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历代诗词鉴赏辞书大系》中的一套,其他还有:《元曲鉴赏辞典》、《唐五代词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宋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近现代诗词鉴赏辞典》、《古诗鉴赏辞典》。 一、本书共收入宋代各个不同艺术流派的202位词人的词作721篇,它包括了国家*语文教学大纲和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必须解读和背诵的宋词篇目。每篇词作附一篇赏析文章,即为一个词条。 二、本书正文中作家的排列,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不详的则按在世年代先后为序。同一词家的词作依《全宋词》篇目次序排列或以作品编年顺序排列。 三、本书正文中的词原作,一般以《全宋词》为准,有些版本流传不一,多有异文,则择善而从之。 四、本书各词条对于词的赏析、理解,尽可能地借鉴、吸收了我国词学研究的
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注释的其他部分,除了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文学家。其词风格妍婉,语近情遥,能曲折尽人意,有“婉约之宗”之称;其诗则跌岩昭彰,气格不凡。李清照把人生轨迹和情感经历融入创作之中,无论是咏叹日常生活的欢乐感伤,还是抒发动乱时期的家国之慨,都涌动着一腔真情,因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书系“国学典藏”丛书之一种,备搜李清照诗词作品、《词论》及古人的精彩评论,辅以简明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李清照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宋代乃是词之 鼎盛时期,词人灿若星辰。而作为女性词人的代表,李清照在词坛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作品多描写闲适的闺阁生活,表现女性词人特有的多情和敏感。后期词作则充满了“物是人非”的伤感情绪,表达对故国、故事的眷恋。李清照擅长从日常口语里提炼生动晓畅的词句,清新隽永,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本书搜集李清照词作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徐培均先生的系年,为读者欣赏李清照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
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而终生不被重用,发为歌词,悲壮激越。施议对撰的《辛弃疾词选评》将辛词按人生阶段分为四部分,以作品为例证,剖析体制,剖露心迹,展示其人其词之面目及本色,以生平叙述统领名
南宋傅干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第一家注本和 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刘尚荣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的《东坡词傅幹注校证(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是作者苏轼在此基础上全面利用搜罗到的各种文献,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刘按”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 ,诗文标题 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其出版,必将为
东坡词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于后世者,至为深远,而笺注寥寥,传世者包括宋人傅干残本,两家而己。今人龙榆生之《东坡乐府笺》,人称详备,至谓为宋词笺之一。然龙著笺多采自传干,编年几本于彊邨,虽间有补充发明,对传、朱之误亦时有匡正,而对两家失考不当未加详察而袭用者,亦不时可见,余当惜之。 东坡词龙笺原编年贰估零肆首,其间似是而非、不尽确当,《笺证》正之者数十首。其原未编年,经博考羣籍,证之以本词及东坡之行止,新予编年者又佰拾叁首。是则《笺证》所收东坡词叁佰陆拾首中,编年者已近十分之九。即此一端,对东坡词之研究,当亦助益良多。
暂时没有内容
《宋词三百首》是由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编定,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朱孝臧曾先后三次增删。*后选定的版本选词家共81家,选词共285首,称为三编本,本书采用的便是朱祖谋先生*终定稿的三编本。
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
晚清一代大家王国维先生以 境界说 为骨,著述了《人间词话》一书。他提倡: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因此,以这一条标准,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晚唐至近代著名词人的好恶之情,同时,此书破除了清朝词坛浙派和常州派的流弊,发出词学新声,重新确立北宋词人的主流地位,因此,《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文学史上一次正常的自我纠偏,从后来的效果看来,现在的读者大都更崇尚苏轼、辛弃疾等词人,应该多少也受到过这次纠偏的影响。
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难脱“花间”之风。国亡被俘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其后期词作的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以后苏、辛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并成为词目前承前启后的大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李煜词集(附:李璟词集 冯延巳词集)》备搜李煜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书后另附有南唐另外两位词人李璟和冯延巳的词集。
在唐宋词目前,辛弃疾历来以豪放著称。而“豪放”既体现为由题材、意境、情感等结合所呈现的创作风格,又体现为一种放笔快意、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 辛弃疾在词体写作上如此全方位、大尺度的出位与突破,无怪乎时人评曰:“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徐鱿《词苑丛谈》引)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为通行既久、已成习套的词体开出新境,使词的创作摆脱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从而带来了宋词繁荣发达、多姿多态的昌盛局面。
宋代是我国词创作的鼎盛期。现在可考的宋代词人有一千四百余家,共计作品两万余首。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注释的其他部分,除了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在唐宋词史上,辛弃疾历来以豪放著称。而“豪放”既体现为由题材、意境、情感等有机结合所呈现的创作风格,又体现为一种放笔快意、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辛弃疾在词体写作上如此全方位、大尺度的出位与突破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概述了历代辞赋创作与研究的状况。下篇介绍了与辞赋相关的重要书籍,分为辞赋专集、收录辞赋的文学总集、古今赋话、现代中外赋学论著四部分。书末又附录了“赋学书目举要”。《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是各种体裁、各种观点的文学史著作所不能替代的,不管写怎样的文学史,不管研究哪一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不管是教师和学生,都将参考这套史料书。全书抱着为研究者、教学者服务的态度,希望在学术工作中做一点真正有用的实际的工作。这本小书为该丛书之一,是由湖南师范中文系马积高先生编撰的。全书分为“历代辞赋及研究概术”和“辞赋要籍叙录”上下篇,全面、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了中国历代辞赋的发展史。凡与辞赋发展史有某种程序关系者,本书都力图在有关部分加以介绍
今人言及宋代陈亮多谈其政论文章,选其词作亦局限于婉约绮丽之作,其实陈亮作为辛弃疾之知交,他的抗金北伐之气慨、爱国愤世之豪情与弃同矣,其词作亦为豪放一派,《龙川词》之雄放恣肆之气甚至在稼秆词之上,语出肺腑,少矫饰,词艺亦有精至独到之处。姜书阁收龙川词74首,详加笺注,务求确切,多独抒己见又不失偏颇,读来深有启发。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之名。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画家李流芳的课徒稿43幅,遂请嘉兴籍画家王概整理增编90幅,增至133幅,并附临摹古人各式山水画40幅,为初学者作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