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24830 条评论 )
    • 陈磊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 19 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 294 卷,约 300 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 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 959 年),涵盖了 1362 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其主旨是要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点。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全貌和发展

    • ¥15.6 ¥26 折扣:6折
    • 战国策(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21353 条评论 )
    • 缪文远 罗永莲 缪伟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战国策》作者不详。西汉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240年间,12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16.2 ¥27 折扣:6折
    • 东坡志林(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新版
    •   ( 4839 条评论 )
    • 苏轼 撰,王松龄 点校 /2022-03-01/ 中华书局
    •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 ¥15.8 ¥22 折扣:7.2折
    • 明通鉴(全8册)
    •   ( 1385 条评论 )
    • 【清】夏燮 撰;沈仲九 标点 /2017-08-01/ 中华书局
    • 《明通鉴(全8册)》是继《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后一部重要的古代编年体史书。 继承了通鉴传统,同时体例有所创新,前编、后编保留了元末、南明的大量史料,是通鉴著作中有相当价值的一部史部要籍。 本书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结晶。他不满记载颇失其真的官修《明史》,决意从事明史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参证群书,考其异同 ,乃写成《明通鉴(全8册)》。 《明通鉴(全8册)》共一百卷,二百余万字,记载明朝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历史。

    • ¥278.2 ¥428 折扣:6.5折
    • 国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3066 条评论 )
    • 陈桐生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国语》是关于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上起周穆王十二年 ( 前 990) 西征犬戎 ( 约前 947) ,下至智伯被灭 ( 前 453) ,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 ¥18.6 ¥28 折扣:6.6折
    • 见识城邦·中信国学大典 盐铁论
    •   ( 526 条评论 )
    • 导读 赵善轩 译注 赵善轩 耿佳佳 /2014-09-15/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 《盐铁论》是我们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的民间学者(贤良与文学),一如司马迁般,也是在老百姓的生计上考量,大肆批判国家的干预行为,痛斥政策导致民不聊生,背离人民,言语中或多或少地倾向自由主义,他

    • ¥37.5 ¥50 折扣:7.5折
    • 智品--中华智慧经典
    •   ( 605 条评论 )
    • 樊玉冲 编著 /2010-09-01/ 中华书局
    • 《智品》一书为明朝人樊玉冲撰写,於伦增补。樊玉冲,黄冈(今湖北黄冈)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樊玉冲为官清正廉明。根据《湖广通志》的记载,樊玉冲担任商城令期间,严肃法纪,“按诛大豪,余蠹不敢犯”。当宦官到商城借采矿之事搜取民间财富时,樊玉冲答曰“无矿”,并且严词抗争,致使宦官快快而去,保护了当地的老百姓。樊玉冲后调昆山,为官依旧如此。当他去世后,深受商城、昆山百姓的怀念,岁时祭之。

    • ¥14.6 ¥22 折扣:6.6折
    • 云溪友议校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   ( 1591 条评论 )
    • 唐雯 校笺 /2017-01-01/ 中华书局
    • 《云溪友议》,唐范摅撰,是少数有单行本存世的唐人笔记之一,较多涉及中晚唐诗事、史事,不少重要唐诗、轶事赖本书方得以流传。如《中山悔》载刘禹锡自述昔年醉后荒唐, 司空见惯 一诗即源出于此。《题红怨》记述了宫女红叶题诗的传说,后世戏剧小说遂因之而敷衍。《蜀僧喻》录王梵志诗十八首,是敦煌卷子外zui早大量载录王梵志诗歌的文献。《闺妇歌》则记张籍力荐朱庆馀, 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句脍炙人口。宋以后之诗话、史籍对该书多所采摭。《云溪友议》记录的唐人轶事今在各种传世或出土文献中能觅得或多或少的印证,其蕴含的历史真实值得关注。即使一些显得荒诞离奇的记载,也可借以窥见唐代鲜活的社会历史风貌。本次校勘多本,参稽群籍,精心点校、深入笺释,以便读者参考、利用。

    • ¥20.9 ¥29 折扣:7.2折
    • 宋论新绎 国学经典 大思想家王夫之的史论名著 文献学专家刘韶军倾力打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140 条评论 )
    • 刘韶军华景时代 出品 /2021-10-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清代学者王夫之的史论著作《宋论》,共十五卷,以宋代帝王的顺序分章,通过对每位帝王在位时的人物、事件的功过得失的评述,以及对诸多历史细节的考察,探讨宋王朝由盛转衰终灭亡的原因。《宋论》中有许多精彩而深刻的历史评论,值得我们好好阅读,体会其中所分析与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引为鉴戒,使古人的精心之作能为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兴盛提供有力帮助。 本书从已有的整理本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现代式的解读,并作出要旨阐释与精华评析,使广大读者都能读懂此书,并由此更深刻地理解历史。

    • ¥35.4 ¥58 折扣:6.1折
    • 唐鉴新绎
    •   ( 0 条评论 )
    • 刘韶军 /2022-04-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唐鉴》是北宋史学名家范祖禹的史论代表作。全书五万余字,以独特的编撰体例,记录了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等方面总结唐朝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被誉为 深明唐三百年间治乱 的史学名著。 本书作者依据珍贵的宋代刻本,精选《唐鉴》中的144篇,进行全新解读:根据各篇的内容拟出标题,原文前面添加 题解 ,说明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与主旨,再列出《唐鉴》原书中的有关记载和范祖禹的评论,对原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及人们感到陌生的字词进行注释,并在此基础上译成现代汉语,后进行评析,对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及范祖禹的评论等做出分析解读,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唐代从兴起、强盛而后逐渐衰败并终至灭亡的原因,以及如何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观察与指导现实,有利于读者把古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文化素

    • ¥68 ¥68 折扣:10折
    • 唐鉴--中华经典史评
    •   ( 182 条评论 )
    • (宋)范祖禹 撰,刘韶军田君黄河 译注 /2008-09-01/ 中华书局
    • 《唐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论家范祖禹的一部史论名著。范祖禹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唐及五代十国部分,待通鉴全书完成后,又把自己关于唐代历史的认识以史论的方式写定为《唐鉴》一书。《唐鉴》纵论唐三百年间的治乱兴衰,上起唐高祖起兵反隋,下迄昭宣帝被迫禅让帝位给朱全忠,共306篇评论,被誉为“深明唐三百年间治乱”的史学名著。

    • ¥26.8 ¥34 折扣:7.9折
    •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陈文和等校点
    •   ( 133 条评论 )
    • (清)王鸣盛 /2008-01-01/ 凤凰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考证学著作。作者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晚年改号西沚居士,清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后辞官不仕,定居苏州;擅长经学、史学、小学、目录学等多种专门学问,撰有《十七史商榷》、《尚书后案》、《蛾术编》等书,成就卓著,是干嘉时期著名的考史学家。中国史学发展到清代,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厚重积累,成就固然伟大,流弊也积重难返。干嘉时期的史家以前所未有的理性意识,对中国古代史籍做了一次全面清理。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的。他指出:「十七史者,上起《史记》,下讫《五代史》,宋时尝汇而刻之者也。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海虞毛晋汲古阁所刻行世已久,而从未有全校之一周者。予为改

    • ¥43.4 ¥55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