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首次访谈》不会告诉你所有问题的 答案 ,相反,它将会为你提供许多问题,为你描述什么情景适合你去问这些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这些问题你都要挨个去问来访者。其中的一些问题应该是你在访谈之后去问自己的,也有一些问题是你要与你的督导进行讨论的,还有一些问题也许是你永远都没有机会去问的。本书的意义仅仅在于,让你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从书中找到这些问题。 本书的写作意义:第1,它能够帮助你抵制那种想要做出不成熟假设的冲动;第二,它会帮助你抵挡那些在等待和无知中产生的无助感和沮丧感;第三,它会指导你如何去探索面前坐着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第四,它将引导你进行不同类型的访谈并且向你提供一些相应的标准化评估工具;第五,它会指出你需要知道些什么,如何才能知道这些,以及下一步应该
如何阅读本书 在讨论叙事治疗的工作方式时,说故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本书中将引用大量实例说明叙事治疗如何应用于学校的咨询工作。章透过一位学校咨询师与学生的互动说明咨询工作如何进行,它尝试提供对叙事治疗的基本架构的指引,以及在叙事访谈过程中可以涵盖的问句。第二章提供叙事治疗的步骤与架构。第三章我们选择了几个常见于校园的给学生贴上标签的论述。第四章主要讨论如何与在校园中面对问题的学生进行咨询工作。本书的*后一个章节将焦点扩大至班级和社qun。我们在此讨论与重要他人、团体、班级、社区甚至是整个学校的工作方式。
五行,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物质观;五行系统是一种用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运作的高度成熟的模型。它的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每个人、每个家庭(家族)、每个组织等,都有自己的五行系统。从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是*基本、*重要的一个系统。五行系统动力应用于家庭治疗有特别的效果。 本书详细阐述了家庭成员在五行系统中的位置,以及现实中常见的异位现象,同时描述了五行系统隐藏的动力规律,并以真实的案例来呈现因违背系统规律而给家庭带来的各种问题,包括疾病、意外、自杀、成长阻碍等,有些事件甚至会重复地发生,一代一代地延续。 本书将能够帮助你找到家庭问题的根源,然后重新调整这个被扰乱的系统,以恢复身心健康,或解决生命中遇到的问题。让爱回归自然序位,让家庭恢复和谐,让生命更加丰富与灵动。
萨提亚常常以冥想作为治疗工作的开始,本书所汇集的正是其冥想的精髓。一段段温暖平和的冥想小语,如涓涓细流润泽你身体的每个角落。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竟从未与内心如此地贴近,自己竟从未发掘过那些潜藏已久的财富与能量。恍然间,释怀与成长已悄然降临。 爱自己,就请开始享受冥想吧! 本书精心摘录了萨提亚女士生前带领课程时使用的冥想。冥想是萨提亚治疗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阅读这些冥想,就好像进入美丽的花园,欣赏到内心深处的美景,与自己内在的力量联结,从而获得一种安宁和平和,获得更多的力量。这本书可以自己阅读欣赏,也可以在带领团体的时候,引导学员。对于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都会有帮助。
本书整体介绍了沙盘游戏治疗方法的形成、理论基础、原则、基本设置、过程与分析、实践与体验,主要凸显沙盘游戏治疗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作者在北川中学等地设置的 心灵花园 工作站,即是以沙盘游戏治疗为主要工作方法。
本书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心理治疗中代表性学派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介绍。具体包括治疗中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关系建立、会谈的基本技术、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本书还重点介绍了心理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当今主流学派的治疗方法。本书特别注意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学科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和社会工作者使用。
在这本简明指南中,三位作者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有关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概念和技术的*介绍,从 为何要做心理治疗 谈起,逐一介绍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评估、开始治疗、阻抗与防御、移情、反移情、梦、治疗结束以及实践中的问题及处理,从而帮助读者对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主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在本书的后三个章节介绍了短程心理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其他严重病理性格的心理治疗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都很有实用价值。*后,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史,并附带了术语表,非常适合动力学取向的初学者学习使用!
