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钱币丛书4:安阳鹤壁钱币发现与研究》重点突出了资料性和真实性,以发掘出土实物为主,出土地点不明或有疑问者,酌情少收或不收,传世品未收录,以求全面地反映鹤壁地区古钱币的整体面貌。在研究方面,针对有鹤壁地域特色的钱币和窖藏,如狮跑泉战国钱币窖藏做了重点探讨,其他在泉界已有定论的则从简或不论。
金石学是我国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金石学研究的对像十分广泛,举凡甲骨、金文、简牍、碑刻、墓志、造像、摩崖、铜镜、瓦当、玺印、画像石、画像砖等都属于金石学范畴。金石资料的保存和流传多有赖于我国古老的传拓技术。一幅好的金石拓本,往往能达到图像生动逼真、铭文清晰、毫发毕现的效果。还有许多传世金石名品,或毁于兵火,或流失域外,其图像铭文仅靠拓本而得以保存,尤为珍贵。 为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借鉴优秀文化遗产,我们从浩如烟海的金石拓本中精选出商周金文、秦漠金文、历代铜镜、秦漠瓦当、石刻造像、漠画像砖、六朝墓志、隋唐墓志等八类金石拓本,共计一千余种,汇为一编,总名为《中国金石集萃》,献给广大读者。 本编所收均为图像形象生动、铭文清晰、字体佳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金石拓本。所拓器
国家图书馆藏金石文献年代上起殷商,下至当代,地域遍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拥有拓片、实物、书籍、画册15万余种,30万余件。在金石碑拓卷中,我们从馆藏35651片甲骨、约30万件金石拓片中撷取了重要而又颇具特色的藏品,推送给同好。甲骨中有著名的四方风,铜器中有大克鼎全形拓,石刻中则有曾经多少人顶礼膜拜的《曹全碑》《瘗鹤铭》《神策军碑》《绛帖》《道德经》等,还有超大的龙门洞药方,以及出自康熙宫廷画师之手的《百子团圆图》等,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本书是《河南出土钱币丛书》之一种,丛书以河南省行政区划分为若干分册,根据各地(市)出土钱币的实际情况,或一地(市)单独为1册,或相关的地(市)合编为1册。全书以资料性为主,突出学术性,力求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准确的反映近50年来河南出土钱币的基本情况。书中所收录的河南出土钱币资料中,有许多是首次发表的、新的、珍贵的出土资料,作者对能够反映河南钱币地方特色的出土资料和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出土资料所作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外,全书所附的钱币图(拓片),除少是彩图外,一般均为原大,并有出土地点(收藏单位),因而,它还可作为一部近50年来河南出土钱币的图谱。本书主要包括安阳和鹤壁钱币发现与研究两大块内容。
以青铜币为主币的我国钱币史中,铁钱是一种特殊的钱币。铁钱从西汉生以后到有清末年,几乎历朝都有所铸造。而两宋是我国行用铁钱时间长的朝代。宋代铁钱不仅具有铜钱所有的诸种特点,而且较铜钱的名称、流通区域等更为复杂,与两宋的币制及对外政策具有更密切的关系。 由于铁钱长期以来不为收藏者所重视,宋钱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对铜钱的版式分类上。近年来,随着铁钱的不断出土,它已经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已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文章问世。《两宋铁钱》是到目前为止,集两宋铁钱研究之大成的一部专著。全书共收录铁钱1861个品种,每一枚都有精良的拓图、明确的特征和准确的来源,是研究者们所的手材料。 图谱的后面不但有对两宋铁钱的总体概论,还收录了两宋铁钱铸行的大事记、铁钱钱监一览表及铸地示意图、流通区域图等。我们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