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二十四史(简体横排精装 全63册共4箱)新版
    •   ( 6928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7-11-01/ 中华书局
    • 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本套书也是馆藏、历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完整历史典籍。

    • ¥2392 ¥3680 折扣:6.5折
    • 续资治通鉴(全12册)
    •   ( 1967 条评论 )
    • 【清】毕沅 撰, “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 校对 /2016-06-01/ 中华书局
    • 《续资治通鉴》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即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编者以徐亁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并从宋、辽、金、元四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一百多种书中取材,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其中北宋部分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毕沅(1730-1797年),清江南镇洋人,字镶蘅,号秋忛,官至湖广总督。他对经学、史学、小学、金石学等,皆有涉猎和研究。他认为 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涑水先生(即司马光)很长 。他喜欢结交学人,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等

    • ¥554.6 ¥768 折扣:7.2折
    • 史记 中华书局
    •   ( 176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1982-11-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经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甚至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箸。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结晶。集中著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在算在内,那要超过20年。《史记》记录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为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在思想上,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对“人”的思考要超出当时那个年代,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是很罕见的。

    • ¥174.2 ¥286 折扣:6.1折
    • 中国皇帝评论(图文本)
    •   ( 198 条评论 )
    • 朱星 著 /2005-10-01/ 中华书局
    • 这是语言学家朱星的一部史学评论作品,全面解析中国皇帝制度。关于帝王名号的释义,皇帝的产生过程,皇帝*的四种特权和四种欲望,皇帝的阴谋诡计——帝王术,等等内容都一一谈到,并进而提出皇帝是人民的灾难、多数皇帝不得好死的观点,后还评析了七个值得纪念的中国皇帝。全书史实严谨,评析深刻,文字口语化,好读易懂,对于久受帝王思想熏染的中国人来说,不啻于一支清醒剂。

    • ¥9.3 ¥14 折扣:6.6折
    • 史记共10册 原著正版书籍 典籍里的中国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原著 中华书局 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   ( 60 条评论 )
    • 无 /2014-08-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优选水准。

    • ¥231.4 ¥380 折扣:6.1折
    • 资治通鉴(全80册)
    •   ( 60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编著 /2017-04-01/ 中华书局
    • 北宋史家司马光编撰,编年体。记载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资治通鉴》是与《史记》比肩的中国古典史学名著,司马光由此与司马迁并称 史学两司马 。顾名思义,《资治通鉴》的主旨是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因此,不仅历代史家十分重视,更是为官当政者的书。*就非常重视、喜欢《资治通鉴》,常置床头一部,一生读了十七遍。

    • ¥9244.4 ¥12800 折扣:7.2折
    • 二十五史干支通检(上下)(精)
    •   ( 91 条评论 )
    • 王双怀贾云 主编 /2011-09-01/ 三秦出版社
    • 二十五史采用干支纪日的方法。《二十五史干支通检(套装上下册)》是为解决二十五史甲的十支问题而编纂的工具书。全书由二十五个部分组成,按二十五史的顺序排列,起于《史记》,终于《清史稿》。 每个部分都包括“干支换算”和“干支考证”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多寡由史书中的干支多少和考证文字多少而定。 “干支换算”是将每部史书中出现的干支逐一录出,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编排,并换算出中历日期和公历日期。个别干支不具年月,故未列入表中。 对于二十五史中的错误干支,《二十五史干支通检(套装上下册)》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至于干支正确而纪时错误的情况,则不在《二十五史干支通检(套装上下册)》考证之列。考证引文后的页码系中华书局标点本页码。

    • ¥206.6 ¥300 折扣:6.9折
    • 后汉书(全4册) (南朝宋)范晔
    •   ( 74 条评论 )
    • (南朝宋)范晔 /2012-04-01/ 中华书局
    •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至汉献帝让位,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 ¥137.6 ¥226 折扣:6.1折
    • 通志(三册)
    •   ( 8 条评论 )
    • (宋)郑樵 撰 /2000-01-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十通》是书名带《通》字的十部大书的总称。唐代杜佑撰《通典》后,有南宋郑樵撰《通志》、元初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官修的《续通典》、《清朝通典》、《续通志》、《清朝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加上前面『三通』,称为『九通』。一九二一年,浙江南浔刘锦藻撰成《清朝续文献通考》,始有『十通』之名。 《十通》是一套有关我国历代典章制度的大型工具书,共计二千七百多卷,内容广博,规模宏大。有了它,就能基本上掌握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方面的资料,更便于了解各项制度的沿革。它无疑是文史工作者和单位图书馆、数据室的工具书。