本书的作者RichardO Connor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他本人也曾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童年时,还曾亲眼目睹母亲因抑郁而自杀。因此,他对于抑郁症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他看来,抑郁症不仅是基因、生物化学因素以及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走出抑郁,更需要摆脱 抑郁的习惯 。在不知不觉中,抑郁的人会渐渐变得 擅长 抑郁,学会了如何隐藏它,如何以它为中心安排一切生活。抑郁的人或许可以成就非凡,却必须在抑郁的泥潭中不断挣扎。这使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康复,无法从心底体验喜悦。但是我们可以打破从前的习惯,学习一系列全新的健康技能。蕞终,我们一定能够将抑郁从生活中抹去!
这是一本极*的叙事疗法入门书。作者马丁 佩恩是英国的独立执业治疗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叙事疗法的治疗师培训工作。他围绕着叙事疗法创始人迈克尔 怀特和大卫 艾普斯顿的思想,详细介绍了这一在当代备受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叙事疗法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置于治疗过程的中心,通过治疗师的引导性提问,让来访者重新叙述他们的人生经历,从而找到崭新却真实的生活,并获得身心的改变。 本书结构清晰,案例详实。希望开拓视野或投身于叙事实践的治疗师们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 叙事疗法凝练而完整的理论概况与发展脉络; 外化、解构、支线故事、特殊意义事件、行动蓝图、意义蓝图和运用治疗文件等具体的治疗技术;丰富的案例与治疗对话,以供读者学习、领悟各种理念与技术;完整呈现的治疗实录,呈现了叙事疗法在抑郁症、创
本书在对上万名大学心理委员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近7000个有效问题中筛选出360个最具典型性的问题,结合各种现实情况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本书中的问题均来自大学一线心理委员,采用问答式呈现,分类合理、目标性强、实操性好,可供大学心理委员日常工作参考。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花费巨大的成本。培训过程中,咨询师本人的成长更具有挑战性;忽略这一方面,仅仅提供一些课程,则容易得多。其实,心理治疗要想取得成功,咨询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成熟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 这些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对技术的生搬硬套却被大多数培训项目当作重点。结果,咨询师自身的成长被轻视甚至忽略了。《心理咨询师的14堂必修课》一书正是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向研究生或者初级咨询师奉献一本旅行手册,帮助我们踏上重要的内心旅程。 作者在反思自己从业早期的经历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这位资深咨询师的思考和情感。不仅如此,《心理咨询师的14堂必修课》一书还包含了实用的建议、日常工作中的智慧以及坦率的自我剖析,心理卫生
本书是一本主体间性心理治疗的教材,它概念清晰、条理分明,同时结合案例很充分地展现了主体间性心理疗法的内涵、技术和过程。这种疗法更多的是训练一种对当下体验过程的敏感、对来访者感受多样性的理解、对治疗师与来访者互动中彼此情感协调性的觉察。
本书是国内本关于曼陀罗绘画心理治疗的专著,全书分为基础篇和专业篇。在基础篇中,简单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历史,它与荣格、佛教的关系后,重点介绍如何绘画曼陀罗及怎样分析曼陀罗作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绘画方式及分析思路,作品里面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专业篇适合那些希望借助曼陀罗绘画进行深度自我分析的读者或打算把曼陀罗运用于心理治疗的咨询师们。作品重点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理论:心理类型理论、荣格学派自性理论、自性化理论及曼陀罗阶段理论。然后,通过一名长期的曼陀罗绘画治疗过程,向读者真实地显示该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情况。
当我们尝试与一个独特生命面对面互动、靠近与理解,当直觉与分析准则的边界再次接触,我们如何建立对自己工作的信任?超出准则范围的直觉之地是否存在? 本书作者从专业角度,提供了一个温暖的视角,解读精神分析中直觉的力量。本书除了呈现技术层面上的知识,还是一份关于如何信任自己及如何使用对自己的信任的指南。它指引咨询师从僵化的规则束缚下解放出来,发展自己对工作的信任、对自身直觉的自在使用,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本治疗师指南和与之配套的供患者使用的自助手册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sorder,OCD)的,本书将治疗会谈中的概念具体化,有助于追踪和报告布置的家庭作用。治疗师指南详细介绍了一个标准化的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强迫症的多元治疗方案,适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师以及进行心理自助的读者。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路,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心理的困惑与迷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学校教育压力下,这种情况日益加剧。有的孩子厌学、早恋,有的孩子考试焦虑、自伤自残,甚至与父母成了 敌人 。 美国知名华人心理医生张道龙基于 生物-心理-社会 的短程心理咨询,为众多遭遇问题的家庭提供了有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不但帮助学生及家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效改善了家庭关系,保障了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同时引导他们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与心理自助能力。 《短程心理咨询与督导实录 亲子教育篇》忠实记录了张道龙医生咨询与督导的现场对话全过程,包括二十七个不同家庭的真实案例,并加以精彩点评,将为更多遭遇问题的家庭提供帮助,也为更多健康家庭提供参考。
