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点如下: 一、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一笔巨大的遗产,它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炽烈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缤纷地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 二、本集成不是一般意义的画集,不是书斋中材料的蒐集与编辑,它是21世纪中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木版年画所做的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普查成果。 三、此次普查强调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各学科的交叉融合;采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同步的全记录;内容涉及从历史遗存到活态现状、从作品到制作、从艺人到销售张贴、从艺诀到年俗,而且将所有产地囊括其中,一网打尽,不留死角。此种普查在历史上应属首次,也是终结性的。 四、大量的手的发现性的素材和严格的学术整理,是本集成重要的价值。
《百花诗笺谱》又名《文美斋诗笺谱》,为清代张兆祥等人绘制。天津文美斋1911年彩色套印。文美斋《百花诗笺谱》刻工精致,印刷优良,精美典雅,是清末著名的笺谱之一,流传很广。本书据文美斋刻本影印。
清康熙《御制耕织图》是中国古代版画史上的一部传世经典。不分卷,清圣祖康熙题诗,焦秉贞绘,朱圭、梅裕凤镌刻。书前有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五年(1696)序言。《耕织图》即绘刻完成于此年。图绘农村耕作、蚕织绩纺的场景,凡四十六幅,耕织各半。该图据南宋初期楼璹《耕织图》原意而绘,保留原图中的楼璹五言诗,增删部分图目。每幅图上方又有康熙亲书诗文。画法上,融入西方焦点透视法,纤细秀丽。刻法圆润秀挺,曲尽其妙。全书可谓诗、书、画、刻 四美具 。
《琴曲集成》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古琴研究会编,当代著名古琴大师查阜西、吴钊先生负责主持整理的一部有关我国古琴艺术遗产的大型资料汇编。全书三十册,收集了从六朝丘明传谱的唐代文字谱到清末民初千余年间的一百四十二种琴谱。这些琴谱是整理者对全国公私所藏的古琴曲谱、各种文献中所著的琴谱(包括刻本、稿本和有完整体系的转抄本),进行多年搜集、调查、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汇集而成。它对文化史、艺术史等研究工作者研究、了解、整理我国传统的音乐遗产;对古琴的爱好者了解我国唐宋以来音乐发展全貌、了解千余年来流传下来的各个流派和不同版本的琴曲和音乐理论技术资料;对继承与发展这份丰富的音乐遗产,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击鼓骂曹》为《中国京剧百部经典外译系列》中一部,是京剧老生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第23回“弥正平祼衣骂贼”。故事叙述名士祢衡被孔融推荐给曹操,曹对其轻慢,用鼓吏来羞辱他。祢衡当着满朝文武大骂曹操,并借击鼓发泄。后经百官相劝,勉为曹下书去顺说刘表。
《松弦馆琴谱》为“虞山派”代表性的琴谱,是在严澂的主持下,由当地能手赵应良等编订成集的。书中所收二十二曲,均是严澂自己所弹奏、修订过的琴曲,其中包括沈音所作的《洞天春晓》、《溪山秋月》等。此书从一六一
《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套装共3册)》内容简介:是清代宫廷版画的最后一部作品,代表着清晚期的版画水平,并带有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石印技术风格。王恽任职从政期间将历代明君贤勤于政务、定国安邦的经验和事迹系统地整理成章,于元至元十年(1273年)进呈给太子,意在劝勉太子效法古人,以成明君。到了清代,光绪帝敕命徐郙、李文田等对王恽之作逐段释义、加以图说,据此成文39段并补第40段为跋,总40图。图首及书耳内以小字注明某代某人某事。版画仿顾恺之仕女画及汉代画像石用小字在方格内注明主要人物。镌刻线条流畅细致。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