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命人整理古籍、收集资料,编纂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其中《太平御览》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无法看到了。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此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太宗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976 983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宋太平兴国间,既得诸国图籍,而降王诸臣,皆海内名士。或宣怨言,尽收用之。置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群书。以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经史子集一千六百九十余种,编成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本出版后,成为二十多年来*流行的本子。中华书局为了供应研究工作者的需要,決
暂无内容简介。。。。。。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所藏过云楼《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全40册。本书刊刻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南宋孝宗时人编纂,是南宋时期的大型类书,分类摘录南宋时还存世的各种古籍,有不少书早已亡佚。清代学者阮元称赞曰:“书成锦绣万花谷,画出天龙八部图。”实属罕见文化珍品,举世无双。本书流传有序,鉴藏印有:赵氏子善、周允元印、匏如珍藏书籍私记、顾鹤逸藏书印等。
暂无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古逸丛书三编》是继《古逸丛书》、《续古逸丛书》之后的又一部大型综合型古籍善本丛书。该部丛书的编选出版是在1982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恢复工作以后,在组长李一氓同志的主持下进行的,同年列入1982—199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开列书目五十一种。后又采纳周叔先生等版本目录学专家的意见略加增删,拟定书目五十六种。编选工作由著名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家赵守俨、傅熹年先生主持,编辑工作由中华书局负责,善本的提供和检核由北图和全国各大图书馆善本部配合进行。经检核善本的可印行情况,确定可印行的共四十三种。该编主要是编选宋元旧刻中的珍本及海内外孤本古籍,按照正编、续编的方式,影印线装,力图保持原书面貌,以广流传,供专业人员研究参考,并可使读者从中了解古籍的装帧形式以及宋元善本的行款书体等内容。
沈曾植是近代学术大师,其著述之系统整理与出版,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其研究之领域、方法、思想、成果以及其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所起之作用。本书收沈氏《海日楼藏书目》、《海日楼群书题跋》、《海日楼碑帖题跋》,并附其先辈《尚书公手书书目》、《尚书公手抄书画目》,共计五种,全面反映了嘉兴沈氏一脉古籍书画碑帖收藏的全貌,对于古籍版本学、近世珍籍聚散流通以及文人之交游、学术之研讨,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许氏文献功底扎实,此次整理书目题跋,较已刊之《海日楼题跋》扩充倍馀,尤可称道者二:一、凡可访得者,详列馆藏地甚至索书号,至便读者进一步探求查证;二、较钱仲联本不仅订正字句,更重新编排顺序,古籍按四部,碑帖按时序,谨守体例。凡此均使本书增色,对于研究古籍版本源流、金石书画、近代学术史
《古逸丛书》,共二十六部,两百卷,49册。清末著名散文家、外交家黎庶昌辑。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古逸丛书》所收既有在渊源所自的本土失传久已的佚书,也有多种东邻收藏而国内罕见的隋唐写本与宋元刻本,还有日本剞劂的中国典册和彼邦汉籍。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本土失传,日本复得,绝版珍品,经典收藏! 《古逸丛书》于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价值,直至今日,仍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丛书对于研究古代中日汉籍交流史以及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研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全书辑印的古书有:“唐代手钞卷子本有:覆旧钞卷子本《唐开元御注孝经》一卷;影旧钞卷子本《玉篇》零本三卷半;覆旧钞卷子本《玉烛宝典》十一卷;
清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王船山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到,有极浓厚的宇宙论理念,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并且工于诗文词曲。本书以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对其进行了解读。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