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山西省珍贵古籍名録图録》全面展示我省古籍保护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人们更好地认识古籍、了解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大有裨益。也进一步彰显了我省古籍精华,有力地促进了普查等古籍保护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本《中国家谱总目》未见着录。见于《总目》之《南外天源赵氏宗谱》(475-0318福建泉州,后文称"泉州本"。)与此同族异支。此本则详于大观公一支,闽南天源赵氏,为两宋帝室之后,按其谱,有太祖御制玉牒序,历代御容,诸王分派图,本支大观公以下,详载族人之生卒、德行、出处,源流灿然,几可于此一家之谱,征数世之污隆,诚可宝也。 今存记载皇室谱系之"玉牒",以一家处世变之中心,其所记多非凡民之谱牒可比,叙事可与史传相参外,其体式亦具典型。其中"南外宗孙由馥府君遗嘱"一篇,见神器荡覆之际,宗室子孙际遇之惨刻远过于平民,千载之后,犹令读史者为之一叹。史家考证蒲寿庚屠戮泉州南宋宗室者,亦多取证此篇。尤可贵者,其记大观公以下之世系,由洪武以迄道光,几五百年间,未尝中绝,于人物代谢之际,多附传、赞、墓志,其文
《全芳备祖》,凡五十八卷,南宋陈景沂辑,祝穆参订。陈景沂,号肥遁,又号愚一子,天台人。此书在陈氏早岁即开始编纂,脱稿约在理宗即位前后,付刻则约在宝祜年间。 此书专辑植物资料(尤其是栽培植物),分前、后两集。前集二十七卷,为花部,分记各种花卉一百二十种左右。后集三十一卷,分为七部分,计九卷记果、三卷记卉、一卷记草、五卷记木、三卷记农桑、五卷记蔬、四卷记药,著录植物一百五十馀种。各植物下又分三大部分:一是“事实祖”,下分碎绿、纪要、杂著三目,辑录各类文献资料;一是“赋咏祖”,收集有关诗词歌赋;一是“乐府祖”,收录有关词作,分别以词牌标目。 《全芳备祖》荟萃数百种植物资料于一书,是宋代花谱类著作集大成之作,于后世有深远影响,被誉为“世界早的植物学辞典”。 此次点校,以影印
南宋馆阁录及其续编南宋馆阁续录,原名中兴馆阁录及中兴馆阁续录,清修四库全书由永乐大典辑出时改易今名。是书为宋人所编各种专门性史料工具书的一种,它所载录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南宋馆阁制度的史料;而这些史料,对於我们今天研究宋代的史官制度与历史文献,以及考求宋朝典故与宋人。 《续录》,未知何人所撰,前者起建炎元年,迄康熙四年,后者起淳熙五年,迄咸淳五年,分沿革、省舍、储藏、修纂、撰述、故实、官联、廪禄、职掌等九类,详细记载了南宋秘书省及有关修史机构的诸项制度,对研究南宋的文物和典制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