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南宋傅幹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第*家注本和*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刘尚荣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 刘按 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更精确,诗文标题更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
在唐宋词史上,辛弃疾历来以豪放著称。而 豪放 既体现为由题材、意境、情感等有机结合所呈现的创作风格,又体现为一种放笔快意、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 辛弃疾在词体写作上如此全方位、大尺度的出位与突破,无怪乎时人评曰: 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 (徐鱿《词苑丛谈》引)苏轼 以诗为词 ,辛弃疾 以文为词 ,为通行既久、已成习套的词体开出新境,使词的创作摆脱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从而带来了宋词繁荣发达、多姿多态的昌盛局面。
陶渊明,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诗品》评语)。谢灵运, 性情渐隐,声色大开 的 诗运转关 者(《说诗晬语》评语)。鲍照, 乐府*手 (《古诗归》评语)。此三者,分别是田园诗、山水诗、七言诗的开创者或重要奠基人,上承诗骚余绪、汉魏风骨,下启晋宋以降千年文坛,影响深远而各具特色,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著名均受其沾溉。《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遴选三家菁华,编年系月,精注细评,于文字间赏奇析疑,置历史中论事评人,犹如三部微型评传,堪为中古文学导游。
本书为南宋诗人陆游生前自定、反映诗人前期作品的诗集,此本为宋淳熙十四年严州郡斋刻本,是其诗作结集zui早的传本。其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而终生不被重用,发为歌词,悲壮激越。本书以生平叙述统领名篇注释评析,见解独特。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选编宋词人苏轼词作200余首,附部分诗。
《清诗别裁集》选录乾隆二十五年(1760)去世诗人之作,共录诗人近千名,作品近四千首,不少姓名不彰的诗人赖是书以存。此书所选诗作,在内容与艺术上均有一定代表性,大致反映了清初到乾隆间的诗歌创作情况,不失为了解清代前期诗歌之佳著。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收南宋时期八十八家词,以及黄昇自作三十八首。 此为宋淳佑九年刘诚甫刻本, 有清内府天禄琳琅藏印。 《中华再造善本》曾彩印出版,现我们将其列入《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再次影印,以飨读者。
晏殊《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擅长小令风格含蓄婉丽。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晏几道《小山词》,代表作如《临江仙》、《鹧鸪天》等,与作者生平相关,偏向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二晏词为北宋婉约词之经典。
欧阳修堪称做到 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与 庆历新政 、 诗文革新运动 等北宋政坛、文坛大事紧密相关。《欧阳修诗词文选评》是黄进德先生继《欧阳修评传》后推出的欧公作品选评读物。该书将欧公一生分为六个时期,精选诗、词、文、赋代表作品共52篇,其中有关切民瘼、反映历史的《食糟民》《边户》,有恢诡谲怪、媲美李白的《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秋声赋》,有义正辞严、宁死不屈的《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有怀念亲友、感慨淋漓的《苏氏文集序》《寄石曼卿文》,有恬淡自得、任性顺情的《醉翁亭记》《六一居士传》,有托物寓意、借史抒怀的《憎苍蝇赋》《再和明妃曲》等等,加以扼要的注释、精当的品评,让读者窥见一代文宗的丰富人生以及北宋中期的政坛风云,确为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南宋傅干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头一家注本和较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刘尚荣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的《东坡词傅幹注校证》是作者在此基础上全面利用搜罗到的各种文献,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 刘按 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更精确,诗文标题更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其出版,必将为今后的苏词研究提供更
《历代名家词集》共十册,精选唐、宋、清共 13 位词人词作合成九册,再加经典词话一册,尽收历代词作精华。分别是: 1. 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 2. 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 3. 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 4. 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 5. 苏轼词集,刘石导读; 6. 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 7. 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 8. 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 9. 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 10. 人间词话,黄霖、周兴陆导读。每种均有简注、辑评及名家导读,双色印刷,轻松阅读。
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的词坛新领袖。他有深厚的辞章修养,妙解音律,有 顾曲周郎 之誉。他作词既重篇章辞句,又重音律之美;能清能丽,亦雅亦俗。从风格情调和艺术技巧上来看,他的词的确称得上是当行本色的好词。本书收入周邦彦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各种风格的词作共80首,注释简洁明了,评点短小精悍,尤能发掘清真词的隐微。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蕙风词话》是近代词学大师况周颐的论词代表作。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当有 词心 ,强调 真 ,但亦不废学力,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这部词话被誉为 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 。
本书为清代词学理论名著。全书大半是对词家及词作的评论,对于词的旨趣、音韵,亦有探源辨流之论。陈氏论词,继张惠言和周济之后,极力发扬常州词派的理论,强调作词贵在 有寄托 有所感 。论词推源风骚,旨归温柔敦厚,给后来的词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现据光绪二十年刻本校点整理。
本书实为王逊直叔侄《楚辞评注》十卷的批点本,作者胡濬源认为研究楚辞应求之于 史传 和 本辞 ,论述处处从史料出发,十分重视《史记》,核定屈赋二十五篇之数。同时注意以内文互证法把握作品主旨脉络,时以统计关键词法拈出文眼和线索,多有深见明识。
《历代名家精选集:吴文英 王沂孙集》所选评,出自吴文英及王沂孙所作词,代表了风雅词派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
张炎有词学名著《词源》,词集《山中白云词》,近人整理诸本收其词170余首。其词多作于宋亡之后,抒亡国之痛,哀怨凄楚、悲愤感人,而又呈现出流丽清畅,淡远超玄,为学姜夔而能得起一体者,常与之齐名并称 姜张 ,以其相似的 清空 之韵。本书以《强村丛书》本所收《山中白云集》为底本。
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注释的其他部分,除了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人物,他在诗、词、文以及文学艺术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本书精选其诗作86首、散文40篇,由宋史研究名家李之亮教授作精彩讲解。本书注释翔实,考据谨严,笔致灵活,情感真率,无论对于专业学者还是苏轼诗文爱好者,都颇可一读。我社同时还推出《苏轼词选》和《东坡志林》,供读者多角度欣赏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与人格魅力。
《国学经典丛书第二辑》推出了20余个品种,包含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囊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该丛书以尊重原典、呈现原典为准则,对经典作了精辟而又通俗的疏通、注译和评析,为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国学经典扫除了障碍。所推出品种,均选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由国内**专家郁贤皓、杨义、王兆鹏等倾力编注,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套优秀读本。此书精选了中国自先秦至清代古典诗词中流传广泛的经典代表作,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部分*为经典的诗词,对每首词进行注释和评析,其中不乏一些大家名家如叶嘉莹、周汝昌等人赏评文章。一本书可以读完中国*美古诗词,是一个既精又全的版本。
南宋傅干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第一家注本和 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刘尚荣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的《东坡词傅幹注校证(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是作者苏轼在此基础上全面利用搜罗到的各种文献,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刘按”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 ,诗文标题 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其出版,必将为
词话,是中国古代诗学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唐宋以来,先辈们不但为我们留下了数万首词作,而且为我们留下了近千万字的词话资料。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词学工作者关注、整理笔研究。笔者在十多年前有幸成为唐圭璋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从先生习词学,后又跟从郁贤皓教授学习唐代文史。在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学得了做学问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确定以历代词话为主要研究方向。 词话可从宽定义为“及词之话”。历代词话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成卷的词话专著,唐宋以来各类典籍中的散见词话。其内容主要是有关词的本事,品评,引用,考证,论述等。词话史,应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对历代词进行比较系统的叙述,评论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