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早年致力于反清复明,明亡后披发入山,隐身、授徒、著书凡四十余年。隐居期间,先生以 述往以为来者师 (《读通鉴论》卷六)的态度,以 六经责我开生面 的创新精神,对历代统治者,尤其是明代统治者的成败得失进行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反思。写下了大量富有独创性见解的著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天文、地理、训诂、考据等诸多方面。凡500余万言。 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弘扬船山学说,特在南京设局重刊《船山遗书》,计收著作56种,288卷。光绪年间,又补刻了6种,10卷,附于其后。共计62种,298卷。通称 金陵本 或 曾刻本 。后者也被称为 衡阳补刻本 。 本次出版的简体横排版,即以 金陵本 为底本,在内容上完全忠实于底本,其他版本适当参照。
“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满目,真是万象包罗。文笔有的简洁朴实,有的情文相生、美丽动人,常为一般读者所喜爱。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有着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辨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可以说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 据粗略的估计,中国的笔记小说,截至清末,大约不下于3000种。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要全部读遍,是难以做到的。为此,有必要对它进行一番去
余束发就学时,辄喜读古人书傅。每纵观大意,于源流得失之故,亦尝探其要领。若乃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此衷盖阙如也。 岁戊午,奉天子命抚八闽,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 今年春,余统师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披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辗然以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亟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本集收入著者文史论文四十四篇,内容包括著者所撰学术论文、学术札记、图书序跋、补正(如《明人传记资料索引》补正)、纠误(如《清代人物传稿》纠误)等,著者较为重要的中文学术论著多已收入。作者马泰来先生曾先后师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何炳棣和钱存训先生,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香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兼冯平山图书馆主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等职。此次汇集出版先生文集,对于学术研究、勉励后进具有重要意义。
“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满目,真是万象包罗。文笔有的简洁朴实,有的情文相生、美丽动人,常为一般读者所喜爱。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有着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辨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可以说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 据粗略的估计,中国的笔记小说,截至清末,大约不下于3000种。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要全部读遍,是难以做到的。为此,有必要对它进行一番去
......
《庐山古今游记丛钞》为民国时期著名方志学者吴宗慈(1879 1951)在1932年编撰《庐山志》时选编的历代庐山游记,著名诗人陈三立为该书题签。原为线装二册,铅印本,150筒子页,收录晋朝至民国时期游记约44篇,1933年在上海印制500套,现存世不多。此书汇集了上下一千六百年间,历代文人墨客游历庐山的游记,包括如慧远、白居易、陆游、徐霞客、黄宗羲、胡适等名人的作品。游记有浓墨重彩的着力渲染,也有轻描淡写的平铺直叙,他们大都语言优美,记叙生动,寻幽探险,引人入胜。这些游记是认识庐山、了解庐山原始、真实的手资料,是宣传庐山、研究庐山可靠、珍贵的依据。
方孝孺(一三五七~一四〇二),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寧海人, 明代初期的思想家、文學家。孝孺早年以學術精邃、品行方正受知於明太祖,後來奉遺詔輔佐幼帝,靖難軍攻克南京,他拒爲燕王起草登極詔書,最終被誅十族以死。其威武不屈,正義凛然,浩氣貫日,忠烈千秋。 孝孺束髮受教,服膺儒先學説,繼以力學,直欲合伊周孔孟於一人,排洪荒而開二帝,去雜霸而見三王,慨然以興太平之治爲己任。建文一朝,他更是竭忠盡力,輔助惠帝推行仁政,一洗洪武朝以嚴治國之恐怖氣氛,又省苛斂、清刑獄,一切以惇大行之,深得民心。人稱“一時士大夫崇尚
本书共十三卷,是明代学者、诗人、戏曲作家梅鼎祚辑纂的一部奇书。本书广辑自汉魏经隋、唐、宋至元、明间数百名事迹,并以满腔热忱表示同情与敬意,认为她们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有关作品,除少量为梅氏自撰,多录自前人记载,散落在诸多古籍中的佳作,被《青泥莲花记》发掘问世,汇于一编。梅鼎祚通过描写那些的遭遇和人品,对明代中、后期,甚至整个封建社会进行揭露与抨击。本书以明万历三十年壬寅刻本为底本,以清宣统石印本为参校本,并据各篇出处,尽量核对原书。
《普陀册佛学丛书:竹窗随笔》主要内容包括:古今著述、儒释和会、楞严一、楞严二、礼忏功德、螯蛎充口、东门黄犬、为父母杀生、鹿祀求名、心喻、换骨、洪州不得珠体、坟墓、菩萨度生和悟后等。
