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资料的来源,大多是邹学熹保存的蔡福裔、伍剑禅等前辈及其家母李俊卿珍藏的资料。编写时,也博采了古今中外易学专家们的论述,以及大家的心得体会,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广大易学爱好者、研究者的阅读,使能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懂得如何在处事接物和生产生活过程中,掌握阴阳平衡。把事情办好。
这套丛书的体例是原文加注音,古今字、通假字以右下角黑框标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有名词以改变拼音字体的形式标出。同于保护儿童视力的需要,我们采用了大字排版的版式,希望孩子能在轻松的阅读中进行背诵。为了保证本套丛书的质量,我们请专业学者在这些经典通行本的基础上进行注音和校勘,并请专家进行审定,以保证本套图的质量。读书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一些大德告诫说:读书贵在读经典,读经典贵在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巧而后出新。这也是经典诵读工程推出的初衷。总起来就是精、熟、悟、用、巧、新六个字。其中,悟、用、新这四个过程中是有解释的。但是解释在精、熟的基础上进行。至于在心无旁骛、一心熟读的过程中开悟、证悟,那更是了不得的事情,一般所谓解释都用不着了。
《周易》又称《易经》,不过《易经》也可指《周易》的卦爻辞,《周易》六十四卦,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不包括《易传》,即《十翼》。因此称《周易》就可把经和传都包括进去。再说《周易》的名称来源较早,《周礼·春宫·大卜》里就称《周易》,历来有关《周易》的著作也大都称《周易》,如魏玉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的《周易正义》,唐李鼎祚撰集的《周易集解》,宋朱熹撰的《周易本义》,因此书名还是称《周易》。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根本,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是对后世影响最深、最广、的古经。《易经》最初是一部占筮之书,它“决嫌疑,定犹豫”。“易”是“简易”的意思,是说筮法比卜法简易。“易”也是“变易”的意思。据说周文王被囚羑里,演练伏羲八卦成六十四卦,周公做爻辞,孔子做十翼。孔子评价《易经》:“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先得之报。”《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曾激励着无数的志士仁人。《易经》是哲学家观察世界的智慧之源;《易经》是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的基石;《易经》是道家毕生修炼的功课;《易经》是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其“否极泰来”包含着事物变化的奥秘;乃至于现代计算机就是建立在周易使用的二进制基础之上的!本书次序,依照正义、集解
本书著作人曹增儒敬告诸研究《易》学者曰:与本《易解》有共通共荣性之《易纬选释》、《太玄选释》、《皇极经世选释》、《双邾斋学说》等四部书即将出版。
本书著作人曹增儒敬告诸研究《易》学者曰:与本《易解》有共通共荣性之《易纬选释》、《太玄选释》、《皇极经世选释》、《双邾斋学说》等四部书即将出版。
《易经》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挥之弥广,卷之在握;用舍行藏,观照自在。是机神的妙旨、人事的仪则。符号数理的意象,表之于外;内圣外王的大道,蕴之于内。是圣人钩深致远、极深研精、崇德广业、开物成务的一门学问,探赜索隐、创业立功、近取远则、观象制器的高深哲理。是故学之而弥深,用之而弥精,尽古今,盖天下,没有比易经更高深、更美、更神奇了!注解易经的很多,论著《易经》的书文亦众。自古已有二派六宗之别;今人踵事增华,更生奇异的心思。可谓琳琅满目,各述所怀。增添儒林的盛事,蔚为国家的瑰宝。亦自可观。惟大道因多歧而亡羊,学者固望洋而兴叹!不得真诠,谁解深谛?像观灌之禘祭,误为盥手;豕牛之牙牿,以为畜牧。又如:丰蘸见斗,先甲后庚,黄裳之吉,无鱼之凶,世人望文生义,误会圣人之深意,真是可悲可叹呀
《易经全集:最神秘的处世哲学》是最神秘的处世哲学。《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周易》本来是殷末周初人们用来算卦的方法,起初,它并不是一本书,也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卦爻辞,更没有《彖传》、《系辞》、《传》、《文言》、《说卦》等被后代易学家称为《易传》或“十翼”的部分,只是蕴涵数理逻辑的卦画而已。后来,经过长期的演绎,这些卦画与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对应规律性后,人们就逐渐在每个卦画下系属了一些简约的卦辞。再后来,《易》“变则通,通则久”,于是,又在六十四卦的各爻之下系属了爻辞。至此:《易》就有了卦画、卦辞和爻.辞,形成了汉代易学家称之为《易经》的部分。到了汉代,又将《易传净并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的样子。???《易经》的创作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阴阳概念的产生,八卦创立,重卦并撰成卦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