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曾编写过一本《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重点阐述了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有关的数学模型,目的在于“授人以渔”。 本书作为《应用心理学书系》中的一部,在简要介绍心理测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国内外广为流行的各种心理测验,目的在于“授人以鱼”,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职业咨询工作者、心理诊断工作者提供一本工具书。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信息量,增强实用性,是作者在编写中遵循的原则。倘若冠以《心理测验》作为书名,则与全书内容更为相符。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何不借助一些“外力”。 比如心理测试题。用丰富的细节测试来探寻我们内心的秘密。 这样的测试,是我们需要的。通过日常的小事,通过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细微看法,通过梦境的剖析,我们得以发现另一个我们不熟悉的自己。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才能使这个社会更和谐,才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更有自信,更有策略,更安心。 翻开这本由星座小仙主编的《能了解自己的心理测试》,进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奇妙之旅。
本书系独版MMPI-2中文简体字版使用手册,以帮助MMPI-2的中国使用者更专业、有效地应用该测验,本书的出版将填补MMPI-2在中国测验史上的空白,为中国MMPI-2研究者与使用者后续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BR》 本书全面介绍了MMPI-2的意义、价值和功能;详细介绍了效度量表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可以帮助施测者更加准确地掌握受测者的真实情况、作答动机,保证并精准提高测验的有效应用程度;引用了近些年世界各国MMPI-2践行者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丰满了MMPI-2在临床中的应用体系;介绍了一致性T分在MMPI-2测验中的作用,为该心理测验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得以比较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本书还介绍了研究者创新建构出的简式测量形式和针对特殊青少年人群的新型测量工具,为心理测量的发展提供了前沿信息。
心理测量的概念,兼备理论性和应用性。换句话说,心理测量研究两个领域,一项是心理测量理论,另一项则是心理测量量表。 本书共10章,前6章系理论篇,后4章系应用篇。理论篇着重论述测验信度、测验效度、项目难度、项目区分度以及测量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与测验分数的解释;应用篇着重论述智力、创造力、人格、态度等4项心理属性及其测量量表。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尤其是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生;也适用于各行各业从事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职业指导等工作的人员。
本书广泛地吸取了中外心理测量方面专著的精华以及心理测量研究的*成果,把握了心理测量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同时也突出了中国特色。本书不仅介绍了经典测量的类型及其编制程序与技术,同时详尽地介绍了一些测量领域的新发现、新趋势、对现代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以及验证性因素分要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的内容编排匠心独具,从心理测量的历史回顾、心理测量的一般介绍入手,帮助读者获得对心理测量的感性认识,然后到测量理论,深化对技术的理解与认识,后是掌握测验编制与开发技术以及测验的正确使用,从而完成对心理测量体系的理解与掌握。
每个人都喜欢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在生活中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企图猜度些性格的蛛丝马迹,这个习惯尤其在进入学校、职场、更换新环境和恋爱时尤盛。你期待爱情吗?想把握住现有的幸福吗?自己心底期待的异性和自己吸引异性的类型有偏差吗?想知道学习工作如何更加顺利吗?想知道另一个自己是什么样的吗?答案就在这本有趣而可靠的《118个经典心理测试》中。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测试游戏中为你挑选了118个科学经典的测试法宝,了解一个人从测试开始,从平常或者不经意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她)的脾气,了解他(她)的性格。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范畴中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的一个课题。各种测试和评估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上学、工作到银行贷款,无所不在。心理测量学是一门关于如何令这些测试和评估达到质量的科学。 《现代心理测量学》于1991年首次在英国出版,目前已被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地销售。在英国,《现代心理测量学》已成为重点教学课本,广泛运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心理测量学专业课程。 同时,《现代心理测量学》也是专业心理测量培训课程的主要教材。例如,在英国,心理测量学测试为保证测试结果的适当性和专业性,必须由专业人士完成。而要想成为专业人士,首先必须通过测试培训,并考取英国心哩学会的职业能力测试证书。《现代心理测量学》就是根据此专业培训课程的要求编写的。 《现代心理测量学》(第3版)共分
《心理测量:历史、原理及应用(原书第5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整个心理测量学科的特点,既介绍了心理测量中基本核心概念测验的信效度和项目分析,又介绍了心理测量这个学科的发展趋势项目反应理论;既介绍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又介绍了各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常用的测量工具。作者用语严谨,内容全面,注重实用性。本书对所有临床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艾肯心理测量与评估(第12版)》是心理测量与评估方面公认的经典之作,再版十几次,被美国诸多高等院校用作心理测量与评估课程教材。这一版注重知识的全面平衡、知识介绍与应用的平衡、经典内容和新资料的平衡、不同读者的平衡,以及学术观点和批评意见的平衡,适合高校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测量与评估工作的专业人员参考。
我长期担任我系心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课《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教学工作,但该课程一直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我虽曾于1999年出版过《学校心理测量学》一书,但该书已出版多年,有些内容已陈旧,且该书在理论深度与具体应用方面还嫌不足。于是我想重新写一本适用面更广的教材。2003年我申请到我校研究生教材资助经费,就开始着手《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撰写。 心理与教育测量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都极强的学科。在理论方面,心理与教育测量已形成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三大理论体系,每一理论都有相应专著出版。在应用方面,心理与教育测量有各种心理与教育量表的使用方法与编制技术、题库建设与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编制方法、测验的等值技术、项目功能差异的侦查技术等。在本科阶段,心理与教育测量课程一般偏重于心理
