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略加修订而成的。记得李学勤先生给我这个题目时,我对《淮南子·天文》还相当陌生,当一年半后论文初稿出来时,我没想到能做出那么多东西。这里绝没有自负的意思,我只是感到庆幸,翻阅前人对《淮南子》的注释、研究,《天文》总是简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出土文献,尤其是马王堆帛书《式法》与《周家台秦墓简牍》的及时发表与出版,这篇论文很难做到这个程度。论文能够完成,还得益于以下诸位先生的研究成果:钱塘对《天文》的补注,王振铎对《天文》地盘的研究,席泽宗对马王堆帛书《五星占》的研究,陈久金对岁星纪年的研究,李零对银雀山汉简三十时的研究,[法]马克对马王堆帛书《刑德》的研究,江晓原对古代历法的整体研究。谨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论文题目是论文快完成时才想出来的,原先只想弄清楚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略加修订而成的。记得李学勤先生给我这个题目时,我对《淮南子·天文》还相当陌生,当一年半后论文初稿出来时,我没想到能做出那么多东西。这里绝没有自负的意思,我只是感到庆幸,翻阅前人对《淮南子》的注释、研究,《天文》总是最简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出土文献,尤其是马王堆帛书《式法》与《周家台秦墓简牍》的及时发表与出版,这篇论文很难做到这个程度。 论文能够完成,还得益于以下诸位先生的研究成果: 钱塘对《天文》的补注, 王振铎对《天文》地盘的研究, 席泽宗对马王堆帛书《五星占》的研究, 陈久金对岁星纪年的研究, 李零对银雀山汉简三十时的研究, [法]马克对马王堆帛书《刑德》的研究, 江晓原对古代历法的整体研究。 谨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 论文题目是论
《黄帝内经》主要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注重整体和谐的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1.本套国学经典藏书收录的书目是中国人不可不知、不可不读、不可不收藏的历代传统国学经典,类别涉及经、史、子、集各类中的名篇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本套书装帧形式采取手工线装缝制而成,外包装采用传统的函套形式,内容竖排,样式古朴美观,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3.本套书采用专家级创作团队精心组织稿件,内容采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体例,通俗易懂;每本书都陪以大量精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汉族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本书为金良年先生对其2003年点校本的修订,在底本选择、校记写法、体例设计上都有新的开拓。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略加修订而成的。记得李学勤先生给我这个题目时,我对《淮南子·天文》还相当陌生,当一年半后论文初稿出来时,我没想到能做出那么多东西。这里绝没有自负的意思,我只是感到庆幸,翻阅前人对《淮南子》的注释、研究,《天文》总是简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出土文献,尤其是马王堆帛书《式法》与《周家台秦墓简牍》的及时发表与出版,这篇论文很难做到这个程度。论文能够完成,还得益于以下诸位先生的研究成果:钱塘对《天文》的补注,王振铎对《天文》地盘的研究,席泽宗对马王堆帛书《五星占》的研究,陈久金对岁星纪年的研究,李零对银雀山汉简三十时的研究,[法]马克对马王堆帛书《刑德》的研究,江晓原对古代历法的整体研究。谨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论文题目是论文快完成时才想出来的,原先只想弄清楚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略加修订而成的。记得李学勤先生给我这个题目时,我对《淮南子·天文》还相当陌生,当一年半后论文初稿出来时,我没想到能做出那么多东西。这里绝没有自负的意思,我只是感到庆幸,翻阅前人对《淮南子》的注释、研究,《天文》总是简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出土文献,尤其是马王堆帛书《式法》与《周家台秦墓简牍》的及时发表与出版,这篇论文很难做到这个程度。论文能够完成,还得益于以下诸位先生的研究成果:钱塘对《天文》的补注,王振铎对《天文》地盘的研究,席泽宗对马王堆帛书《五星占》的研究,陈久金对岁星纪年的研究,李零对银雀山汉简三十时的研究,[法]马克对马王堆帛书《刑德》的研究,江晓原对古代历法的整体研究。谨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论文题目是论文快完成时才想出来的,原先只想弄清楚
《新仪象法要》是我国宋代大科学家苏颂为其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而编写的仪器构造及使用说明书。全书共三卷,书首列有“进状”一篇,上卷自“浑仪”至“水趺”共十七图,中卷自“浑象”至“冬至晓中星图”共十八图,下卷自“仪象台”至“浑仪圭表”共二十五图。本书为其译注本。《新仪象法要》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古代科技著作。这部不足三万字的著作,记下了中华民族古代的许多光辉成果,其中有早的机械钟表的锚状擒纵器;它记录的游仪窥管随天体运动,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机械——转仪钟的雏型;它记录的水运仪象台观测室活动屋板,是现代天文台圆顶的祖先。此外,此书还为我们留下天文仪器和机械传动的全图、分图、零件图五十多幅,绘制机械零配件一百五十多种,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保存至今的早、完整的机械图纸。正是由于这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