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把心理问题归咎于个人、创伤和原生家庭,试图站在个人的角度突破创伤性经历和童年问题。 可这本书告诉我们,家庭就像一个小宇宙,自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当心理问题、家庭问题出现时,人不必也不应孤军奋战,要和每一位家人一起解决问题。 作者用生动细腻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布莱斯一家是如何在治疗师的引导下找对方向,化解家庭危机的。借由书中家庭所面临的危机,作者带我们揭开了家庭治疗的面纱,也向我们解释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 本书自1978年成书以来,在全美掀起了广泛讨论的热潮,是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是孤独症儿童干预与康复的关键资源。本书是国内畅销12年的孤独症干预手册 《自闭症儿童社交游戏训练》的新版,专为0~6岁孤独症和其他发育迟缓儿童的家长而著,旨在提升儿童在社交参与、沟通、模仿和游戏四个核心领域的技能。书中内容基于ImPACT(Improving Parents As Communication Teachers,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沟通训练师)计划 一套循证、科学、有效的自然发展行为干预方法。该方法有坚实的循证实践证据,已历经15年发展、应用于数百个家庭并取得显著成效。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介绍了ImPACT方法的核心理念,手把手地教会家长在日常情境中与孩子进行互动和干预,助力孩子的社交发展。本书配有教练用书,供辅导家长学习ImPACT方法的专业人员使用。
如何避免自己的小家重蹈原生家庭的覆辙? 不想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人,但并不清楚怎么对待孩子才是他/她想要的爱? 如果伴侣的父母、手足总给我们制造矛盾,怎么应对? 一想到自己即将承担一个新的角色就恐惧紧张,觉得难以胜任,怎么办? 请先放下妻子/丈夫、母亲/父亲、儿媳/女婿等具体的角色,从家庭这个整体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之路和当下的关系模式,发现那些影响你至今的不成文的规则、无意识的角色分配、失衡的情感账本、纠缠僵化的三角关系、牺牲与回避的恶性循环 从而正视那些你从不敢言说的情绪与情感,渴望与梦想?
青春期是家庭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及其家庭因为青春期问题来到心理治疗室,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也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构成挑战。 本书由国际家庭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毛里齐奥 安多尔菲和安娜 马谢拉尼所著,聚焦于家庭关系中青少年重要问题的解决,是心理治疗大师安多尔菲关于家庭治疗的系列图书之一。本书基于多代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对暴力、病理性依赖、进食障碍、抑郁与自杀企图等青春期问题进行了分析。书中重点阐述了如何将青春期问题放在家庭系统和家庭发展历史的框架中来理解,并将家庭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资源进行治疗,为深入探讨青少年发展难题及家庭治疗方法提供了实用指南。 本书案例丰富,引人入胜,实践性强,不仅从事家庭治疗和青少年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员会从中得
乔伊斯 米尔斯博士在艾瑞克森理念的基础上,整合自身丰富的跨文化治疗经验,开创了这套充满温暖、治愈、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儿童治疗方法。该方法以复原力为核心,可以帮助家庭和儿童找到内在的治疗潜力。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以全书核心的概念 隐喻作为开始。 第1部分 隐喻的棱镜 详述了 隐喻 的性质和历史,探讨了在各种原住民哲学、东西方文化以及神经生理学中的隐喻到底是什么,并帮助读者将隐喻应用在儿童和家庭治疗之中。 第二部分 创造治疗性隐喻 ,指引读者通过观察和利用孩子无意识语言中的隐微线索,整合他们独特的内在资源,并为读者提供了创作具有治疗作用的原创故事的指南。 第三部分 多维应用 ,聚焦于如何将隐喻的力量拓展到艺术和卡通方法中。 第四部分 演变 介绍了作者曾经参与的两项大型社区治疗项目,以及作者创造的故
本书是家庭治疗领域的经典图书,由结构派家庭治疗创始人萨尔瓦多 米纽庆、儿童内分泌专家伯尼斯 L.罗斯曼和儿童心理学专家莱斯特 贝克共同撰写。 全书共12章。在概述了理解和治疗心身问题的不同范式后,本书围绕神经性厌食症这种难治性心身障碍,重点介绍了如何采用系统框架视角理解疾病,以及如何使用家庭治疗方法在系统框架内对神经性厌食症开展治疗,内容包括心身家庭的特征和互动模式、线性和系统治疗模式、改变的策略、家庭治疗的实施等。书中的四个典型案例是对系统框架视角的绝佳诠释,也是家庭治疗的精彩呈现。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国内心理治疗的研究和实践均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以及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和心理学爱好者。
