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本关于曼陀罗绘画心理治疗的专著,全书分为基础篇和专业篇。在基础篇中,简单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历史,它与荣格、佛教的关系后,重点介绍如何绘画曼陀罗及怎样分析曼陀罗作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绘画方式及分析思路,作品里面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专业篇适合那些希望借助曼陀罗绘画进行深度自我分析的读者或打算把曼陀罗运用于心理治疗的咨询师们。作品重点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理论:心理类型理论、荣格学派自性理论、自性化理论及曼陀罗阶段理论。然后,通过一名长期的曼陀罗绘画治疗过程,向读者真实地显示该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情况。
本书介绍了以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尤其是暴露与反应阻止法为基础的针对强迫症的整合干预策略,它将正念、认知重构、暴露和行为阻止技术完美地整合在一起,是一本操作性和实用性都极强的书。
在《人际关系疗法》中,埃伦·弗兰克和杰西卡·C.利文森利用详细的案例和临床说明,给读者展示了该取向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的临床阶段。人际关系疗法IPT是独特的,因为它在临床上较少关注来访者内在或内心的世界,而较多地关注来访者的人际关系世界和社会世界。本书作者还仔细考察了现有支持IPT用于不同群体和显现出来的不同问题的实证资料。 什么是IPT? 人际关系疗法(IPT)是一种针对抑郁症及其他集中于人际关系机能障碍和精神病症状交叉点的聚焦疗法。IPT的理论基础是这样一种观点,即精神病障碍是在人际关系背景中出现的。治疗的所有部分都一次又一次地旨在将个体症状的发展与其社会环境联系到一起。通过IPT,来访者将学会如何解决现存的人际关系挑战,如何预期将来的人际关系关注点,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如何促进当前症状的改善,
基本信息 书名: 强迫症的正念治疗手册 作者: (美)赫什菲尔德|译者:聂晶 开本: *: 35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5-03-01 书号: 978751840058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轻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译校者介绍 聂晶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副教授。2012—2013年曾是美国耶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在国际和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数十篇。曾主编《管理心
面对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们的认知困难,向他们提供教育训练时,我们都需要完整而全面的理论方法。教育实践与心理治疗实践应该持续结合在治疗方案之中。 《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心理治疗与教育方法(第三版)》介绍了不同的理论方法,清晰地解释了如何将各种理论相结合,并重新定义了自闭症病理中经常使用的主要术语。同时,通过大量临床案例(其中大部分与小男孩弗朗索瓦相关),阐述了如何实施治疗,以及如何与家长合作等问题。
在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们的心理疾患问题越来越凸显,应对这些疾患的心理治疗技术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与其他专业色彩浓厚、深奥难懂的同类书籍不同,本书引用大量生动有趣的古今故事,对心理治疗技术特别是目前流行的认知治疗方法的原理,重要概念,治疗技术,贡献及局限等做了通俗易懂的讲解与诠释。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与治疗方法。
对汶川地震致残的5个人的命运进行跟踪与分析。分析的角度采取的是有关社会公益的哲学。这些残疾人都经历过近乎相的命运:因震致残,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或鼓励,也获得过当前社会化公益的力量的支持。他们终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正在积极地追求自己的生命价。这是新时代里与过去不同的另一种解放自己的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普通人的人生轨道上,我们看到了生命价的体现,以及生命力量的来源。
威廉·格拉瑟基于选择理论的现实疗法在当代治疗中是一种受欢迎的方法。这种方法聚焦于来访者即时的或此时此地的世界,以及来访者当前的行为如何促使他们更接近或远离他们的设定目标。在《现实疗法》中,格拉瑟的主要
这本书是行为医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作者应邀在全国二十余个大中城市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学界举办学术系列讲座的经验概括与总结。部分讲稿陆续在专业书刊上登载过。 前七讲是对人性的剖析,从人性的弱点开始,引证古今中外名家的考察与论述为佐证,以增加说服性,作者只加以梳理概括,得出人性正反两面的许多共同特性,偏信则蔽,兼看则明,希望达到发人深省的启蒙作用。 第八讲至第十一讲对个性不同维度的正弦形波谱分布与一轴、二轴、三轴、五轴的个性分类,作了历史与发展逻辑的剖析;与此同时,从利己与利他的角度对人格的发展作了六个等级的划分。结合第十七讲生活技能训练,对于从事青年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与操作技能。 第十二讲至第十五讲是对精神刺激造成精神痛苦的全过程及其测查方法的
