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内在家庭系统(简称IFS,俗称部分心理学)进行了介绍,IFS模型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教授和实践。IFS揭示了每个个体心理的子人格或 部分 如何像家庭成员一样相互联系,以及部分之间的对立极化如何导致情绪上的痛苦。IFS创始人理查德 C.施瓦茨和资深治疗师玛莎 斯威齐在书中介绍了IFS的核心概念及应用方法,为正在与创伤、焦虑、抑郁、饮食失调、成瘾和其他行为问题斗争的人提供了实用的治疗策略,并提出了IFS在家庭治疗、夫妻治疗和社会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动机是我们日常做事的出发点,是决定我们行为的内在动力。本书以动机式访谈的最 新研究与实践成果为基础,阐述了从业者如何识别自己或他人的动机,从而能够通过调动该动机,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事情得以更好地完成。本书围绕动机式访谈的四个核心过程,即导进、聚焦、唤出、计划,将动机式访谈(MI)的核心技能(OARS+I)及易犯的错误融入其中,同时以动机式访谈的核心精神为指导,并辅以诸多案例,让读者在理解什么是动机式访谈的同时,掌握其运用方法。本书所阐述的价值卡片这一工具的运用,可以让从业者更好地觉察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了自己的动机,也便于从业者和当事人探索价值观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书中有关学习与运用MI的“八加一”个任务,能够帮助读者从整体的角度重新梳理动机式访谈,并且将动机式访谈与自己已掌握的技
孩子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比较而言,成年期似乎就代表着稳定,甚至没有变化。这是一种深深的误解,也是成年人对自己的忽略。实际上,人生从成年早期到生命终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期间的种种变化,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本书基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性别、环境和社会对成年人人生旅程的影响。本书还囊括了来自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神经学家、流行病学家、行为遗传学家、细胞生物学家、生理老年医学家和其他很多不同学科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跨学科的完美合作及多学科研究的丰富度,同时对成年人经历的种种议题 健康、婚姻家庭、成功发展、人格魅力、应对压力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剖析,是一本兼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著作。 本书适合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教
进化心理学是一门革命性的新科学,它提供了一个有趣而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是现代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融合。作者戴维·巴斯是进化心理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和领军人物,他在《进化心理学》中对进化心理学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回顾和展望。 全书论述的主题是按照适应性问题来展开的,从生存挑战、择偶、亲代抚育、亲属关系到群体生活的挑战,包括合作、攻击、性冲突、地位和社会等级。各章不仅介绍推荐的理论背景,而且还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实例,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这一领域。作者的写作风格清晰简洁,轻松易读,逻辑严密,引人入胜,即便是普通读者也可以将书中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理解自身和他人的生活。 自1999年首版以来,本书一直是进化心理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了解和学习进化心理学的
9787115576125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 59.80 9787115516275 恋爱心理必修课 59.00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的人会演绎出不一样的爱情。人格是爱情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爱情也是人们改善人格缺陷的宝贵机会。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涵盖了九大人格类型,并且围绕每一种人格类型介绍了一个以该种人格类型者为主人公的爱情故事。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学习在亲密关系中各个人格类型者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感受;他们的恋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双方应该做些什么让爱情更甜蜜。从书中看到自己的爱情故事的影子,或者找到实用的建议。此外,针对每种人格类型,
本套书以“无分别的爱”为理论基础,以三代人的家庭日常生活为场域,从女性个体生命成长的角度探索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内在自我依附关系的奥义,在自我剖析中呈现出深刻的生命体验,属偏分析类的非虚构写作,是当代心理学本土化的有突破意义的样本。 其中,《看见:你为爱我而到来》侧重解析亲子关系,倡导以“无分别的爱”养育内心平安的孩子,以“人格致胜”的理念来应对人工智能的时代;《拥抱:爱过自己才爱你》通过女性在亲密关系里的自我成长,解析了夫妻关系的底层逻辑和核心算法;《唤醒:还没好好爱过你》则在老龄化社会渐次加深的背景下,记录了对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家庭整体关系的深度观察和修复过程。三本书基本上覆盖了个体生命的所有阶段,作者认为,“人”作为关系的综合体,从根本上修复、重建个体内在依附
积极心理学于1998年由本书作者同事,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里格曼提出,并逐渐发展。自二战以来,心理学主要致力于人类问题的解决和补救,但大多数心理学家忽略了对正常人群的研究。心理学潜在的观念将人类的本质嵌套进入一种病态模式——身带缺陷、脆弱不堪、生存环境残酷、不良基因影响等。 积极心理学的创立,修正了这种心理学的不平衡,并向深入人心的心理疾病模式展开挑战。它向心理学家和大众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心理疾病,也要关注人的力量;不仅要修复病损,也要帮助人们构筑生命的美好;不仅要致力于治疗抑郁的创伤,也要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积极心理学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痛苦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 作为一位权威的积极心理学家,本书作者从普通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进行写
当代中青年困顿生活哲学系列丛书,包括熬夜、网络上瘾、虚拟偶像、内向者四个话题集结成册。可以理解为"当代人生活烦恼的答疑解惑 ,通过这些常被讨论和调侃焦虑 熬夜、成瘾、偶像、社恐,来展现年轻人生活不为人知的困境。
《情商教练手册》以课堂教学与游戏活动的形式,从一个广阔的人生视角,揭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沟通之中潜藏的病态模式,并进一步呈现了积极正向的沟通方式与情感技巧,探讨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某些主题。 尤为重要的是,在整合之后,提供了一套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教育方案,一套有助于完善传统教育的生动方案。 “我选择生气?” ——是的,你总是有选择。在事实面前,你可以选择生气或者不生气。伤害你的并非事实,而是你对事实的解释,是你的选择。 “你真的会说话?” ——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指责不攻击不投射,你能否做到? 小小情商训练营,教你识别自己的需求、把握自己的选择、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补上学校教育严重缺失的情商课,最终享受生命的丰饶与自由。
内在家庭系统(Internal Family Systems,IFS),俗称部分心理学。 ● 理解内在家庭系统(学术) IFS在家庭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系统观和整体观的视角看待人的内心世界。它倡导多元心灵范式—认为人的内在包含许多不同的部分(子人格),它们像家庭成员一样相互联系。因此,从学术角度, IFS通常被理解为内在家庭系统。 ● 理解部分心理学(临床/咨访) IFS治疗一贯坚持使用来访者觉得舒适和容易的表述。大部分来访者在谈到内在冲突时,都会使用“部分”这个词,它在临床上用起来很有效。IFS创始人理查德·C.施瓦茨将人的内在子人格命名为“部分”,IFS也常被称为部分心理学。 ● IFS去病理化视角 与“人们具有某种缺陷或疾病”这种治疗观点相反,IFS取向不会给人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IFS认定人的内在具有自己所需的所有资源,人
《动机心理学》作为一本经典、全面、科学和前沿的心理学学术专著,解释了动机这一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机制:我们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以及我们能从这件事中获得什么。在本书中,作者对动机的研究不仅没有囿于生物学,还强调了认知、情绪、目标、神经科学和潜意识的综合影响;另外,作者还强调了动机研究的跨学科性质,涉及了心理学、教育、健康、商业和体育等方面的大量知识,让读者感觉这些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