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就。鲁迅先生在《集外集?选本》一文中说: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之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 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 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 (吴楚材《例言》),因此选编时,他们 集古人之文,
《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 《古文观止(上下)》收录了我国古代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虽比较一些选本所选篇目不算多,但它能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故《古文观止》问世至今300年来风行不衰,是清代以来流传广泛影响大的散文选本。 观止 二字出左传,意谓: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
《水龙经/故宫珍本丛刊精选整理本丛书》为《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相宅相墓属中之一种,原书藏北京故宫,题晋郭璞著、明刘基阅,系清康熙精抄本。 我国古代看风水有形法一派,流传书籍很多,但均重在寻龙捉脉、点穴立向及认砂吉凶,对水形水法及其善恶,均仅随笔带过,且多在后略加论述(如我社同时出版的《甲砂玉尺经》),而《水龙经/故宫珍本丛刊精选整理本丛书》却专论水之形气,说明水形既有屈曲、回顾、绕抱、斜飞、直冲、反跳及来去分合的区别,又从理气天星、方位及喝形呼穴方面进行了探源,而这些都能反映水之形气的吉凶。原书详细论述了阴阳二宅认水立局的各种方法,图文并茂,整理者又根据解说需要补充了不少插图,希望能更清楚地说明古人到底是怎样为阴宅阳宅选址的。《水龙经/故宫珍本丛刊精选整理本丛书》是研究水龙
阮籍(210年 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本书汇集了阮籍传世的全部诗、赋、笺、奏记、书、论、传、赞、诔、帖、文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本书对其作品加以注释、翻译,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位杰出的天才和他所处的时代。
《唐宋名家文集:苏轼集》是我国历史上千古一人的大文学家、艺术家苏轼的散文选注本。这些散文大部分选自茅坤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另选入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未录而作者个人认为相当优秀的几篇文章。在这本《唐宋名家文集:苏轼集》里,每篇文章都包含了散文、题解、注释和译文四部分内容。
一是选目精要,能概括地展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及重要时代和作家的风貌。《古文观止》选目注重文学性,不收《尚书》和先秦诸子散文,却从《春秋左氏传》开端,选出34篇,在全部222篇中所占数量*多,这是因为《左传》往往被后代古文家奉为作文的楷模。由于同样的原因,《国语》、《战国策》和《左传》一起,被作为《古文观止》所收先秦散文的重点。汉代散文重点收司马迁的《史记》,而不收《汉书》。《古文观止》收 唐宋八大家 作品达78篇,构成全书的另一个重点。由于重点突出,兼顾其他风格的作家和作品,构成上自先秦下迄明代末期散文发展的长廊,使读者领略古代散文的精粹。 二是篇幅适中,所选文章大多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极便初学者诵读。《古文观止》按时代和作家编排,分为12卷,收作品222篇,其中绝大多数是散文,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前,是一部笔记随感小品集,收录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219则。张潮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为此名为《幽梦影》。它以清丽明快的文笔、精辟独到的议论、深蕴丰富的思想独树一帜。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书精选了王安石的诸篇精彩文章,加以注释和白话翻译。从中可以体会王安石的文字风格和文章魅力。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 柳河东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 本书所选柳宗元散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宋刊《柳河东集》为工作本,参考《柳河东集注》、《五百家注柳河东集》及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柳州文钞》,精选出柳宗元散文70篇,并根据 国学经典 的统一体例,作了题解、注释和翻译。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故而尝自称庐陵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本集选择欧阳修散文中*为经典篇什,注释主要的疑难词句,并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力求通俗易懂。
《小窗幽记》被誉为处世格言书,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青睐。书中几乎 每一句话均可视为警世、醒世之名言,蕴含着博大深遂的人生哲理,极富 人生真昧;于微言中总结了坎坷人生的诸般经验.如何免遭灾祸,如何规 范行止;生活的方法,处世的良策,均有详尽论述。本书将其精华之语结 合经典事例,对其涵盖的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人生话题作了 精辟阐释和论述,堪称现代人*的人生指南,为人处世的宝典。
宋代是江西文化十分繁荣的时期,而文字的繁荣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由上官司涛编著的《溪堂集竹友集校勘》汇集了《溪堂集》校勘、《竹友集》校勘,在严格校勘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溪堂集和竹友集做了高度概括与剖析。本书是江西省社科院2009年重大科研项目,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与学术价值。
本书的注释为简注,内容包括一些难解的词语、人名、地名、诗文典故等,只要读者能大体读懂的词语,就不再出注。对所注词语,简要说明词义,不作征引和发挥。 本书正文选用朱剑芒所编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本为底本,该书于1936年刊行。之所以选用这个本子,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这个本子的校勘比较精,错误不多;二是它首次刊出了第五、六卷,是一个 全本 。同时还参考了其他三种整理本,即俞平伯校点的《浮生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罗宗阳校点的《浮生六记》(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和金性尧、金文南所注的《浮生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古文观止》,清初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吴兴祚审定,中国历代散文精华选集,重要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为中国古诗文选本的“双壁”,鲁迅赞其与《昭明文选》并美。 “古文观止”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代表先秦至明末散文的高水平,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清初问世以来,盛行不衰,备受推崇。我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如鲁迅、巴金、朱光潜、余光中、王蒙、贾平凹等,皆深受其影响,对其盛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