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是我国古老的预测吉凶的方法之一,位列三式之首。本书为《故宫珍本丛刊》之一,以清康熙内府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共分为两部分:直指和析义。直指简明扼要地介绍六壬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析义则对六壬所可能产生的每一课(以六十甲子纪日配每日十二个时辰共可得720课)的意义进行了分课解释。 整理者在保持原著风貌的前提下,用通俗的语言及实例对全书做了详尽分析,逐课讲解,便于雅俗共赏,是六壬研习者案头推荐之书,也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珍贵资料。
本书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领域第一部研究生综合教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的相关专业知识及研究方法。包括古文字考释、古文字与上古音、古文字与古汉语词汇、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整理、古文字工具书与数字化资源等五大专题;下编大致按书写载体和时代分类,每一类选取若干原始材料进行读解,涉及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简帛、秦汉简帛、战国秦汉金文、玺印封泥陶文及其他文字等。本书适合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对古文字已有初步了解并有学习意愿的读者,包括文史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本学科拟考研的学生,书法爱好者等。
《鲁班经》为我国古代营造房屋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实用指南书。它是一部论述建筑与fengshui关系的集大成专著,成书于明代。本书含《新镌工师雕斫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三卷,附《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一卷、《秘诀仙机》一卷。《鲁班经》卷所说的就是总论和一些关于fengshui以及鲁班尺的运用,还有王府宫殿、寺观庵堂等的建筑规范。第二卷主要讲人家居宅之附属部份的建造,以及各种木工器物的尺寸和样式,还有制作这类东西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制作避开的日子。第三卷涉及房屋和周边环境的fengshui问题。书中重点论述了古建筑中所用的寸木尺地、片瓦只砖,以及建筑物的尺寸大小、左右前后与吉凶祸福的关系。书中还配有大量古籍影印图形的重绘版,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各种明清主流家具的形状和尺寸。 本书不仅是一部罕见的古代建筑文化集大成之作,还是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学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不仅名家辈出,诗词数量更是多若繁星,至今流传下来也是数以万计。是以历代唐诗宋词大多以选本形式出现。其中,由清末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上彊村民选编的《宋词三百首》,无论是代表性还是流传度都位居前列,是现代中国人入门唐诗宋词的经典选本。 《唐诗三百首》以19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增补诗人19位,名篇55首。每首诗对难点字词、制度、典故及古汉语知识等均作注释。每位诗人都有小传,对诗人生平及诗作风格作精要解读。书后还附有近现代诗人朱自清专为《唐诗三百首》撰写的导读,从而降低理解难度,增加阅读厚度。 《宋词三百首》以 1934 年神州国光社出版的近代词学大家唐圭璋先生所著《宋词三百首笺》为底本。增补词人14位,词作45首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向为史学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订事实、编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润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编年体史书的优选成就,使古代历史研究的基本典籍。点校本以清朝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为底本,是史学界通行的整理定本。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因词人辈出,作品繁多,故宋词历来多以选本的形式出现。其中,被誉为 晚清四大词人 之一的上彊村民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无论是代表性还是流传度,在近代都位居前列,是诗词爱好者品读宋词、领略宋词之美的上佳之选。 底本可靠,选篇更丰富。 本书以 1934 年神州国光社出版的近代词学大家唐圭璋先生所著《宋词三百首笺》为底本,为弥补底本在选词上偏南宋轻北宋、重婉约轻豪放的不足,对词人与词作做了增补,并按词人出生先后顺序重新编排,收录宋代词人87家,宋词313首。同时,为了让读者一览词的千年流变,又从唐、五代、元、明、清词中精选16首。只此一书,即可领略千年词作风华精粹。 全本全注,无障碍阅读。 新增词人小传,介绍其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及其词作的风格与特色。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流传下来的多达五万余首。自唐代起,各种唐诗选本层出不穷,仅现存的清代选本就有300余种,而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在流派、诗体、题材上兼容并包,在思想、艺术、语言上优中选优,老少咸宜,遂一出版就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 底本可靠,全新增补。 本书以19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 另增虞世南、王绩、卢照邻等诗人19家,对王维、李白、杜甫等名家的选篇也有所扩充 。故本版共计365首诗,读者可以按一日一首的节奏,每日诵读把玩,尽享唐诗之美。 精编精校,全本全注。 本书依诗人别集等精校,凡被收录在中小学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都以教科书所用字词为准。对难点字词、制度、典故及古汉语知识等均作注释。 每位诗人都有小传 ,对诗人生平及诗作风格作
《易图丹镜》是一部明代著作,又称为《白岳山人集注易图丹镜》,作者张星余。 此书分为五卷,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次,辑录与《周易》相关的各类图表及道教修炼文献,有些图还附有作者的解说。卷一内容主要与传统天文学河图、洛书、六十四卦等内容有关;卷二则多与人事相关,收录《黄帝内经》所载《上古天真论》及《阴符经》《清静经》等文献,并节选了《道德经》《周易 系辞》等书,甚至《心经》《坛经》等佛教文献也做了全文收录;卷三内容主要为道教修炼的方法,收录《至道源流》《上丹田直指明心见性图注》等文献;卷四的内容主要是道教修炼文献,与卷三相类,但本卷中收录的修炼歌诀甚多,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卷五则主要与道教修炼中的内丹之术相关。 全书配有多幅版画,雕刻精美,生动精细,是晚明刻书佳作。
《画禅室随笔》的作者为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董其昌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该书论书主张巧用笔墨,强调结字,临帖重在领会其精神,提倡“以意背临”;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提倡文人画,贬抑“行家画”。对于绘画的发展,推崇自唐而宋由“工”变“ 畅 ”,批评由宋入元某些画家的由“畅”而“佻”。主张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生 、秀、真为艺术境界之极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