《中华国学文库:伊川击壤集》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诗集。邵雍精于易学,“遇事能前知”,以致后世术士谬托他为祖师。江湖上的大名,反而遮掩了他“粹然儒者”的本来面目。与周敦颐、张载、二程相比,大儒邵雍还擅长吟诗。他以诗抒情言志、阐述哲理。他生于北宋国力鼎盛、经济繁荣之时,当时世风恐怕也是浮躁的,但他的诗展现给我们的是闲适、自在。他自命居所为“安乐窝”,诚然他是既安且乐的。邵雍一生作诗三千余首,收入《伊川击壤集》中。我们这次从理学丛书本《邵雍集》中抽出相关部分,横排改简化字单行。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共收录周朝至南朝梁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700余篇。该书以其搜罗宏富、裒英集粹的特点而备受历代文人学士的推重,一度成为士人的和书。为了方便读者,达到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的目的,本书对《文选》原书进行了“二次遴选”,舍去了部分文采和影响,稍逊的篇章,保留了最脍炙人口的精华之作,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详细注释,并对原文的艺术性、思想性加以精当的评析。 《文选》以其搜罗宏富、裒英集粹的特点而备受历代文人学士的推重,一度成为士人的和书。民间很早就流传着“《文选》烂,透才半”的谚语。人们竞相研习、笺注《文选》,以致形成一项专门的学问——“文选学”。依今天的眼光来看,《文选》所收作品很多,难免有浩繁芜杂之嫌。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所称颂的“正变兼陈,洪纤毕具,信为赋家之大观”的《历代赋汇》,为清代陈元龙奉敕编纂,是迄今为止辑录先秦至明代赋作最为完备的赋体作品总集。陈元龙为清康熙时进士,授编修,后授文渊阁大学士,为饱学之士。他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广搜博采,分类编排,于康熙四十五年编成本书,总计一八四卷。全书正集一百四十卷,收叙事体物之作,计三千○四二篇,分为天象、岁时、地理、都邑、治道、典礼、祯祥、临幸、搜狩、文学、武功、性道、农桑、宫殿、室宇、器用、舟车、音乐、玉帛、服饰、饮食、书画、巧艺、仙释、览古、寓言、草木、花果、鸟兽、鳞虫等三个类目;外集二十卷,收抒情言志之作,计四二三篇,分为言志、怀思、行旅、旷达、美丽、讽谕、情感、人事等八个类目;逸句二十卷,计一一七篇;补遗二十卷,计
本次影印蜀刻本《骆宾王文集》十卷,系以国家图书馆藏海内孤本为底本。该本为现存骆宾王文集*古刻本,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字体浑厚,刀法稳健不滞,墨色精纯。历毛氏汲古阁、顾氏小读书堆、汪氏艺芸书舍、杨氏海源阁等名家第藏,并有黄丕烈、顾广圻题跋。
是志由日本学者河田罴编纂。清光绪三十三年归安陆心源藏书售归日本静嘉堂文库,此志即河田罴应文库主人岩崎重野之请,检核陆氏原书并参考陆氏《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题跋》、《仪顾堂集》及《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而成的。书成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大正六年(1917)方刊行。此志著录陆氏旧藏中版本较精善或内容较重要者,卷一至十二为皕宋楼旧藏,多宋元旧刊,卷十三至五十为十万卷楼旧藏,多明以后刻本及名家抄校本。两大部分各自依四部分类,每书著录书名、著者、版本、册数,其下节录《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题跋》、《仪顾堂集》和《四库提要》文字,间附河田罴按语。全书五十卷,前十二卷为陆氏皕宋楼旧藏,第十三卷至五十卷为十万卷楼旧藏。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观止 一词表示 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高水平 。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 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 ,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书名 古文观止 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学塾读本,是一本古文入门之书。全书选录历代**作品二百二十二篇,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书名取『观止』者,言其『诸选之美者毕集,其阙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由於其选文眼光独到、精练赅备,注评切中肯綮、详而不繁,*便於初学
《杜甫集校注》为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典文学丛书 之一种。被誉为 诗圣 的杜甫,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早在宋代,就有千家注杜之说,历代流传至今的注本,约有一百余种,其中较为完整、影响较大的注本约有一二十种。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新的有关唐代的资料的出现,对唐代官制、科举等专门史,以及唐代语言等学科研究的新成果的出现,对杜诗的研究也有了新的推进。本书即是在充分汲取前代和近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校理1400余首诗歌、30余篇文章,在校勘、编年、注释三个方面,都有独到的成果。 本书以接近杜甫集祖本二王本的《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本杜工部集》为底本,以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郭知达《新刊校订集注杜诗》、蔡梦弼《草堂诗笺》为主要参校本。对杜诗的两种异文,即来自于五代、北宋初的传本中的异文,与宋明清
本书以清乾隆刊本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并校以北京图书馆藏北宋本《李太白文集》、日本京都大学影印宋刊《李太白文集》等十余种重要刊本和唐宋重要总集和选本。注和评笺部分,除以杨齐贤、萧士赟、胡震亨、王琦四家为基础外,又搜集唐宋以来诗话、笔记、考据材料,以及同期研究成果,加以笺释和考订,并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此次重版将 文革 后朱金城先生所作的校订内容纳入正文。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今推出典藏版,谨以此书纪念为古籍整理作出贡献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