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是在“百家争鸣”的高潮中涌现出来的一部丰富多彩的学术巨著。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后出现的一位思想家,他的著述涉猎很广,不仅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而且批判和汲取了其他许多学派的观点,记叙了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汇集了大量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吸收和包容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文化成果,对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也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和历史都有重要的价值。《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的代表作,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特别是善于运用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像“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该书主要汇编《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昭代钦崇天教至华叙略》《钦命传教约述》《正教奉褒》五种文献资料,加以标点、注释,并附录相关文献和论文。以上著作可弥补中国官方史料之不足,亦可与西方史料相佐证,是研究中国天主教史的重要资料。故收集上述资料的各种版本,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各资料内容与版本情况简介如下: 《熙朝崇正集》主要收录了万历至崇祯十一年间的奏疏、碑文,主要为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资料,以及钦天监的历法改革等内容。《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3种)》据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本(Chinois1322)校点。 《熙朝定案》收录的大都是康熙时代的奏疏、上谕、碑文和纪事等内容,多与传教士和钦天监的活动有关,主要涉及历法之争、天文仪器的制造和天文学著作的编纂、造炮、工程和康熙南巡接见传教士等
本书稿是对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徽州契约文书进行整理、归类、影印出版, 并撰写提要和简介。书稿内容主要包括元至明年间档案散件、清至民国年间档案散件、清代契簿\税簿\执照、清代保甲册\户口环册\易知由单、清代诉讼文书、清代王鼎盛户实征册等。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韩非子》是韩非的生平著作,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作品。是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与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全书现存五十五篇、共计十余万字。按照内容划分,现存的文章可以划分为十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韩非子》精选了《韩非子》五十五篇中的经典篇目,按照题解、原文、注释、译文的格式对该著作进行了详细剖析,并且秉持“信、达、雅”的标准,对这部先秦时期的法家集大成之杰作进行了注解。
作者甄采了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的精粹,又选录了二十余家中外学者的注解,加上自己的心得,对《韩非子》作了校勘注释。
《中国律学文献(第4辑)》收入中国古代律学文献12种,即《汉律辑证》、《汉律考》、《刑法奏议》、《论刑法》、《读律琐言》、《刑曹》、《间拟》、《大清律例择要浅说》、《读律要略》、《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律法须知》、《大清律例略记》。由于唐以前的律学著述基本失传,《中国律学文献(第4辑)》收入的《刑法奏议》、《论刑法》等4种两汉至隋朝的文献,为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法学和法律思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中国律学文献(第4辑)》所收文献中,有7种是不可多见的孤本、珍本。这些文献的影印出版,在许多方面填补了我国法律文献的馆藏空白,对研究唐以后的古代法学理论和法律史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