本书是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仅是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和社工人员的专业用书,更是每个渴望家庭和谐、自身成长的人的书籍。本书第一版即销售逾70万册,被翻译成12种语言出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涵盖了她的信念系统、对改变的洞察性方法,以及她三十多年工作在家庭治疗前沿发展出的强有力的干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对雕塑和“生存姿态”、隐喻、个性部分舞会,以及家庭重塑的治疗性使用。我们探索了“交互”的成分,以及自我中的众多元素,这些元素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并对其做出回应。我们也会读到关于学习(转化)彼此间互动的方式。
以往关于家庭治疗的作品,大多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叙述家庭治疗的经过,对患者的症状和治疗师的治疗手段进行严谨、缜密的分析。而尼科尔斯医生的这本家庭诊疗笔记除了保留以往的专业权威性外,还给读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不再站在讲台上,向读者照本宣科地灌输枯燥而复杂的学术内容,而是把读者带到咨询室,让读者亲自观察、感受案例家庭——萨拉萨尔一家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每个人的心路历程。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干预过多的母亲、置身事外的父亲、桀骜不驯的儿子、郁郁寡欢的女儿……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向读者诠释了家庭亲密关系的真谛: 爱情固然甜蜜,但在约会中释放出来的警示信号,要引起重视,否则步入婚姻之后悔之晚矣; 伴侣之间之所以相守太难,是因为他们认为各自的生活方式没有问
《在爱中升华》是海灵格发展的“新家族系统排列”的理论奠基之作,阐述了海灵格对于包括自由、良知、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众多主题在内的众多领域的思索与见解。本书优选的特色是全面展示了海灵格对他所研究的几乎所有领域的观点和思索。这些领域还包括关系中的罪恶与清白、良知、亲子关系与群体中爱的序位、亲密关系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家庭疾病的成因与疗愈、如何迈向和谐,等等。本书可以使读者了解海灵格系统排列思想普遍适用的意义,并体验这些思想在不同领域内的运用。
家将庭治疗聚焦于家庭现实,精神分析聚焦于内心现实。《客体关系家庭治疗》中还有一些临床案例进行了分析,方便了读者的理解,并通过案例让读者对其操作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介绍详细,易于理解。
家庭系统排列是由伯特 海灵格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结合了家庭治疗、精神分析和完形治疗等多种治疗理论。其主要特点是从当事人的家庭系统入手,试图寻找出每个家庭中所隐藏的,不为当事人所知却对其有着深刻影响的家庭动力,或称家庭秩序。 乌沙莫博士的《家庭系统排列入门 如何释放家庭爱的力量》在德国热销15万余册,被认为是家庭系统排列*的入门书,特点是浅白易懂,对系统排列的原理、应用和背景都有清晰的阐述,特别适合初学者。更为难得的是,在中文版中,作者根据自己在中国的工作经验,就中国的家庭系统专门写了一章,使中国读者读来更加有亲切感。 用 热锅上的中国家庭 来形容中国家庭关系的现状是*贴切不过了。家庭关系中的两大核心就是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家庭系统排列就是处理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方法。 《家庭系统排列
《谁在我家》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独家引进、德国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 海灵格经典力作;风靡欧洲及港台地区的心理疗法,揭示家庭中爱的隐藏动力!海灵格语言中包含了爱,他对哲学、故事和诗歌方面的兴趣,以及他切入人们日常抱怨、直指问题核心的能力,都确定本书并非纯科学的立场。他的言语是炽热的,并不仅仅是要传达信息,而是想引起触动和感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文学和应用哲学,任何对亲密关系感兴趣的人都可以阅读。 家庭系统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是由德国当代系统心理学大师伯特 海宁格(BertHellinger)所发展出来。海宁格发现每一家庭或组织都有一股隐藏的动力,家庭或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这股动力的影响,而这个动力是在潜意识的深处,一般人不容易察觉。在家庭或组织中所发生的许多负面事件如:家庭失和、
人类是“剧情性”的动物。我们与自己和他人的对话会塑造我们的观念并决定我们的行为。本书可以看作是一场咨询师/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对话,这种对话为新想法和新远景创造一个空间。书中这些合作性对话的专家,并不顺从传统治疗方式。事实上,弗莱德曼编著的《镜之舞(合作性家庭治疗指要)》所提供许多观点接近与传统的治疗过程相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个领域有一个变革性的影响。本书的作者实际上并不是通过对话去评估和修正“问题”,他们也不会使用诊断标签这样的方式,实际上,他们不重视甚至弱化诊断标签。他们谈论过去也好,给予解释也好,都是为了启动当下的变化。 咨询与治疗变成一个对话平台,在这里来访者的故事被重写和重构,以便建立来访者的力量感和成就感。治疗室扮演的角色旨在带来新的故事,这些故事里带来希望、弹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