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梳理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的核心理念与常用技术,每个章节不仅介绍了SFBT的一种技术、应用价值和具体方法,而且还有相应的案例对话和咨询师反思活动设计。对SFBT的初学者来说,这是一本极有价值的读物。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不仅可以让读者看到精彩而概括的技术简述,而且有机会沉浸于SFBT所创造的尊重、希望的独特氛围,也让有经验的咨询师可以展开一场全新的SFBT之旅。拥有华人学者背景的许维素教授,对于晤谈中应用的技术、晤谈框架以及使用的语言,都让中国读者更为亲近,对于如何由SFBT晤谈来引发改变,也能看到更清晰的路径。
本书是许维素与沈黎主编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精选译丛》的第二册。本书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重要代表人物阿拉斯代尔 J. 麦克唐纳三十余年实务经验的结晶。全书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要点和发展历史,同时提供了109个简单、易上手的练习活动,可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培训的带领者,甚至任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爱好者自我学习、自我督导,在实务工作中,将书本上所学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关键技术灵活 用出来 。
家谱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将家庭评估所收集的庞杂信息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帮助人们迅速发现家庭系统中存在的关系模式,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治疗。本书是《家谱图:评估与干预》一书的配套读物,作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阐明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化发挥家谱图的实践效能。
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经典畅销书《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作者岳晓东博士十年磨一剑,40年心理咨询经验精华,呕心沥血之作。本书将围绕心理咨询师基本功,深入分析各基本功要点,结合操作性技术讲解,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心理咨询活学活用。本书针对中国大陆心理咨询师之三级和二级咨询师培训缺乏基本功培训的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而写作此书,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全面分析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教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适用读者:心理咨询师、初学心理学入门人士、院校研究生、大中专学生、心理爱好者。
《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它既具有专业科学的严谨,又通俗易懂。既对ADHD常见及复杂问题有一目了然的描述,也对每一个家长与ADHD儿童所思所想进行了真实而细腻地刻画;并提出有循证基础的解决对策。同时还提供了可操作强、易掌握、可学习的具体解决办法。本书不仅适合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也适合所有的孩子,可以帮助其提高专注力和自控力。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加,愤怒、焦虑、嫉妒、悲伤、后悔、恐惧等负面情绪正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摧毁着我们的行动力,让我们感到焦躁不安。那么,如何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轻松掌控自我人生? 本书作者在心理学领域深耕多年,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从根源出发,教大家认识情绪、了解情绪,读懂所有情绪背后的深层心理需求,不再试图压抑逃避,而是理解接纳,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应对坏情绪的方法,以此提升我们的内在力量,拥抱身心松弛、不焦虑、不内耗的积极人生。
存在主义治疗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在其临床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可能会采用到的一种精神取向,或者说是生活哲学。心理治疗的根本问题与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在这里相遇。在本书中,亚隆教授从临床经验、实证性研究、哲学文献以及其他大量资料出发,围绕着四个“生命的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和无意义——逐一进行深入的探讨,阐述每一个存在性关怀的意义,并论述治疗师应该如何通过对他们的理解来进行有效的临床工作。本书不仅为那些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师提供了一部经典的教科书,同时也为所有流派的治疗师以及所有思考过人生意义的人提供了一个对生命和存在进行反思的空间。
《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第8版)》是艾伦·E.艾维,玛丽·布莱福德·艾维,卡洛斯·P.扎拉奎特所著。书中所介绍的会谈和咨询微技巧的有效性已得到450余项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的证明。不同背景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阅读和实践,逐步掌握咨询的基本技能,使用倾听和影响技巧顺利完成会谈。 学习完本书提供的众多微技巧后,咨询人员可将其整合进自己已有的咨询技能和风格,以适应背景各异的来访者、不同的会谈咨询场景,从而形成会谈和咨询的个人风格和理论。
本书是一本将认知行为疗法的内容和步骤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的书,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道路上一道卓越的里程碑。Greenberger和Padesky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系列引导问题、提示和工作表,作为逐步改善的工具和方法。
《大师的手艺与绝活:米纽秦家庭治疗精髓》分为两个部分,从“家庭治疗的艺术”、“症状:对症状存在于家中某位成员身上的概念进行挑战”、“解开家庭成员的身份认同”、“解构家庭成员的组织:探索亚系统”、“治疗师的风格”、“运用家庭治疗师的锦囊”、“安吉拉与提问的方式”等方面分别展开。
欧文·亚隆所著的《当尼采哭泣(精)》是一本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书中人物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联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故事开始于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突然被陌生女子莎乐美邀约咖啡馆。大胆美丽的莎乐美到底会提出什么请求?布雷尔表面上和谐的婚姻生活与正值很好的事业能否持续下去?他能否从令人备受折磨的幻想中解脱?尼采的生命困境又是什么?他与布雷尔医生怎样联结在一起?究竟谁是病人?谁是医生?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缜密的思辩,情节充满悬疑。高潮迭起,结局却出人意料……
本书为格式塔治疗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皮尔斯的代表作之一,收入1966—1968年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苏尔伊萨兰学院一系列研讨会和密集工作坊的文字实录。这些珍贵的文字,记录了皮尔斯对格式塔
心理游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协作来认识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考虑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心理游戏是一种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和心理健康知识的 方式。本书基于心理课中的“心理线”逻辑,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 具“心理味”的游戏,将心理游戏浓缩并提炼为 32 种形式和 40 个主题,并解析了这些心理游戏的基本原理和内涵,以帮助心理教师简化备课流程、减轻备课量,并在了解活动形式和心理游戏背后的原理后,举一反三地建构属于自己的备课模式。本书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心理课、班会、团体辅导、户外拓展训练等类似场景的培训和教学设计,是学校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很自然地,将人的深层智慧作为礼物和他人分享。不错隐喻让我们学习分享自己的体验,给他人用同样的方法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展示出他人是如何学习和成长的。通过一个个故事,了解如何向别人敞开心扉,并认同和理解别人。在故事的展示中,能够更有效地和自己之前紧缩的情感进行对话,也帮助他人过去的消极情绪。更自由地与他人以及他们的经历联结,并使用隐喻来学习如何与深层体验对话。
这本广受欢迎的认知行为疗法入门教材已经帮助众多学生和新手治疗师培养了面对临床实践的技能和信心。从初次联系和评估,到个案概念化、制订治疗计划、干预以及结束,《认知行为疗法—新手治疗师实践指南》(原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