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的读者随记,原名《知圣道斋读书跋尾》,在清嘉庆刻本,附于《恩馀堂经进稿》之后。清末章寿康重刻编入《式训堂丛书》,改名《知圣道斋读书跋》。上卷所论是经史书籍,下卷所论是子集书籍,各有五十余种,大都是重要书籍。彭氏此书论述涉及各书的内容和传本情况,寥寥数语,却能道中肯綮。 本书虽然是随笔散记,其考证和评论,要言不烦,颇有《四库提要》的风范。彭氏博学多识,引证经史典籍和百家之说,信手拈来,恰到好处。随手记载的掌故和佚闻,也不乏重要的史料,对治学之士很有启发。书中提到清四库馆辑本《旧五代史》原来注有各条出于《永乐大典》或其他书籍哪一卷,便于读者查考,刊本一律删去,彭氏多次建议,不被采纳。这段史实很受后人重视,百年后张元济先生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时,就曾为之慨叹。彭氏对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料和基础文献,尤其对明代的官方建筑知识,特别是从宏观经济控制和度算方面做了相当清晰的记录与说明。既有官府专书的性质,也是个人和集体撰述的成果,更包括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口诀或抄本,加以摘录、集编而成手册或大全式的技术、经济资料集的特点。
本书是作者的读者随记,原名《知圣道斋读书跋尾》,在清嘉庆刻本,于《恩馀堂经进稿》之后。清末章寿康重刻编入《式训堂丛书》,改名《知圣道斋读书跋》。上卷所论是经史书籍,下卷所论是子集书籍,各有五十余种,大都是重要书籍。彭氏此书论述涉及各书的内容和传本情况,寥寥数语,却能道中肯綮。本书虽然是随笔散记,其考证和评论,要言不烦,颇有《四库提要》的风范。彭氏博学多识,引证经史典籍和百家之说,信手拈来,恰到好处。随手记载的掌故和佚闻,也不乏重要的史料,对治学之士很有启发。书中提到清四库馆辑本《旧五代史》原来注有各条出于《永乐大典》或其他书籍哪一卷,便于读者查考,刊本一律删去,彭氏多次建议,不被采纳。这段史实很受后人重视,百年后张元济先生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时,就曾为之慨叹。彭氏对《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