一幅图画胜似千言万语,图画是心理咨询中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以图画为主的咨询,往往侧重于情绪的表达和疏解。严文华编著的《心理画外音:跨越10年的心理咨询个案》共收录图画82幅。根据咨询目标,涉及多种图画主题和图画形式,有比较结构化的、传统的树木人格图、自画像、屋-树-人和家庭动态图,也有比较开放的、自由的意象图画。有铅笔画,也有水彩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有根据主题直接画画的,也有把冥想、意象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有个体咨询中的图画,也有团体咨询时的图画。值得关注的是,《心理画外音:跨越10年的心理咨询个案》里的很多图画是当事人相隔10年对同一主题作出来的,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特别的角度看到图画在心理咨询中的神奇之处,以及咨询师对这一工具的巧妙驾驭。
青少年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是专为13 18岁备受强烈负性情绪困扰的青少年开发的一套循证心理治疗模式。因伤心沮丧、焦虑害怕、烦躁愤怒或内疚自责等情绪而难以参与或完成日常活动的青少年,都可以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八个核心治疗模块学习关注、管理和面对痛苦情绪的技术,来提高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学会与情绪共处,以及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向病人学习》关注如何使精神分析思考的能力得到自我保持和延续。帕特里克 凯斯门特探索了助人关系的动力 学会识别病人是如何提供线索的,这些线索显示了病人无意识搜寻的治疗体验。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使用尝试认同,学会从病人的视角观察他自己对治疗的贡献。他借助内部督导,展示了许多*初未能恰当进行的回应是如何得到补救,甚至给治疗工作带来帮助的。旨在理解他人无意识的分析师们,可以通过学习如何更好地区分治疗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找到方法来避免出现先入为主的循环。通过对临床关键因素的积极检查,作者将精神分析治疗看作是为每个病人重建理论、发展治疗技术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动力,尤其是互动沟通和涵容的过程,出现在所有的助人关系中,适用于所有的助人职业。帕特里克 凯斯门特用清晰易懂的
心理动力学案例分析的三个层面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案例分析是指:以心理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分析来访者的就诊形式、求助原因和治疗目的,指导治疗师对来访者做出动力学诊断和治疗计划。心理动力学分析着眼于:来访者的心理发育过程,尤其是童年早期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和精神创伤,如何铸就了来访者观察、认识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基本心理结构。这些心理结构可以反映出个体性心理发育阶段各种冲突的特征、惯用的防御机制类型和内容、重要客体的内部成像以及对客体的认同方式、重要的情感体验和重要的关系模式 来访者多半无法在意识层面认识这些内容,这些反应本质上是潜意识的。尽管反应的某些方面可能被意识到,个体也许会感觉自己的行为有些过分和怪异,但不会知道这些行为背后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有时个体甚至会理
人为什么会有心理困扰?一百多年来,众多心理学流派都在探究这一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根本问题。1977年,美国精神医学教授乔治 L.恩格尔医生(GeorgeLEngel,MD)突破具体的心理学技术或流派的制约,提出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来综合、系统地评估和解决心理困扰,从而促进了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的发展。 《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介绍了五种常用的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方法,其中, 短程精神动力学 对于寻找病理行为模式很实用, 短程认知行为疗法 、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 、 短程家庭治疗 有助于构建诊断解决方案, 动机面询 可以有效减轻来访者的阻抗。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心理困扰的多样性以及对咨询效率与效果平衡的要求,决定了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习和实践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这种以 实证 为基础的咨询模式,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已被绝大多
移情、反移情、阻抗、见诸行动、领悟、修通 这些术语构成了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基本框架。在本书中,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每个重要概念的提出和含义,向我们展示了用这些术语透视人类精神现象的精妙功用,让我们去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的精髓。 本书堪称精神分析领域的经典之作,对精神分析师们非常有指导意义,可作为案头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