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与评估多年来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特别是标准化测验在教育和雇佣领域中的应用,一再受到攻击。大量的法律诉讼、法庭案例都与测验有关,有些州已经制定了关于测验标准和测验应用的法律。评价人及其行为的相关活动,以及所用的方法和工具,即使其所受到的批判是公正的,但是在这个人口超过60亿的世界上,人们对于评估、诊断、预测个体行为的方法的需求仍然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受到很多来自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内外部的批评,心理评估还是在持续发展并日趋多样化。新的测验、调查表、量表的出现,以及相应的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实施、计分和解释方法的发展进步,都证实了心理测量与评估正处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状态。许多因素促成了这种发展,这些因素包括: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很大一部分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以及雇佣、教
本书力求在普及心理测量这一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让读者正确认识智商、人格、心理健康等问题,避免踏入以讹传讹或想当然而造成的误区。同时也努力让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走进读者的工作、生活、娱乐。
尽管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发展还远远没达到能评估人类行为并预测其发展的地步,我们还是能够从步履蹒跚中清楚地看到它前进的轨迹。然而当我们自以为向人类心理世界又迈进了一步时,却感到了更多的迷惑,这正如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位置与速度是一个博弈过程,测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时,另一方已经在悄然改变。心理亦如是。尽管如此,《心理测量与测验》还是要力图做到两点:反映心理测量研究开阔的视野和思路,反映重要测量工具的新进展。 之所以要做到前者,是因为心理测量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尚且年幼,童声稚语,多有贻笑大方的思考。但是,对数字有特别偏好的实证科学认为:对人类行为与心理的测量不应因路远而踌躇,我们相信人类行为与心理的可测性,相信可知论而非不可知论,不会因为工具上暂时的不成熟而放弃对一些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