过程、创伤和解离》在本书的开始,布隆伯格思考了怎样从人际间视角看待分裂疏离。令他意外的是,他发现被病人否认的体验往往需要经由分析师的内部对话才能找到,因为被解离了的自体 他人互动结构先是在分析师那里被引发,然后才在人际间场里展现出来。 这个领悟导致了其他发现,布隆伯格经常在分裂病人及其他人格障碍病人的解离结构之下找到创伤体验 哪怕是在非创伤性病人身上也能找到。这个发现使心理结构的人际间理念得以以新的面貌出现,布隆伯格进而认识到,所有严重的人格异常都暗藏了解离防御,用以避开内部创伤体验,控制外部世界,从而避免再次创伤。这些领悟开启了对治疗过程本身固有的解离过程的全新理解。在布隆伯格看来,病人关系世界里的突发事件,及其对分析师保持治疗姿态的努力产生的冲击,使得*深
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逻辑学是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灵魂,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则是逻辑学的应用和展开。黑格尔以恢弘庞大的气势、条分细缕的谨慎。仿佛想揭开人类的一切迷惑,他的哲学体系在他的身后衍生出一系列哲学流派:青年先锋黑格尔派、传统精英黑格尔派、新黑格尔主义等等。干脆有哲学家称:19世纪以后所有伟大的哲学思想均源于黑格尔。 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可分为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的概念是直接的、抽象的。他认为包括质、量、度三个环节。质是指事物直接存在的规定性,量指的是事物存在的外在规定性。质与量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 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 把握人性及行为动因是人人都希望的。本书将带领广大读者走进人性的迷宫,让大家在国家治理、人的管理、道德教育、心理研
《西方哲学史(修订版)》是一部系统讲解西方哲学史的大学教材。与现有的同类教材相比,《西方哲学史(修订版)》的特点就在于突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演进的内在脉络和精神实质,将哲学史看作是哲学思想在历史过程中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力图把不同时空背景中呈现出来的各个哲学派别和各种哲学思想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把握;在内容上分为五章,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16—18世纪西欧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的终结与向现代哲学的过渡;修订时更注重章与章之间的启承转化,力求体现一种逻辑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思路清晰严谨,资料丰富详实,文字顺达优美,融深邃的思辨和广博的知识于一体,是引导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探究西方哲学堂奥的难得向导,适合高等院校哲学专业学生及有兴趣的读者学习使用。
钱穆《论语新解》:戴着脚镣起舞!《论语别裁》:深入浅出;于丹《论语心得》:兴也勃焉,亡也忽焉。《论语》到底怎么读? 杨伯峻《论语译注》对《论语》所涉及的道、天、仁等心性学问,尚欠缺直指功力。《论语别裁》的目的是为整个传统文化作普及,而并不局限于儒家。有人说:“文人一大耻,讲康德,国外谈孔了。”此语刻薄,却像是专门给李泽厚准备的。 《论语》今注逐个捉,更多精彩尽在内文! 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吸收孔子的智慧。——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大力倡仪。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重新解读二千五百年前先人的智慧和思想。——众多中华菁英呼吁。 惊现《论语》暗藏“燕鹊图”,破解《论语》二十篇谋局之谜,一部全世界都在读的经典,人类历历久弥新的智慧,带给我们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列主义常识公民读本之一。本书从马克思主义概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内涵和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现实意义等四个方面,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这套科学理论体系。
《哲学通论》以追问哲学本身为主线,系统地论述了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等方面,深入地探索诸如世界观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真善美、哲学的本体论追求、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品格与特性、哲学的学术与学养等重大问题,并以其 前提批判 的基本理念系统地论述了上述问题。《哲学通论》为人们展现了一种原创性的哲学解释原则一一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而正是这种原创性的解释原则体现了当代哲学的某种 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 一一哲学是人类的批判性的反思活动。这表明,越是个性化的哲学,越是富于共性的哲学。对时代性的人类问题的深切的体悟与思辨,凝聚了对时代性的人类问题的深刻把握与理解。《哲学通论》的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在数千年中,为古今中外的学者倍加推崇,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堪称千古之绝响。《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化之魂。《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五千余言的卦辞爻辞,揭示了宇宙变化、自然规律、社会发展、人间冷暖,《易经》的思想可谓大矣!《系辞传》对《易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系辞传》认为《易经》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本丛书不同于一般的叙述方法,丛书采用了访谈的形式,将先圣请到“前台”,以人称的形式就各种“提问”作出回答,使读者面对此书,犹如在听古圣人接受“访谈”。通过这种深动的形式,丛书将先秦诸子的思想脉络和各自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与后世学者对他们的研究和阐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先秦诸子著作中精妙、细微之处,并展示他们的生平经历和对后世的影响,使读者在不断的追问、探索中,感知到形象、立体的先秦诸子。丛书采取图文配排,全彩印,每种配图500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