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音乐心理学名著译丛 音乐错觉与词语虚幻:用音乐与语音揭示大脑奥秘 解密人类如何聆听声音
    •   ( 43 条评论 )
    • 美)戴安娜·多伊奇 著; 李小诺 译 /2024-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人类是如何将对声音的不同属性的值组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一个完整的知觉?这是关于知觉的相当基本和困难的问题之一。因为在多重声音属性混合呈现的情况下, 声音的属性值被错误地组合, 从而产生错觉性联合。 本书将艺术和科学的思维见解融为一体, 通过注重对音乐错觉的深入探讨, 构建了人们对音乐和语言感知的统一方法。对于贯穿人类知觉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 作者以大量的音响实例, 让人们体验并认识到听觉信息被加工时的共性特征和因个人经验的不同而各异的个性特征, 通过 音乐听知觉重组 、 三全音感知双重性 、 从语音到歌声的感知错觉转换 和 虚幻词的产生 等领域的深入探析, 用音乐和语言解开人类认知的奥秘。 作者还对如 耳虫 等音乐和语音的幻觉现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述。书中嵌入的二维码可扫描获取相关音视频,

    • ¥50.6 ¥88 折扣:5.8折
    • 影像中的生死课 陆晓娅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4 条评论 )
    • 陆晓娅 /2016-08-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影像中的生死课》堤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 ¥13 ¥65.37 折扣:2折
    • 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 杨春时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杨春时 著 /2015-11-01/ 人民出版社
    • 本选题通过对美学史的考察和对现代美学的批判,在重建存在论和现象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美学体系。首先,本书区分了审美本质的发现方法和证明方法,前者是现象学,后者是存在论。其次,对现象学作了新的规定,认为现象即存在的显现。现象学有缺席现象学和充实的现象学之分,缺席现象学通过存在缺席的生存体验而建立推定存在论,充实的现象学是审美现象学,可以发现美的本质进而领会存在的意义。再次,对存在的性质作了规定,认为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具有同一性;是生存的根据,具有本真性。然后,运用存在论证明审美是自由的是生存方式和的体验方式,具有主体间性(存在同一性的体现)和性(存在本真性的体现),从而回归存在,显现存在的意义。复次,审美以性和主体间性了现实生存,沟通了我与世界,从而领会了存在的意义、回归了

    • ¥11 ¥53.37 折扣:2.1折
    • 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梁漱溟 /2018-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很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很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很长,思虑很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很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很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

    • ¥6 ¥49.37 折扣:1.2折
    • 麦金德地缘战略思想研究 方晓志 军事科学出版社【正版】
    •   ( 3 条评论 )
    • 方晓志 /2014-02-01/ 军事科学出版社
    • 《麦金德地缘战略思想研究》从西方地缘战略理论一个经典流派入手,对麦金德地缘战略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可以说,该研究成果填补了地缘战略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一是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麦金德的地缘战略思想体系,既分析研究了其陆权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也分析研究了其全球时空观念、“心脏地带”理论、海陆对抗理论。二是较为深刻地剖析了麦金德地缘战略思想的优劣,既承认其地缘战略的理论精髓,肯定其对世界历史进程、国际形势分析和全球霸权体系的独到见解,也着重分析了其地缘战略思想的局限性,指出了其着眼于冲突和战争,从权力、对抗、势力范围、霸权、实力中心等视角和方法入手,为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和争夺势力范围所提供的地缘战略理论,已无法解释新世纪新时期的国际政治现实。三是对麦金德地缘

    • ¥123 ¥251 折扣:4.9折
    • 让我看见你:临床过程、创伤和解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244 条评论 )
    • (美)菲利浦·M·布隆伯格(Philip M.Bromberg) 著;邓雪康 译 /2017-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由菲利浦·M·布隆伯格著的《让我看见你(临床过程创伤和解离)/精神分析经典著作译丛》在本书的开始,布隆伯格思考了怎样从人际间视角看待分裂疏离。令他意外的是,他发现被病人否认的体验往往需要经由分析师的内部对话才能找到,因为被解离了的自体―他人互动结构先是在分析师那里被引发,然后才在人际间场里展现出来。 这个领悟导致了其他发现,布隆伯格经常在分裂病人及其他人格障碍病人的解离结构之下找到创伤体验――哪怕是在非创伤性病人身上也能找到。这个发现使心理结构的人际间理念得以以新的面貌出现,布隆伯格进而认识到,所有严重的人格异常都暗藏了解离防御,用以避开内部创伤体验,控制外部世界,从而避免再次创伤。这些领悟开启了对治疗过程本身固有的解离过程的全新理解。在布隆伯格看来,病人关系世界里的突发事件,及其

    • ¥22.5 ¥45 折扣:5折
    • 辩证法随谈 李瑞环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14 条评论 )
    • 李瑞环 编 /2007-04-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辩证法随谈》全书28万多字,收录了1412条富有辩证意蕴的精彩段落,分为六编三十六题:编:发展、改革、开放、稳定、环保、生活;第二编:民主、政党、统战、政协、民族、宗教;第三遍:文明、文化、文艺、宣传、体育、京剧;第四编:城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旧城改造;第五编:求是、实践、创新、务实、经验、群众;第六编:领导、方法、作风、修养、办实事、和为贵。书中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作者在书中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数十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

