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师教学用书紧密围绕心理健康教材内容,指导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受篇幅和不同版本的学生用书的限制,本书总体介绍该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要面临的心理困扰、一般性的解决办法等,然后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主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测验和活动指导等,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充足的备课资料和备选活动。
本书作为一本导读性质的读物,我们在编写中遵循了以下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注重观点阐述的科学性和实例引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系统性:注重体例结构的系统性的同时,在每个章节中也注重材料组织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3.可读性:注重文字的简洁性,把各种方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罗夏墨迹测验:理论与技术》一书,系统讲述了罗夏墨迹测验的发展历史、施测方法、分析要领、数据统计和报告写作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并为心理咨询和精神医学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和精神医学的临床评估参考。书中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罗夏墨迹测验案例及与之相应的督导解析,直观地向读者展示了广受赞誉的罗夏墨迹测验在实践中的应用。
邓铸、朱晓红编著的《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教材,也可供管理类、社会学类等其他专业参考。《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融合了心理学专业两大基础课程“心理统计学”与“SPSS软件应用”的精髓,突出以下三个特点:注重统计学基本概念和假设检验基本逻辑的把握与表述,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抽样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性,以及基于*事件研究的思维方式。 注重将统计学的方法、技术与心理学研究设计紧密结合,突显统计学为心理学研究服务的意识。 注重将统计学技术的分析与SPSS软件的使用紧密结合,将SPSS软件的操作方法直接融于统计学知识的教学。
十多年前,我曾编写过一本《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重点阐述了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有关的数学模型,目的在于“授人以渔”。 本书作为《应用心理学书系》中的一部,在简要介绍心理测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国内外广为流行的各种心理测验,目的在于“授人以鱼”,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职业咨询工作者、心理诊断工作者提供一本工具书。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信息量,增强实用性,是作者在编写中遵循的原则。倘若冠以《心理测验》作为书名,则与全书内容更为相符。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是曹道衡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上世纪古代文学史研究的代表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5: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融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文献研究于一体,充分代表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思路扩展。尤其是北朝文学的研究部分,是曹道衡先生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开创和之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5: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是填补这一领域空白的水平的专业著作。
此书为王佐红文学评论集。上半部分“阅读与批评”,二十多篇文章以西海固作家和诗人的创作为主要对象,辨析讨论不仅客观、真挚且严谨,也蕴含了细致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感悟。下半部分“编辑与欣赏”,大多是作者从事编辑工作时,对自己责编或者同事责编的著作的评介文字。佐红尊重每一个作者的精神成果,在编辑校对的欣赏中,其书评形成了平易谦和的行文风格,也体现了当下文字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本书对20世纪中国青春文学的发展历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艾丽斯·默多克是英国当代重要的小说家、哲学家,一生共创作了26部小说,善始终是贯穿这些作品的一个主题。她的伦理学观点看似庞杂,但是都与对善的探讨有关。本书论述了默多克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韦伊的无我思想和柏拉图的善之理念的批判与继承,阐明了她以善为统领的伦理学体系,通过研究她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勾勒出一条人物由无知到有知、由恶到善的崇高企望之路,反映出默多克为当代人指明的一个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途径。
《新文学评论(2019.3)》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设有多个专题,本期“作家语录”收录叶炜《小说是我生命的痕迹》,“新文学势力”主要介绍叶炜及其“乡土中国三部曲”,“诗人档案”推介了诗人邰筐,“新文学史家访谈”对象为刘勇,此外本期还包含“陈映真研究专辑”、“批评前沿”等内容。《新文学评论(2019.3)》邀请各方学者和作家对现当代文学评论、文学史发展、现当代旧体诗词等领域,或撰文抒发己见,或参与访谈剖析心声。
《唐宋词鉴赏(第2版)》每单元合作者小传、作家《集评》、精读篇目(含注释、赏析、汇评)、备选课文、泛读课文。另附分类诗词(如咏史、怀古、山水、爱情……共30多个专题,各400首左右)、作品综述、研究综述。每单元均附中小学已学篇目、参考书目、思考与练习。《唐宋词鉴赏(第2版)》具有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特点: 所谓系统性,是指以唐宋词史为纲,按简明唐宋诗词史的线索,每种教材设置18个单元,按时代顺序及流派划分,对在这一时期重要的诗人、词人尽量不遗漏,结合中小学已学篇目,能大致勾画出唐诗、唐宋词发展的简单轨迹。 所谓网络式,是指每个单元精讲作品、备选课文、泛读课文均按时代、流派编写的同时,分类选编的作品却按专题(如:山水、田园、爱国、咏史、怀古、悼亡等)选择契合点附编,跨时
《毛诗正义研究》系统梳理了《正义》单疏本与合刊本的源流变化,重点考察了其体例的流变、注疏的分合与称卷的不同。孔颖达领衔编撰的《毛诗正义》(下称《正义》)是《诗》学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具有突出的官方意识和北学倾向。书中指出《〈毛诗注疏〉引书引得》编撰目的与体例的矛盾,对《正义》引书种类和次数重新统计,进而考察其重要的文献保存价值与学术认识价值,并通过《正义》与陆德明《经典释文》相同引文的对比,考证出《正义》成书与《释文》没有必然联系。《正义》通过构建集大成的《诗》学体系,树立《诗》学的权成,确定“诗人救世” 的诗学指向,从而改变了《诗》学中衰与分立的局面,实现了《诗》学的“大统一”;又通过对《诗序》的特殊处理,篇次的精心安排,“六义”的重新界定,从而解决了《诗》学史上诸多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