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导论性的著作呈现了与经典的笛卡尔心智观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心智观,其并未将一切认知活动都框定在颅腔之内。罗兰兹相信,这种全新的心智观将奠定所谓“新认知科学”的基础,它强调心理过程的具身(非神经的身体结构与过程参与构成了心理过程)、嵌入(心理过程在特定环境中运行)、生成(行动是心理过程的构成成分)和延展(外部事物参与构成了心理过程)色彩,其脉络可追溯至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等现象学家的观念之中。
为何当今社会,尤其是在网络上,不同群体、不同 圈子 之间的割裂和冲突愈发严重? 面对对立观点时,我们常常会认为对方 无视真相 不尊重事实 愚蠢 缺乏教育 。但是,我们的很多立场和观点真的来自我们对 真相 或证据的充分把握,并且都不偏不倚吗? 本书作者、心理学领域重量级学者基思 E.斯坦诺维奇尖锐地指出,无论是我们的 敌人 还是我们自己,虽没有忽视真相,但普遍陷入了一种认知偏差,即我侧思维:我们重视真相和事实,但只是在它们支持我们观点的时候! 斯坦诺维奇综合过往的心理学研究与自己的学术成果,认为我侧思维无处不在,遍及所有人群,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也不能幸免。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它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认识的极化和社会的分歧。我侧思维还削弱人们对学术研究的信任,导致了社会中反智主义的盛行。 本书有助
本书涵盖了了解人类心智的所有基本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事件及各种事物,我们如何记忆以及我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我们如何在头脑中组织信息,我们如何调集这些信息以及其他心理资源以形成重要的决策。
本书对本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内容包括知觉加工、记忆、表象、常识、语言、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推理与决策及认知发展。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介绍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各个领域很多*的研究成果,让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当下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本书尤其强调学以致用,不管是在经典研究还是在课后思考题中,作者都会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了解认知心理学中的新概念或者理论,把相关理论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本书适合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专业的师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使用。
聪明人更擅于学习,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获得幸福?NO! 某位得过两次诺奖的化学家真诚地相信维生素补充剂可以治疗癌症;柯南?道尔白天写福尔摩斯,晚上却沉迷于通灵术;NASA工程师忘了把英制换算成公制,致使卫星坠毁。 本书汇集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和人类学领域*尖端研究,提出聪明人也许更擅于记忆和推理,但在做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比一般人还容易犯傻错误。事实上,聪明人偏见盲点更多。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常导致他们过于依赖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变化。这一切,都是因为陷入了不同形式的智力陷阱。 为了突破思维局限,避开这些陷阱,作者大卫?罗布森给出了训练思维和智慧的一系列可行方法。借由这些认知反思模式,本书将帮 你在当下这个复杂世界里,建立起避免偏见和谬误的认知框架,进而更有效地学习,更精准地思
◎内容简介: 从人类懂得思考起,就一直在询问幸福的谜题,但至今仍无人能够解答。美国哈佛大学的 格兰特幸福公式 研究,完整记录了268名哈佛大学男性学生的人生轨迹。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寻找幸福人生的公式。人生太漫长、太多悬念、太多矛盾,无法被装进一个简单的 成功 概念里,对这个问题绝不能用 是 或 否 来回答。因此,研究负责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不是研究对象遭遇了多少人生的磨难,而是他们如何应对那些磨难,以及相应的结果。 《自我的智慧》一书中,作者穿插了三条线索。条线索是大脑的自我欺骗和否认模式,有时这被称为防御机制。第二条线索是创造力,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力,即带给这个世界以前没有的东西的审视。第三条线索,是对成人发展的认识。 这项对个体一生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出成人的心理弹性及持续的成熟化。心理健康和
速食爱情 时代,我们还能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吗? 陷入僵局的关系如何重回亲密无间状态? 我们如何才能避免伴侣的不忠和背叛? 亲密关系真的可以用数据来分析和预测吗? 在过去的50余年里,约翰 M. 戈特曼的关系研究因其对互动的精确描述和关系走向的科学预测得到了国际范围的广泛认可。作者发现,亲密关系长久的关键不在于沟通的技巧,而在于拥有修复关系的能力,而拥有这项能力的前提,是 信任 。 在本书中,戈特曼就 信任 视角对关系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复盘,并结合相关理论,阐明了通过情绪调和、夯实健康关系根基 信任,如何能够帮助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减少负面情绪、关注积极方面、形成积极记忆、防止家庭暴力;并提供了详细的干预措施,旨在帮助伴侣提升对关系的信心、建立联结、互相尊重、表达爱意,以及充分处理负面事件,以度过关系
