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文库: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
《中华国学文库: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取材精审,文辞简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很好生动,可读性极高。
《资治通鉴》是北宋有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敛、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少见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左传》是中国现存的部编年史,,起于隐公元年,止于哀公二十七年,记载了这一时期各国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生平。 《左传译注》依照原书分为《隐公》、《庄公》、《闵公》、《文公》、《襄公》、《昭公》等篇,包括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是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精力所撰成的我国部纪传体通名,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记述了共约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创性著作,也是汉武帝大一统政权的产物,在我国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司马迁把本纪、世家、表、书(志)、列传五种不同的体裁统一在一部书内,创立了一种便于反映时代特点的崭新史体。《史记》的内容不仅有政治、军事,也有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和宗教活动。不仅有帝王将相的事迹,也有社会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成就与建树。不仅有汉族的纪事,也有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专传。司马迁把各方面的情况统一包容在一部巨著之内,使之成为统一帝国的一座文化宝库。
《晋书》一百三十卷,唐房玄龄等修,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