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学普及速度很快,涉及面也很广,这正体现了中国百姓对于通俗易懂的人文经典的渴求。为此,景文编著了这本《国学经典三百句(双色珍藏版)》,它囊括了《周易》、《尚书》、《春秋》、《左传》、《论语》、《孙子兵法》、《菜根谭》等著作中脍炙人口的语句,并配有故事与点评,实在是国学初入门者的良师益友。但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与时间仓促,有许多漏误与不足,请大家来电来信指教。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诸子通考》是作者在其先父遗著的基础上整理补编而成。《百年经典学术丛刊:诸子通考》分上下两编,前有《自序》及《绪论》。《自序》略述《百年经典学术丛刊:诸子通考》著述之经过;《诸论》概论诸子之名称、开祖派别及诸子十家名称取义、学说短长及其兴替因缘。上编为《诸子人物考》分别考论诸子人物,附以西汉诸子和历代诸子大事年表。下编为《诸子著述考》,分别考述各家著述,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录诸子十家之书目及现存诸子重要著述目录。
为什么竹简《老子》对我们探讨《老子》的成书年代如此重要?首先,出土竹简《老子》的墓葬年代在公元300年左右(关于此点的详细内容,见后文)。因而,竹简《老子》较马王堆帛书《老子》更为古老。郭店《老子》并不完整。这种现象使我们不禁猜想,今天所见到的完整文本或许在当时还不存在。此外,在出土的31章中,只有16章是完整的;其余各章,有些是丢句(将之与传世版本比勘而知),而另外几章的文字则是一章的开头或中间部分。很有可能,其它字句是句人逐渐添加上的。
刘向刘歆校书活动取得巨大成就,且产生深远影响,学者向来推崇备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尚嫌不足的是,由于传统观念,也限于特定的时代条件,已有的成果往往集中在具体典籍考证的范围,较少结合西汉图书整理的传统对校书工作进行整体通盘的思考。由于文献不足,各种史料又时相抵牾,所以刘氏校书过程中的若干史实至今仍然蒙昧不清,导致诸多见解不免粗疏、因循,甚至误读或过度阐释。另一方面,过往学者忽视校书活动中隐含的政治因素,以及对于向、歆父子意欲一统百家学术的理念缺乏贴合历史情境的深入考虑,遂使某些重要问题及其意义隐而不彰。有鉴于此,本书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力图有所拓展,将刘向校书活动置于战国以来图书流传和学术发展的具体背景,以及西汉后期特定的政治环境下进行考察。首先,详细考析刘向的学术修养、政
《鲍鹏山说孔子》编著者鲍鹏山。孔子不但是中国人心中的圣人,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精神导师。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身世却并未被广泛熟知。那么孔子到底有着怎样的家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国学常识全知道》系统介绍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方面的知识,涵盖了国学各领域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常识,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当明代中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凋敝之际,像一个布道的诗人牡师,高高举起一面知行合一的旗帜,重新设定了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先知般窥破芸芸众生心中之“贼”,他要让人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纯真地段,走入健全的感性生活,享受天理的荣耀、和永恒。如康德所言“在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的句句箴言足以让熙熙攘攘的众生驻足聆听。无论你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学子,还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巨擘,在你人生的旅程中匆匆行走的时候,不妨翻阅这本充满智慧和思辨的书,她会让你得到心灵的澄静和精神的富足。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诸子通考》是作者在其先父遗著的基础上整理补编而成。《百年经典学术丛刊:诸子通考》分上下两编,前有《自序》及《绪论》。《自序》略述《百年经典学术丛刊:诸子通考》著述之经过;《诸论》概论诸子之名称、开祖派别及诸子十家名称取义、学说短长及其兴替因缘。上编为《诸子人物考》分别考论诸子人物,附以西汉诸子和历代诸子大事年表。下编为《诸子著述考》,分别考述各家著述,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录诸子十家之书目及现存诸子重要著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