一个人愤怒,是因为他有恐惧、委屈、脆弱、无助等一系列复杂情绪没有被表达。深度解决愤怒,实际上就是解决这些隐藏的情绪。理解愤怒,就是看到愤怒是对爱的召唤,是对关系的渴望,是生命力想喷薄而出的愿望。本书通过对真切案例的呈现与分析,讲解了一个有效的心理工具《愤怒分析表》以及它的使用方法,使我们可以快速深入地理解愤怒,看见自己,看见他人,让愤怒之下隐藏的爱,流动起来。
本书旨在帮助我们了解左右脑的差异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观点、倾向和态度的,即解读人类大脑功能的偏侧化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从而方便我们利用这些信息为自己服务。本书所探索的是群体水平的“侧偏好”和群体趋势的“侧效应”,而不是针对个人的诊断或分析。为此,本书逐一呈现了我们身体中的侧偏好,例如,我们惯用手的侧偏好、摆造型拍照的侧偏好等。通过讨论不同的侧偏好,并将其与我们的认知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探索大脑功能的侧效应如何影响人类的习惯、思想和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进阶》是对《认知行为疗法入门》内容的深入与升级,目的是增强读者对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素养和实务工作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进阶》内容侧重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素养,一方面,为了教导读者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而详细讲解了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中的概念化、结构化、认知评估和干预策略;另一方面,强调实务操作,深入讲解了自动思维阶段、中间信念阶段和核心信念阶段会用到的各种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应用。另外,能够恰当处理与来访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心理咨询师成长必须经历的,本书还安排了咨询设置和咨询关系方面的内容来讨论这些问题。 希望读完本书,能够帮各位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初学者和爱好者以及有自助需求的朋友掌握认知行为疗法技术,在工作与生活中应用。
《思维改变生活》是一本实用而可靠的指导书,可以帮助你征服那些挫败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它演示了如何批驳头脑中烦人的喋喋不休,并教会你更理性地处理愤怒、抑郁、焦虑和挫折感等情绪。它还包括了大量的合理建议,让你的沟通更有效,并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幸福——这正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思维改变生活》一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那就是认知行为治疗(CBT)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已成为心理治疗师们公认的工具。CBT的目标,就是用实事求是的思维模式来帮助我们对情绪困扰作出更好的反应。Sarah Edelman用一种明了而热心的方式解释了CBT的原则,有助于你在处理事情时更积极,更能控制事态。
这是一本实用的心理自助手册,以人际沟通分析(TA)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生命发展周期七阶段循环理论为基础。该理论对发展心理学中著名的埃里克森人生发展阶段理论加以改良,提出了发展循环的概念,更加系统和实用。全书详解了生命发展周期的七个阶段 存在、行动、思考、身份、技能、再生、再循环,描述了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常见特征、发生偏差时的表现、循环被破坏时的影响,以及更重要的,如何通过练习修复被破坏的循环,重新获得发展的力量。书中给出了作者临床中遇到的大量实践案例。将此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所反映出的发展困境当中,将帮助读者突破生命发展的阻碍,重获幸福快乐。 高校智库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资助(SK2020ZK04)。
本稿共分两编十七章。*编为概论,主要介绍认知治疗的概念、发展历史、基本要素、特点、认知模式、治疗会谈、干预技术、治疗目的和临床评估等;第二编论述了认知治疗的临床应用,针对忧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如疑心病)、进食障碍(如厌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如吸毒)以及夫妻关系冲突等常见的心理疾病,介绍心理治疗师的应对态度、治疗方法和采用的临床技术等。本稿在心理治疗方面,内容丰富,阐述详尽,条分缕析,便于读者阅读与掌握。
在过去的10 年里,线上行为显然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线下行为。动机、需求、欲望、愿望和能力可能以一种与推动线下行为完全不同的方式推动着线上行为。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涵盖了从互联网的使用到移动电话和游戏机的使用,从如何使用文字处理器和统计软件,到如何操作网上银行。更确切地说,它专注于研究人们如何使用技术设备并通过其进行沟通的精神和行为。 本书整合了一批杰出的互联网心理学权威人士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跨越多个领域的互联网心理学内容。本书将为你呈现:互联网如何影响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人们如何利用互联网,以及人们使用互联网的动机和原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