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史记(全四册)未开封司马迁线装书局【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司马迁 /2010-06-01/ 线装书局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篇巨著,具有和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影响甚为深远。《史记》的写作意图,司马迁概括为三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实际上也概括了《史记》的思想内容。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究自然现象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继承了自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说明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要通过著作表达自己的历史见解和社会理想。在这方面,司马迁继承了古代良吏"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精神,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史记》既是史学经典,又是文学经典,不仅仅因为它是传记文学的开山力作,更因为它为后世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 ¥80 ¥240 折扣:3.3折
    •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 改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明)冯梦龙 改编 /2012-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东周列国志》是继《三国演义》之后成就、影响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由清人蔡元放在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新列国志》基础上略加删改而成。该书讲述了西周末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展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由纷争趋向统一的历史进程,结构严谨合理,行文流畅自然,其时间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多,都是的。作者综合剪裁《左传》、《国语》、《国策》、《史记》等书,旁参诸子百家,“凡国家之废兴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新列国志叙》),堪称一部小说化的春秋战国史,具有以史为鉴的认知功用。此次出版《东周列国志》,用清乾隆间书成山房本为底本,参校金阊叶敬池《新列国志》及乾隆间其他刻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 ¥12 ¥31.37 折扣:3.8折
    • 史通选译 修订版 江苏凤凰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著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很早、历史很悠久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对上古器物图识研究的很新成果证明,早在公元前二千三四百年之间,我国就有了文字。据《史记》记载,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成汤时代,就有了史官的设置,出现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典册,可惜没有留传下来。直至公元前十五世纪的盘庚时代,才留下了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从此我国进入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继殷商之后建立起来的周朝,典章制度更趋完美,史官设置更为周备,文化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推动了文化学术的繁荣。

    • ¥6.5 ¥16 折扣:4.1折
    • 东周列国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明]冯梦龙改编 [清]蔡元放修订 陈先行李梦生校点 /2011-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东周列国志》是继《三国演义》之后成就、影响最深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由清人蔡元放在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新列国志》基础上略加删改而成。该书讲述了西周末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展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由纷争趋向统一的历史进程,结构严谨合理,行文流畅自然,其时间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多,都是靠前的。作者综合剪裁《左传》、《国语》、《国策》、《史记》等书,旁参诸子百家,“凡国家之废兴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新列国志叙》),堪称一部小说化的春秋战国史,具有以史为鉴的认知功用。此次出版《东周列国志》,用清乾隆间书成山房本为底本,参校金阊叶敬池《新列国志》及乾隆间其他刻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 ¥17.9 ¥39 折扣:4.6折
    • 历代纪事本末丛书 袁闾琨 主编 辽海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2006-05-01/ 辽海出版社
    • 纪事本未作为史书的一种体裁,始创于南宋袁枢编纂的《通鉴纪事本末》。在此以前,史书已有编年、纪传、典志(政书)三种体裁——即编年体有《春秋》、《左传》等;纪传体有《史记》、《汉书》等;典志体有《通典》等,以这三种体裁记录了中国历史事实。 编年体史书的长处,在于按年代编纂史事,体现了历史发展的顺序;其缺点是一事常常隔开若干年后再接续叙述,记事前后割裂,即“或一事而远隔数卷,首尾难稽”,对于了解历史事件的完整性很不方便。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中心,能兼顾时间、事类,实为一种综合性的史书体裁;其缺点是各部分之间相互重复或脱节,即“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典志体史书强调典章制及同类史实的统一性,其缺点是从纵的方面分裂了历史的完整性。 纪传本末体史的编纂方法,眉目清楚,旨趣明白,读者

    • ¥2.98 ¥7.73 折扣:3.9折
    • 朝野佥载 隋唐嘉话
    •   ( 0 条评论 )
    • (唐)张鷟,刘(食束) 撰,袁宪 校注 /2004-05-01/ 三秦出版社
    •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 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附见雨唐书刘字玄傅。传中说他有国朝传记,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曾着录,三卷,丙部小说家类又着录传记三卷,应该就是国朝传记的简称。此书邵博河南邵氏见闻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诗已有此名称。此外,马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曾采用了刘餗的小说,不仅在考查中引述了小说的原文,而且通鉴正文里有一些唐代史实,最早就是见于今本

    • ¥43.16 ¥87.32 折扣:4.9折
    • 朝野佥载 隋唐嘉话
    •   ( 0 条评论 )
    • (唐)张鷟,刘(食束) 撰,袁宪 校注 /2004-05-01/ 三秦出版社
    •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附见雨唐书刘字玄傅。传中说他有国朝传记,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曾着录,三卷,丙部小说家类又着录传记三卷,应该就是国朝传记的简称。此书邵博河南邵氏见闻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诗已有此名称。此外,马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曾采用了刘餗的小说,不仅在考查中引述了小说的原文,而且通鉴正文里有一些唐代史实,最早就是见于今本隋唐

    • ¥40.9 ¥111.8 折扣:3.7折
    • 三国志【西晋】陈寿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787546359410 ; 978-7-5463-5941-0
    •   ( 0 条评论 )
    • 西晋陈寿 /2020-11-07/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西晋学者陈寿撰写的一部史学著作,后人把它列为“正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第四种。《三国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60年的历史,共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后人又称为《魏志》、《蜀志》、《吴志》。,因为,陈寿是从三国进入晋朝的,并且在晋朝担任官职,所以,他在著书时必须要为晋国的政治需要着想。晋朝是直接继承魏政权而统一全国的,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就把魏摆在正统的地位,用本纪的名称来记述魏国君主的行事,而蜀、吴二国,一律称传。尽管如此,陈寿在蜀、吴二书中,仍然用本纪的方法,即编年体的方式,按年月日记载蜀、吴国君的政事。因此,在《三国志》中,魏、蜀、吴三国是并列为书的

    • ¥122.38 ¥395 折扣:3.1折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晏子春秋全译李万寿贵州人民出版社9787221083869
    •   ( 0 条评论 )
    • 李万寿 /2009-03-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前言 晏子春秋·卷第一 内篇谏上第一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予谏第九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 景公欲废逋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第十六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 景公游寒途不

    • ¥18.6 ¥55 折扣:3.4折
    • 朝野佥载 隋唐嘉话 (唐)张鷟,刘(食束) 撰,袁宪 校注 三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唐)张鷟,刘(食束) 撰,袁宪 校注 /2004-05-01/ 三秦出版社
    •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 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附见雨唐书刘字玄傅。传中说他有国朝传记,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曾着录,三卷,丙部小说家类又着录传记三卷,应该就是国朝传记的简称。此书邵博河南邵氏见闻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诗已有此名称。此外,马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曾采用了刘餗的小说,不仅在考查中引述了小说的原文,而且通鉴正文里有一些唐代史实,最早就是见于今本

    • ¥32.46 ¥84.61 折扣:3.8折
    • 朝野佥载 隋唐嘉话 (唐)张鷟,刘(食束) 撰,袁宪 校注 三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2004-05-01/ 三秦出版社
    •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 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附见雨唐书刘字玄傅。传中说他有国朝传记,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曾着录,三卷,丙部小说家类又着录传记三卷,应该就是国朝传记的简称。此书邵博河南邵氏见闻后录卷三十曾引及,可见北宋诗已有此名称。此外,马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曾采用了刘餗的小说,不仅在考查中引述了小说的原文,而且通鉴正文里有一些唐代史实,最早就是见于今本

    • ¥32.66 ¥84.6 折扣:3.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