    • ¥4 ¥43 折扣:0.9折
    • 交往行为理论 第1卷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上海人民出版社【放心购买】
    •   ( 2 条评论 )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2018-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交往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很重要的作品。在本靠前卷中,哈贝马斯先比较简单地对行动与合理性概念进行规定,然后在对韦伯与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分析中详细展开了他的关于行动与合理性的思想。他区分出了四种行动类型:目的性行动、规范调节的行动、戏剧式行动、交往行动。四种行为侧重于世界的不同方面,并得出结论,交往行动比其它行动在本质上更具合理性,因为它考虑了所有这三个世界。交往行动组成的世界也是由日常语言支撑的世界,即生活世界。 交往行动也是一种言谈行动。言谈行动又分为三种有效的断言(陈述):在"命题内容"或涉及外部或主观世界方面,陈述是真实的;在关于现存的规范关系或社会界方面,陈述是正确的;在表明经验者的意图与其主观感受方面,陈述是真诚的。在现实的交往活动过程中,这三种有效断言能被提出、

    • ¥126.21 ¥262.42 折扣:4.8折
    • 辩证法随谈 李瑞环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8 条评论 )
    • 李瑞环 编 /2007-04-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辩证法随谈》全书28万多字,收录了1412条富有辩证意蕴的精彩段落,分为六编三十六题:编:发展、改革、开放、稳定、环保、生活;第二编:民主、政党、统战、政协、民族、宗教;第三遍:文明、文化、文艺、宣传、体育、京剧;第四编:城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旧城改造;第五编:求是、实践、创新、务实、经验、群众;第六编:领导、方法、作风、修养、办实事、和为贵。书中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作者在书中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数十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

    • ¥13 ¥37 折扣:3.5折
    • 问题的哲学研究 张掌然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张掌然 著 /2005-12-01/ 人民出版社
    • “没有问题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然而这却成了中国哲学界的窘状:大多数学者有的是观点,而恰恰没有问题了。作者选择了“问题”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无疑显示出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强烈的哲学使命感。他不仅从心理学、语言一逻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一般哲学、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等多学科对于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考察、梳理,而且对于问题是什么、问题的结构、问题的基本特征、问题的基本功能、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评价、问题的选择、问题的解决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讨。 本书立意新颖、思路清晰、语言优美、论证严密有据,能将当今学术界的这一重大难题探讨得较为深入透彻,实属不易,而且本书作为一部原创性较强的学术著作,本身就具有的开创性和学术理论价值,将在某种程度上推

    • ¥86 ¥289.37 折扣:3折
    • 思想史基本问题 汪丁丁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汪丁丁 /2019-03-01/ 东方出版社
    • 学问的开端,是这一学问的思想史。学术与学术思想史是相辅相成的。思想史相当于一幢装满“心智地图”的大厦,在那里,有遗存在传统里的各种思考。只要我们承认我们不是历史上出现过的Z聪明Z智慧的人,我们就要认真浏览这些心智地图,并很容易就注意到那些公认Z聪明Z智慧的人和他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以及更重要的是,注意到他们认为重要却尚未澄清的问题。本书记录了作者对思想史关键问题的理解与思考过程,对思想史当中核心的“理解”“表达”“情境”“重要性”“个体与整全”“思维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讨论。

    • ¥49 ¥105 折扣:4.7折
    • 恋爱中的苏格拉底:哲学入门十讲 张小星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张小星 著 /2020-10-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你怎么证明喜欢我?” “你爱我的条件还是我本人?” “我们是注定在一起吗?” …… 恋人总爱问这些奇怪的问题。如果你给不出答案,对方会非常生气。可是,这些问题其实非常艰深——一个人本人真的和条件不同吗?什么又是“注定在一起”?这些其实都是延续了千百年的哲学问题。本书以恋爱为视角,通过恋人的十个经典提问,讲解十个基础哲学问题,涵盖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哲学基本领域。原来,恋人们在认真追问的时候,常常和哲学家不谋而合呢。

    • ¥18 ¥57 折扣:3.2折
    • 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梁漱溟 /2018-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很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很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很长,思虑很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很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很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

    • ¥6 ¥57.37 折扣:1折
    • 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 著 /2005-07-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誉为“新左派哲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声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 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与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 ¥11 ¥29 折扣:3.8折
    • 后的日记 [印] 克里希那穆提 著,张婕 译 中国长安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印] 克里希那穆提 著,张婕 译 /2009-08-01/ 中国长安出版社
    • 1983年,88岁的克里希那穆提,这位20世纪最的精神导师,来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奥哈伊山谷,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他的松木别墅里,每天清晨,他躺在床上,在不受任何打扰的情况下对着录音机进行口述。大师对世界最后的体察与省思,在此坦率而直接地表露无遗。 此时此刻,他对一切生命之间的真实关系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与细微感受。从对个体生命的评说到对自然诗意盎然的冥想,再到对死亡淡定从容的沉思,他的话语犹如澄明的泉水涤荡敲击着世人的内心深处,让人们在自我的迷失中感到清澈的光亮。我们如此靠近他,就好像瞬间进入了他的意识一般,在精神探索的尽享其深邃与博大。 当人们凝望那片依然美丽多彩的落叶之时,也许可以深入了解并感悟到自己的死亡,不是在终结之时,而是在开始的时候。死亡并不是可怕的事情,

    • ¥8 ¥63 折扣:1.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