    • ¥112.1 ¥142 折扣:7.9折
    • 史记(线装宣纸,繁体竖排,全十册)
    •   ( 209 条评论 )
    • 司马迁 著 /2008-11-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史记(共10册)》共一百三十篇,汉司马迁撰,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余字,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太初年间共约三千年史事。此书计[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史记》,原名《太名公书》,是我国*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世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明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 ¥633.3 ¥950 折扣:6.7折
    • 唐代诗人丛考(精)/中华学术精品
    •   ( 78 条评论 )
    • 傅璇琮 编 /1980-01-01/ 中华书局
    • 本书对初唐、盛唐及中唐前期32位诗人的生平事迹及著述情况,作了详密的考证,或填补空白,或订正错误,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多发前人所未发。此外,本书还对所考诗人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以及当时的诗坛和诗歌流派,作了宏观的考察,力求总结出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其中特别是对大历时期南北不同诗人群体的分析,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唐代文学研究中群体研究的新风气。本书初版于1980年,学术界认为这部著作的出版“一下子便把唐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南开大学罗宗强教授《唐诗论学丛考》序)。

    • ¥32.1 ¥38 折扣:8.4折
    • 二十四史(小插盒)
    •   ( 766 条评论 )
    • 马博 /2012-09-01/ 线装书局
    • 《二十四史》的记事内容相当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司马迁在撰写《史记》发凡起例时,就决定《史记》要包罗天上地下,贯穿古今,融合百家。《史记》是一部记述黄帝至汉武帝时代史事的通史。《史记》之后各史虽然多是断代为史,没有沟通古今,但集“天下行事”于一书的意图始终没有改变。因此,《二十四史》如同万象兼备的百科全书,其篇帙之宏伟,史料之丰富,是其他史书望尘莫及的。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作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和研究我国历史的资料宝库。 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创造了多种史书体例,但就其中为重要的,有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和纪传体三种。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纲,按年月先后记事,如《春秋左氏传》、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等,都采用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

    • ¥403.7 ¥598 折扣:6.8折
    • 左传译文——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   ( 77 条评论 )
    • 沈玉成 译 /2005-01-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纪传体书籍,是由左兵明所著,该书译文,它和注释相辅相成,读者在阅读注文以外再参考译文,对理解原文可以增加一些方便,在词义和语法上力求和原文对应,对于了解古代文学,提高对古言文的鉴赏能力,都大有裨益。

    • ¥25.7 ¥36 折扣:7.1折
    • 南史(1-6) 旧版
    •   ( 16 条评论 )
    • 〔唐〕李延寿 撰 /1975-06-01/ 中华书局
    •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两书合称南北史。

    • ¥63.2 ¥80 折扣:7.9折
    • 空山堂史记评注校释 附史记纠谬(上下册)
    •   ( 345 条评论 )
    • (清) 牛运震 撰,崔凡芝 点校 /2012-08-01/ 中华书局
    • 牛运震是清代有名的《史记》专家之一。本书共十二卷,从本纪到列传,作者探其要,对《史记》一书的写作特点记载的虚实等,都一一作了评点。特别是在写作上的评点。能够画龙点睛,一语道出《史记》文字的优长所在,不论对读《史记》还是研究《史记》的人,都十分有益。本书点校者崔凡芝教授,长期从事《史记》研究,对本书研究尤深,她特选了牛运震得《史记纠谬》一书附在了本书之后,更增加哦了本书的学术内容。

    • ¥82.8 ¥98 折扣:8.4折
    • 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清朝前期卷(上)
    •   ( 15 条评论 )
    • 王行国夏培卓 编 /2005-07-01/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给全人类留下了自成体系、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其中名哲先贤、科学巨擘、文化大家、骚人墨客、政治豪杰、军事奇才、民族英雄、革命先驱层出不穷,光芒四射。他们不仅给后世留下永不泯灭的精神财富,而且在中华大地的青山绿水、乡镇市井间到处留下令人缅怀的足迹。我们在享受着如许文明的同时,也渴望与他们近距离的接触,奈何时光是不可跨越的长河,我们只能追忆历史,探寻历史足迹,《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与历史创造者对话的机会。 出于对祖国悠久历史的热爱,出于对历史创造者的崇敬,作者不辞辛劳,历经20余年的时间,踏遍祖国大江南北,遍访各地风土人情,用笔和相机记录那些尚存于世的名胜古迹,其资料收集令海内外业者惊奇。为了编纂这套书,作者还搜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在

    • ¥20.6 ¥29.8 折扣:6.9折
    • 汉书(全十二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1539 条评论 )
    • 班固颜师古 注 /1970-01-01/ 中华书局
    • 汉书是我国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数不淸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汉书(套装共12册)》一百二十卷,是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和七十列传组成的。所记启于汉高祖,止於王莽,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断代史(表、志也有不限於西汉的,如古今人表就包括很多汉以前的人物,但这是个别的)。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名士隐者,天文食货,百官群县,无所不有。

    • ¥270 ¥360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