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对古代碑帖的形制和流变、碑帖的传拓技法、碑帖的装潢与保护、碑帖的艺术价值、碑帖的鉴藏知识、碑帖的经济价值与市场情况等方面做了精到的论述,并提出了不少前人所未发的新见解。该书体例完备,系统性强,内容翔实,图版丰富,是赵海明先生长期对碑帖研究所取得的近期新成果。
一余平昔讀書,每一書竟,必撮要為之解題。歲月既,積稿盈尺,非敢有所論著,姑以備遗忘而已。去秋(余按:指一九二七年秋》避南還,匆匆雜置行箧中,遗失泰半。今檢餘存,惟書畫書籍較多。旅居(余按:指一二七年秋至一九二八年秋僑居天津》無俚,因為補拾歸類,以成斯篇。敝帚之珍聊用。二這是越園公《書畫書錄解題》一書《序例》的段話,清楚地表明了他撰冩該書的起因。起因是偶然的,是丈7檢餘存,惟書畫書籍較多」。越園公日讀書,所作解題多随手夾人該書中,書如果丢失了,解題手稿也隨之丢失。而今畫類書籍提要幸存者較多,遂有補作之想法。余家文藝傳家三百年,越園公本人頗喜愛書畫藝術,時時以整理舊籍為己任,該書問世亦屬必然。他僑居天津期間,任何職務在身,常與梁任公相過從,縱談學問。而梁氏飲冰室的豐富藏書,為他補
《芥子园画谱(套装共4册)》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分为初集、二集、三集,包括树、山石、人物、屋宇、梅兰竹菊、花卉草虫翎毛之精华内容。《芥子园画谱(套装共4册)》为影印版。
明万历天启刻鋀版套印,清朝重印本。框高29cm,宽22cm。分书画谱、竹谱、兰谱等,共160幅。有胡氏创作,也有吴彬、米芾、赵孟頫、唐寅、文徵明等人的作品。刻制之精,堪与绘画媲美,是印刷史上的代表作。
《古玉图考》是一部研究古玉的专著,共收録玉器近二百件,种类近四十种,按类记述器物尺寸、名称、用途、年代,并附有考释。每件玉器由吴大澂族弟吴大桢绘制附图。线图比例多为原大,否则在图旁注明比例。在对每件器物的考释中,吴大澂往往将对古玉器的考据研究同古代历史的研究联系起来,功古学不少,故此书一出,即受到中外学者极大关注,至今仍不失为研究古玉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