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之旅: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第3版)》内容简介:如何写作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编剧(作家)?这便是《作家之旅: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第3版)》所研究的两个问题。传奇大师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吸收了卡尔荣格的心理学思想和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研究,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将故事模型分为“英雄之旅”的12个阶段;将故事人物总结为英雄、导师、信使、阴影等不同原型。此理论一出,立即震动了西方编剧界,《作家之旅》也被公认为好莱坞电影人的书目。 《作家之旅: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第3版)》不但关于写作的智慧,同样关于人生的哲学。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之旅”中前行,克里斯托弗沃格勒此时就是一位资深导师,指点我们走好“作家之旅”。 海报:
《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为海外汉学家浦安迪用比较文学方法,就中国经典文本《红楼梦》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解析。不同于重视评点的旧式读法,书中引入“原型”与“寓意”的西方文学理论,意欲揭示这部作品的内在思维模型,以及表层叙事背后隐藏的含义。之所以选择《红楼梦》,是因为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中二元对立互补( 阴/阳、寒/暑……) 和周期循环往复(五行、四季……)的文化思维模式。钱锺书先生曾向学者引介本书,此次为中译本首次出版。
本书为《马叙伦全集》的一种,是马叙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也是一九七三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出土前的五十年间,《老子》研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之一。本书采用本证和旁证相互结合的科学方法研究《老子》,侧重校勘。全书征引各类版本,异文资料相当丰富;利用古文字材料,从形体结构解析字义;援引《说文》和各类文献,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训释。
《香山魂》一书精选古今中山地区在学术、音乐、学术、创作、经商等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黄佐、何吾驺、欧阳庚、萧友梅、苏曼殊、郑观应、王云五等共十数人为代表,通过对他们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中山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精彩。
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法(2002)193号]》颁布以来,从国家卫生部、各省卫生厅及各地方卫生局、医疗机构对病历书写越来越重视,对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越来越明确。《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与病案管理(第2版)》是根据病历书写有关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发(2002)190号]》、《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全国病历质量监控委员会2003年1月]》、《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发(2002)36号]》,结合近几年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参考几省市卫生厅病历书写的具体规定及资料编写而成。本书共18章(不包括附录)121节,主要内容包括病历、病案的历史、发展、作用;各科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入院记录、各专科记录及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典型示例;手术科室相关记录书写要求及示例,各种通知单、申请单、报告单的书写要求及示例;
西语世界由古至今数十位文坛大家,尝试以平易节制的风格读者走进不同的世界,分享西语文学独特的魅力。
八十年代是什么?《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写道: 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电影录像带、看世界杯转播的时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样“轧”着马路的时代。大家都被创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着提不起裤子,但都在其中亲密无间其乐无穷。 八十年代,是朱伟骑着自行车从一个作家家里,去见另一个作家的年代。在此期间,他相继在《人民文学》推出莫言、余华、苏童、刘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2013年,朱伟开始在博客中写《我与八十年代》,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轨迹回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节点,记录与一位位作家交往的过程。 本书是朱伟三年阅读和写作的结晶,他逐一重读了活跃在八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条分缕析,系统解读了王蒙、李陀、韩少功、陈村、史铁
《先哲医话》分上下二卷,明治十三年(1880年)出版,辑录了公元17~19世纪日本13位医家的言辞行迹,涉及医理、诊断、治法、方药、验案、治学等多个方面,零珠碎玉,不拘体例,开创了“医话”这样一种崭新的著作形式。诸位医家多注重临床操作与诊疗实效,对阐述医理甚是吝啬言辞,更是不见言及繁冗理论;遣方用药多以汉唐成方为主,随证加减药味,极尽简约之能事。
《屈大均诗学研究》旨在对屈大均的诗论作深入研究。屈大均的诗歌理论受明代七子复古派和明初理学家陈献章的影响较大,又能吸取同时期诗人钱谦益、顾炎武、朱彝尊等诗论的长处,并加以创新,自成体系。其诗论对清初的诗论家如沈德潜、袁枚等有的影响。 《屈大均诗学研究》共分为八章,章主要说明《屈大均诗学研究》的研究动机、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在第二章中,作者从屈大均的生平交游及诗学渊源入手,厘清屈大均在诗歌创作上所受前人的影响,以及其忠义心态的形成因由。第三、四、五及第六章,作者分别以屈大均的诗学本体观、发展观、创作观、鉴赏观为题,寻绎他整个诗学思想,乃《屈大均诗学研究》的核心部分。在第七章中,作者对上述本体、发展、创作、鉴赏四章加以贯通和对应,为屈大均的诗论在明清诗坛定位。第八章总结出屈大均诗
《伤寒如是读》分上、中、下三卷,近18万字。上卷内容为病的分类与定义,中卷、下卷为对古代中医名著《伤寒论》中原条文的逐项解释。东汉名医张仲景所撰《伤寒论》,历代医家论述纷纭,实是几千年来,数先人对于在患病时的身体各种反映及变化的记录和总结。论中的用药配方也是数千年来的数前人在服用某些动植物和矿物等后,在病人活体内部所产生的一个变化反映的记录和归纳,而不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历经数十年的小白鼠活体试验记录。《伤寒如是读》作者期望借着先辈们的“格物致知”的传承及自己的近六十年的行医经验,秉着求实的精神来还原《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供大家共同学习并共同去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