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大美联邦志略》、哈佛所藏《亚墨理格洲合省国志略》残卷、《美理格合省国志略》三部分组成。初版成书于鸦片战争前,于1837年写成,1838年在新加坡刊刻,带入广州,是中文世界的*本美国史著作,曾受到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的重视。
本书是李提摩太和蔡尔康合译、颉德《社会进化》所成,原版于1899年出版。通过对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本的录入、校注和导读,作为晚清西学丛书的书目重新出版,对研究清末西学东渐的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李提摩太的翻译是概括原著大义的一种重新创作。 大同 这个概念,出自中国经典《礼记》,本书借中国概念来表达西方关于社会进化和秩序的社会学理论,对梁启超思想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本书是一部有关宋代政治史和艺术史的通识读物。作者黄博围绕宋代帝王肖像的史实与逸事,看图说话,分析考辨,绘制出一幅别致的宋代政治生活画卷。全书以轻快的文笔驾驭严谨的学术主题,拥有象征意义的宋代帝王肖像,在两宋的外交往还、军事对峙中发挥了“如朕亲临”的神奇效果, 在北宋的败亡离散中,催生出一幕幕“誓死保卫御容”的动人故事,体现出帝王肖像的视觉展示对于皇权运作的重要性;同时,透过御容殿的迁转与重建,以及皇帝肖像对神仙与先贤圣人的“角色扮演”,揭示了仪式背后皇权与士大夫、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为宋代政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全书图文并茂,彩色印刷,兼具学术严谨性与阅读趣味性。
《国语》:春秋左丘明著,以记录春秋时代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迹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外传》。在《国语》中,我们选择《国语》中有关道德建设的篇章进行了简注和翻译。 《国语》243章,《国语》选138章,占原书近百分之六十。没有选人的篇章,有的所讲的道德与当代社会差距太大。如《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别予男女之礼》讲男女之别,矫情到祖孙之间也授受不亲;《晋语八?叔向母谓羊舌氏必灭》讲叔鱼生下来时相貌难看,他的母亲就不愿意喂奶,还诅咒他必以贿死;杨食我生下来时哭声难听,他的祖母就不去看护他,还预言他会使宗族覆灭,这简直是逼着孩子走上不归路。有的为避免重复而不选。如《周语中?阳人不服晋侯》与《晋语四?文公出阳人》基本相同,因后者更全面,故不选前者;《吴语?勾践灭吴夫差自杀》与
李伯钦编著《中国通史》以朝代为序,独创了特具中国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 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又丰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