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所著的《方言》开辟了中国方言文字学。《方言》是一部方言地理学著作,是研究[汉代]方言、[汉代]语言学、中国语言文学史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是中国最早的方言研究专著,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方言著作。本书对这一汉语著作做了深入的分析,对理解和研究《方言》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既要讲授训诂学的基本常识,又要将训诂学的常识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联系,目的是要使中学语文教师在已有的古汉语基础上提高一步,学有所得,学能致用。眼下训诂学的教程课本出版了不少,但是很难找到一种能与中学语文教学直接挂上钩的现成教材。所以,根据课程内容要求,撰写本书的原则必须是:一是通达,二是实用,三是有创意。通达,是指内容平实,可读性强,不绕弯子,少讲或者不讲玄乎的理论,多举实例来说明。针对中学语文教师实际情况,对于例子的遴选,首先得考虑是否为中学语文教师所熟稔,尽量避开那些估屈聱牙、古奥难懂的例句,多遴选出于中学语文课本的典型例证。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通达”。实用,是指所讲述的训诂方法、条理等不仅要简单明了,而且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学员学了以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直接
东汉刘熙《释名》是一部解释词义、探寻事物得名由来的工具书。清乾隆年间毕沅作《释名疏证》,後陆续有不同校释本。王先谦合诸众作,撰成《释名疏证补/千年学府文库》。学者谓此书为《释名》校释集大成之作。《释名疏证补/千年学府文库》据清光绪丙申年(1896)王氏刊本影印。
《周易》是我国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古典哲学实用著作,内容博大精深、神妙玄奥,集中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我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一部古代典籍。现存的《周易》十卷,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周易》由八卦构成,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与爻辞都是经文,称为《易经》。《易经》分上、下两经,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传》是后人对卦辞和爻辞进行解读的文字,又称“十翼”,由《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文章构成,为多人所作之合。《周易》最初是以卜筮书的形式出现的,这使它在秦始皇的“焚书”中逃过一劫。作为一种推测命运、吉凶的方士之书,《周易》无疑含有迷信的成分。但它通过卜筮来总结
书中分为九大类,即关于诗的一般性问题、关于诗乐问题、关于六交、关于四始、关于《诗》史、关于《诗序》、关于《国风》、关于二《雅》、关于三《颂》。每大类之下又多递分出若干小类,大小共百余论,历代《诗经》论说中所出现的各种主要问题大都包括在内了。关于撰写体例另见《例言》,此不赘述。
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故本书分“论经学之范围性质及治经之途径”“论经文”“论经学流变”“论今古学”“论唐修五经正义以前之经学”“论宋元明经学”“论清代经学”“论读易”“论读尚书”“论读诗”“论读三礼”“论读三传”十二篇,说明经学之性质与后来经学之途径,提出整理过去经学之方法,对各时各派经学从其长处予以说明。
“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制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最初酝酿于1998年仲夏,自2000年春始,经过一年多的认真筹备,终于在简制发现百年的今天,在吴简发现之地长沙胜利开幕了。来自海内外的一百七十余位专家学者隆重集会,共同探讨简帛研究的丰硕成果,回顾简帛学百年来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简帛学发展的美好前景,对于我们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本书便是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制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些内容。
本书从仪式文化角度研究先秦诗歌的形态、产生、演变等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涉及先秦诗歌研究文献、出土文献及传统研究视野之外的诗学材料,体现了大文学研究理念,揭示了先秦时期诗的内涵。主要观点有:《尚书·禹贡》是流传于先秦的歌颂大禹治水之功的仪式颂辞;《夏小正》是由敬授民时仪式产生的安排农时的仪式韵文,影响了以《七月》为代表的农事诗的形成;《商颂》的商诗,其五首诗歌即《大濩》在不同时期的颂诗文本;《楚辞·九歌》为屈原所订之楚国颂诗等。
本书属浙江文丛系列。陆陇其著述宏富,有《三鱼堂文集》《三鱼堂外集》《三鱼堂日记》《三鱼堂剩言》《四书讲义》《松阳讲义》《松阳钞存》《学术辨》《古文尚书考》《呻吟语质疑》《读礼志疑》《读朱随笔》《问学録》《战国策去毒》《礼经会元疏释》《莅政摘要》《治嘉格言》《莅嘉遗迹》等。光緖间平湖县教谕许仁沐等收辑其著作,刻为《陆子全书》。本次整理,收入陆陇其主要诗文作品《三鱼堂文集》《三鱼堂外集》两种,即以陆子全书本为底本,参校四库全书本,进行点校整理。
本书主要特点: 系统连贯 浩瀚通俗: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六百多万字,写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是一部具有二十四史规模的庞大卷帙之作,为了写这部《历代通俗演义》,蔡东藩光看正史就达4052卷,还不包括其他众多的稗官野史,卷帙浩繁,以他个人独力完成这部巨构,这是著述界的一件了不起的奇迹,被人誉为 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内容丰富 取材翔实:上起秦始皇,下至1928年,全面记述了中国封建时期2166年的历史,以内容丰富、取材翔实名重一时,深受读者青睐。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 正史 为主,兼采稗史、轶闻,他自称所编历史演义, 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 ,对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