本书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精心挑选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荟萃了性格、人格、学习、能力、思维、情绪、职业、社交、交友、智商、情商、心理、健康、财富、理财、恋爱、婚姻 每个测试都是人们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途径。明智的人会利用这些测试题追寻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程乐华编著的《心理套娃(一种新型投射测量和咨询工具)》讲述了:心理套娃也许是目前快速的、立体深入了解人的工具,它可以在短短的15—25分钟内找到当事人主要的认知、性格或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并由这些主要特征衍生出对其生活或工作状态的描画。 心理套娃也许是中国心理学家次创造出的投射测量工具,其中功能可供性意义发生模型可能改变现有投射测验的解释框架,而功能可供性发生率这一概念有可能改变目前投射测验解释过于主观的现状,把投射测验的量化向前推进一步。《心理套娃(一种新型投射测量和咨询工具)》分别陈述了它和其他测量和咨询工具之间的渊源与异同,还陈述了心理套娃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原理。
就算全盘皆输,我也不在乎,我会卷土重来,因为我知道我一定做得到!就算我经济崩溃,我知道我还能做别的事,我以前就有这种经验!就算我失去一切也没有关系,因为我觉得幸福,有安全感,安全感来自内心,而非我的银行账户。心理测试具有一种实际的意义:它使参与测试的人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在本书中您会看到80个测试,包括上千个关于您的个性、生活的成功以及感情生活的问题。
《高等教育经典教材学习辅导用书: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学习精要与习题解析》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共分17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是学习精要,提炼出本章内容的要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课后连习题详解,对教材的所有课后习题提供了详细的答案和解析;第三部分是补充训练,针对课后习题未能覆盖到或者覆盖密度不足的重难点,选编了一些补充习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与解析。补充习题主要来自各大名校历年考研真题或期末试卷。《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学习精要与习题解析》适用于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指定参考书目为戴海崎主编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师生参考。
本书实践篇,是我与学生、朋友和记者,将自主研创中国心测技术实践中分析测试的经典案例,客观地追踪报道。本书理论篇,是按顺时针顺序,把与我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逐一系统梳理。书中不仅能看到心理科学理论对外源性模仿‘测谎’错误实践的反思;更能看到内源性自主实测案件和理论研究,对系统创立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理论方法的砥砺。因此,特别感谢对我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给予过指导和启迪的师长、学生和朋友,特别感谢形成本书重要文论的作者和编者!并请原谅未能在此一一列出姓名!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销售成败,所以优秀的销售人员都有一颗“大心脏”! 销售人员如何才能有个大心脏?《销售一定要懂的自我心理调整术》根据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分别从认识自我、透视销售、克服销售心理障碍、杜绝销售中出现的错误心理、掌控情绪、缓解压力、培养逆商等方面出发,针对销售人员的心理品质、心理调节及心理控制三方面的训练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及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与一体,对于销售员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提高销售业绩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销售一定要懂的自我心理调整术》采用了“生动实用的案例+明细准确的分析+行之有效的心理策略”的模式,再加上精炼却又不失通俗的语言,堪称全面提升销售业务素质的心理自助书。
本书探讨了心理测验、评估和测量的哲学原理、历史背景和方法论基础,同时帮助学生评价它们的实践中的利弊。本书所呈现的可靠方法、*的研究成果、富有洞察力的文化的观点、引入胜的例子和图示、批判性思考题,以及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幽默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其中,并受益匪浅。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增进心理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全民族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同时我国政府也已经明确地强调注重提高人民的心理素质,心理测量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个体的智力、能力倾向、创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心理测量,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并解释个体的心理特性和行为。同时可以对同个体的不同心理特征间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优势和不足,发现行为变化的原因,为决策提供信息。 当前,心理测量虽然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如何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确实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本书主编之一郑日昌先生是国内*早系统讲授心理测量的专家学者之一,为推进心理测量的科学研究
本书力求在普及心理测量这一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让读者正确认识智商、人格、心理健康等问题,避免踏入以讹传讹或想当然而造成的误区。同时也努力让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走进读者的工作、生活、娱乐。
心理测量与评估多年来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特别是标准化测验在教育和雇佣领域中的应用,一再受到攻击。大量的法律诉讼、法庭案例都与测验有关,有些州已经制定了关于测验标准和测验应用的法律。评价人及其行为的相关活动,以及所用的方法和工具,即使其所受到的批判是公正的,但是在这个人口超过60亿的世界上,人们对于评估、诊断、预测个体行为的方法的需求仍然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受到很多来自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内外部的批评,心理评估还是在持续发展并日趋多样化。新的测验、调查表、量表的出现,以及相应的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实施、计分和解释方法的发展进步,都证实了心理测量与评估正处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状态。许多因素促成了这种发展,这些因素包括: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很大一部分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以及雇佣、教
本书描述统计一章由张杉杉执笔,推断统计一章由王新波执笔,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心理测验及其应用两章由张雯、郑日昌执笔。为了方便考生复习,在每章开头列出考试大纲中的相应内容,每章后则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自测题及参考答案,并在全书后附了现两份综合模拟试题。自测题和综合模拟试题中的部分题目是几所著名大学心理系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真实题目,供读者练习。全部书稿经郑日昌审阅修改,吴九君协助做了组织联络工作。不当之处欢迎各方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教。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不可能涵盖心理统计学与心理测量学的全部内容,对其主要内容也无法充分论证和举例说明,单独阅读本书在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困难。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在全面复习有关教材的基础上,再依据考试大纲把握本书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