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是明儒王阳明的语录及论学书信集,为心学基础典籍。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
虞万里主编的《经学文献研究集刊》前身为上海 社科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在学术界享有一定声 誉。集刊体现了海内外经学研究和文献研究的优秀成 果。第十二辑开始更名为“经学文献研究集刊”。内 容包括古代官制研究、文献研究、司马迁史记研究及 整理、音韵研究、礼学研究等方面发表的*的研究 成果,学术价值很高。 本书为第13辑。
本书是研究中国古典学术史学的一部专著。作者选取一条特殊的讲述学术史的路径,将中国古典学术史著作中有典范意义的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作为研究对象。将三目总序、部序、类序分别对应展开,将每篇序文进行规范标点,同时,站在现代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充分吸收当前学术界关于古典学术史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包括了诸多作者的研究心得。本著所求在“简”,是在姚奠中先生“由博返约,回真向俗”的思想指导来进行学术史思考的。读者能够以 短的时间,把握经学史的脉络。
《山右丛书·初编》是1934年由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一部汇集晋人学术著作的大型古籍丛书。山西大学、山西社科院等学术机构集中各方力量对其进行点校,并专门成立山右历史文化学院这一机构来统筹安排,耗时近5
《白朴集校注》分为五编:第一编,白朴评传;第二编,白朴的杂剧;第三编,白朴的散曲;第四编,白朴的词集《天籁集》,附《天籁集》编年目录;第五编,附录,收录白朴家世生平资料、研究评述、白朴及其著作研究论著目录。该书不仅反映了校注者胡世厚先生近40年研究白朴的心得,而且展现了历代,特别是近百年学界研究白朴的成果与信息,既可为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提供一部较为完备的白朴著作以供研究,又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通畅的读本,对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
版本的把握以及在文字出典的注释方面虽然稍逊于陈著,但优选特色在于将传习录与阳明全书作了严密的对照比勘,同时将传习录上中下三卷打通,对其中互有思想关联的条目作了统一之观察和考辨,这就为从整体上把握阳明思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韩非子》微观研究 的最终成果《韩非子校疏析论》的简编本。其原文以世所公认的善本 嘉庆二十三年(1818)吴鼒所刊《乾道本韩非子廿卷》为底本,以其他善本及类书引文与古籍异文进行校勘核定,同时配以通俗的简注和准确明白的译文以便读者方便而正确地理解其原文。程千帆曾高度评价: 清人治韩非者少,故尊译可凭借者亦少,译注雅见功力,可宝也。 每篇之前的提要以及每一节的评析,有利于读者深刻地领会原文的内涵,把握其要领,明了其不足,借鉴其中具有普遍意义与实用价值的人类智慧结晶。
本书是研究中国古典学术史学的一部专著。作者选取一条特殊的讲述学术史的路径,将中国古典学术史著作中有典范意义的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作为研究对象。将三目总序、部序、类序分别对应展开,将每篇序文进行规范标点,同时,站在现代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充分吸收当前学术界关于古典学术史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包括了诸多作者的研究心得。本著所求在“简”,是在姚奠中先生“由博返约,回真向俗”的思想指导来进行学术史思考的。读者能够以 短的时间,把握经学史的脉络。
《山右丛书·初编》是1934年由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一部汇集晋人学术著作的大型古籍丛书。山西大学、山西社科院等学术机构集中各方力量对其进行点校,并专门成立山右历史文化学院这一机构来统筹安排,耗时近5
版本的把握以及在文字出典的注释方面虽然稍逊于陈著,但优选特色在于将传习录与阳明全书作了严密的对照比勘,同时将传习录上中下三卷打通,对其中互有思想关联的条目作了统一之观察和考辨,这就为从整体上把握阳明思
王引之始撰《经传释词》十卷,始刊于嘉庆三年,前有自序一首。王嘉庆二十四年再版,其师阮伯元序其书,备致赞誉,称「高邮王氏乔梓,贯通经训,兼及词气。昔聆其『终风』诸说,每为解颐」,其倾倒可知。其受业北子胡培晕撰《书后》亦云:「是书专释语词虚字,辟前古未有之途经,荟萃众解,津逮后人,足补《尔雅》之阙」(见胡氏《研六堂文钞》卷七)。今读王氏《释词》,多有创解,尤于前人未安之说,悉举而正之,其所阐明,涣若冰释。于今治古学者,殆无不家置一编以供检核矣。
★中国人的国学经典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 涵盖经史子集精华★专业古籍整理团队 历时六年的成果荟萃★内容更全 译注更精 字体够大 阅读更宜
本书是研究中国古典学术史学的一部专著。作者选取一条特殊的讲述学术史的路径,将中国古典学术史著作中有典范意义的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作为研究对象。将三目总序、部序、类序分别对应展开,将每篇序文进行规范标点,同时,站在现代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充分吸收当前学术界关于古典学术史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包括了诸多作者的研究心得。本著所求在“简”,是在姚奠中先生“由博返约,回真向俗”的思想指导来进行学术史思考的。读者能够以 短的时间,把握经学史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