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中国历代官制简述》、《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解》及《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及词简释》三个部分。《简述》部分简要叙述了先秦至清官制的演变。《表解》部分列有自秦至清各朝官制、爵号、俸给、品秩等简表。《名词简释》部分主要解释先秦至清历史上较常见的官职名称、兵制中的主要兵种以及科举制中的专有名词。 本书释词所用年代为旧纪年,公元纪年附在旧纪年后。释词中的古地名均注有今名。词目索引参照《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词目笔画索引排列。 本书辛亥革命以后的官制、历代农民起义政权的官制一律不收。
古代官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和封建社会时代国家机器结构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反映了当时政权的性质和施行的统治的具体手段。研究历代官制,在史学工作中具有的地位和意义。阅读古籍,研究古史,往往不易掌握古代职官的名称、建置、品级、职掌等,从而存在学习、研究的困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五年编辑出版的《历代职官表》,以清代黄本骥节编本为底本,加以整理,附以瞿蜕园编撰的《历代职官概述》和《历代职官简释》两种。古代职官大部分的主要情况,都可以从此得到了解。书后还附有索引,以便读者较易查到所需的资料,可供文史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文科师生以及文史爱好者参考。
我国古籍,在仍使用四部分类法而未加改造以前,凡属科学文化研究者,尤其是从事古籍工作者,均应积极钻研,为改进祖国文化遗产之目录分类作好准备。良以四部分类法,相沿已久,习惯既稔,非一时所可尽废。应从便利检查出发,多作相辅之工具书,如专题索引之类是已。夫古籍夙称浩如渊海,而类别杂糅,名实混淆,非研究具有蹊径者,殊不能获得四部目录之用,其中尤以书实同而名异者:有名亡而实存者;有得一书即可概见其余者;有得其所散见各书可凑合全文者;又有本一书而故多析其名以示异者。以上诸端,既非目录所详,亦无专书可考,学者往往按目求书而不可得。不知目中某书,即是我所欲求之书,或者是书纵无,亦可以据他书而求得之。然至今犹无一部解决此类困难之工具书出现,学者弥引为憾事。杜生信孚服务于南京图书馆,于工作中每遇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开有益斋读书志》包括《开有益斋读书志》六卷,后附《开有益斋读书续志》一卷,是清代学者朱绪曾就其所藏撰写的读书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代私家修目的最高水平。《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开有益斋读书志》仿《郡斋书录解题》之例,边读书边撰写,从而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全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又分30小类。《开有益斋读书志》及《开有益斋读书续志》共收录文献170余种(其中《读书志》收录145种,《续志》收录30种)。此外,书中还涉及到对朝鲜、越南汉文文献的著述。注重对同时代人物著作的收录,对考察清代后期文献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二叶书录》收录在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中。包括《华鄂堂读书小识》和《拾经楼紬书录》两种,作者分别为叶启勋、叶启发昆季,整理者为李军。二叶生于清末民初,见前人所未见,发前人所未发,且家学渊源,为版本目录大家叶德辉之侄,其撰写书录,直承叶氏之旨。二叶所作,皆客观记录,多博考版本,并具实事求是、情文并茂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