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考据的方法论述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是较早系统讲述中国印刷史的研究专著。全书均选用*版本作底本来进行整理,又新增校勘记,文字上更为精准。该书的出版会成为广大古籍版本研究者、爱好者案头的基础资料和实用指南,对于当今古籍版本的收藏和赏鉴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康熙几暇格物》是康熙皇帝在政事余暇,学习并研究和考察自然科学文化现象的一本科技论文。大约是在康熙四十年(1701)开始编纂的,一直持续到康熙去世之后。《几暇格物》*初是在雍正十年(1732)出版的《康熙御制文》当中,后来是光绪五年(1879)清政府刊刻的清历代皇帝御制文合刊中,《康熙御制文》是其中的一部分,《几暇格物》收入在了康熙卷的*后一集里 第四集里,分属于第二十六到第三十一卷,标著为 杂著 ,每卷开头都有 康熙几暇格物编 的字样,基本是属于自然科学的。 《康熙几暇格物》一书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科学实验等等,其中每篇都有康熙帝独到的见解,虽然限于当时的条件,某些观点有失偏颇,但是反映了他宝贵的科学思想和求是的精神。 本书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每篇论著的相关领域和知识做了现代的解释说明,使读者
《考工记》记述了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全书约7000多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涉及数学、力学、声学、冶金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张青松译注的《巧工创物考工记白话图解》以孙诒让《周礼正义》中的经文作为底本,为方便读者理解,按照“信、达、雅”原则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个别疑难字词在原文中以夹注的形式出现,并增加了若干插国,以飨读者。
园林作为文人士大夫回归自然和构建自我的载体和手段,体现着文人的人生理想和审美追求。在明末江南著名园林营造专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中,从选址、规划与设计建筑物、叠山理水、铺装地面、选择石材和借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造园的各环节都做了深入具体的总结和阐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人造园的智慧和艺术追求。书中提出的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的观点,深得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之精髓。本书由园林古建研究专业的学者注释翻译并加点评,将传统的造园智慧与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原理结合起来,读者将会有全新的阅读体验。
《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有图片一0六张,这些图片的底片或照片。经过战争、“文革”之后,损毁不少。此次再版,找到有底片的图版共九十张。其馀图版,只能以原书扫描,原书纸张老化、图片模糊,影响了部分图片和效果,敬乞读者见谅。朱偰先生一直心系南京地区的文物出土和保护工作,关注六朝陵墓有关情况的进展,在本书出版后,又陆续撰写这方面的文章多篇。此次再版,我们除了改正原本刊误处,特别将朱偰先生五十年代写的《丹阳的六朝陵墓石刻》和《修复南京六朝墓古迹中重要的发现》两篇重要文章,作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本书出版,得到朱偰先生家人的鼎力支持,谨致谢忱。
十国典制考制度承唐启宋,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全书以现存古典文献特别是宋元以来的文集、碑志、方志、野史、笔记、小说为基础展开研究,从礼仪制度、法律制度、学校制度、科举制度、宰相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赋役制度、货币制度等方面对十国时期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勾勒出十国典章制度的基本面貌和演变脉络,细节考订切实可靠,不乏创新之见,有助于我们细致的理解十国时期的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发展史。
本书是作者的读者随记,原名《知圣道斋读书跋尾》,在清嘉庆刻本,附于《恩馀堂经进稿》之后。清末章寿康重刻编入《式训堂丛书》,改名《知圣道斋读书跋》。上卷所论是经史书籍,下卷所论是子集书籍,各有五十余种,大都是重要书籍。彭氏此书论述涉及各书的内容和传本情况,寥寥数语,却能道中肯綮。 本书虽然是随笔散记,其考证和评论,要言不烦,颇有《四库提要》的风范。彭氏博学多识,引证经史典籍和百家之说,信手拈来,恰到好处。随手记载的掌故和佚闻,也不乏重要的史料,对治学之士很有启发。书中提到清四库馆辑本《旧五代史》原来注有各条出于《永乐大典》或其他书籍哪一卷,便于读者查考,刊本一律删去,彭氏多次建议,不被采纳。这段史实很受后人重视,百年后张元济先生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时,就曾为之慨叹。彭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