什么是心理治疗?本书的回答透露了当前可用的治疗所有类型障碍的数量惊人的治疗方法。但是我们怎样才能从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呢? 本书对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进行了有价值的概要介绍:心理分析疗法的“谈话治疗”、行为 和认知技术、躯体疗法,人本主义、格式塔和存在主义取向.个人和团体治疗。它也涉及了补充 疗法和替代疗法等一些鲜为人知的领域。 《视读心理治疗》对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一主题的人是一种全面的指引,不论是次走近它,还是想详细了解现有的知识;对于任何想要为自己或他人寻求帮助的人都是有用的。它还为那些考虑接受专门训练以成为咨询师或治疗师的人、任何其他与健康有关的学生或专业人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讯息。 哲学和心理学讲师尼格尔·C.班森的精彩描述和艺术大师博林·梵·隆带有抽象色彩的插图,会带给你
本书精选了30多个运用灵性成长学技术进行治疗的个案实录。并把这些案例分成“寻找生命的黑洞”、“改变生命的状态”、“治疗心理障碍”、“重塑全新的模式“回归健康的本源”、“挖掘生命的潜能”等几个关乎生命质量的部分!每个部分的开头进行的理论阐述,每个案例后面是对治疗技术和适用范围进行阐述的个案点评。 该案例集选录的案例均为真实的个案现场记录,每个案例都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称得上是灵性成长学导师徐敬东和灵性成长学高级咨询师周煊对追求心灵成长人士及心理和心灵治疗界的真情奉献。 本书将成为一本珍贵而有价值的心理和心灵治疗的参考书,也会唤醒更多的人士去关注自己心灵的健康和成长,从而提高生命的整体质量,创造快乐、和谐、幸福的人生和社会。 书中的生命轨迹图谱更是旷世惊人的发现,是人生成功快乐
成长的秘密,藏在记忆里!男孩子,一样可以哭、我怕死、从自卑起步、没人理你反倒是好事、比起出人头地,还是好好活着…… 本书是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先生一部全面追溯自己童年生活和青少年求学生涯的自传作品,也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佳作。全书由一百多篇小短文组成,以河合先生标志性的手法和轻松聊天笔触写就,温情而励志。在深入浅出之中,读者逐步自省,发现通过回溯记忆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的道路。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在童年时期和青春期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和考验。在这一部分我将与大家分享自己在童年时期次重大的创伤,创伤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越战时期的影响,自那时起便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接着我又讲述了自己是何时以及如何开始遗忘这些影响并将它转化为我的优势的方法,以及后来我又如何重新习得这种转化方法。当然我不得不学会如何面对并处理其他的困难和挑战,当我像其他的美国年轻人一样,不得不面临越战时期的挑战时,我就更加深深地感到这种困难并身陷其中。在这一部分我叙述了自己一生中最严峻的一个时期,对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当我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时,我明白自己将付出何等代价的时刻也就来临了。正是通过这种折磨,我开始走上一种精神道路,随后获得了流亡生活中的那些经验教训
这是一本写给心理咨询师的哲学书。 它告诉我们,在存在主义的世界里, 幸福不只是欢笑、成功、团聚, 哭泣、失败、分离也同样是幸福。 它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指引我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幸福。
缓解负面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题。道家哲学讲求安顿心灵,身心两全,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保健和心理调治智慧,荣格等人深刻认识到道家道教的现代价值并将其吸收运用于心理治疗实践中,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掘道家哲学所特有的心理治疗和心理保健智慧,在“全球文明”中贡献出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当代中国学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从西方心理学与道学互动的文化背景及哲学基础、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道学心理调治智慧的应用研究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现象学对心理学的影响、道学与分析心理学、道学对调治浮躁心理的启示等内容。
在《人际关系疗法》中,埃伦·弗兰克和杰西卡·C.利文森利用详细的案例和临床说明,给读者展示了该取向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的临床阶段。人际关系疗法IPT是独特的,因为它在临床上较少关注来访者内在或内心的世界,而较多地关注来访者的人际关系世界和社会世界。本书作者还仔细考察了现有支持IPT用于不同群体和显现出来的不同问题的实证资料。 什么是IPT? 人际关系疗法(IPT)是一种针对抑郁症及其他集中于人际关系机能障碍和精神病症状交叉点的聚焦疗法。IPT的理论基础是这样一种观点,即精神病障碍是在人际关系背景中出现的。治疗的所有部分都一次又一次地旨在将个体症状的发展与其社会环境联系到一起。通过IPT,来访者将学会如何解决现存的人际关系挑战,如何预期将来的人际关系关注点,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如何促进当前症状的改善,以及
《心的面貌(精)》是维吉尼亚·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系列之一, 是家庭关系调适与建立完满人格的典范指南。《心的面貌》是将自己看成由不同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个体。其中包括我们喜欢的部分,我们不喜欢的部分,我们将之隐藏的部分,以及我们想要展示的部分。随着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你会发现,这些不同的部分之间会时有冲突。此时,不要在冲突中驻足,再深入挖掘每一部分,找出其中那些好的意图和积极的渴望。每一部分都是在表达你自己,或是邀请你让生命变得 有意义、 加均衡。仔细倾听。早期的信息并不总是很清晰,每一部分所传达的意义都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