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一个文化相当成熟的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上层土大夫阶层, 为了得到政治权力、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上的领导权,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文化传统,并能参与和分享时代思潮及其格调 。而 宋代理想的上层阶级的妻子不仅简单地献身于丈夫的家庭,她还要有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文学天才和人际关系中高超的技巧,使她可以保持家庭的繁荣昌盛 ([美]伊沛霞《内闱 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
陶渊明,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诗品》评语)。谢灵运, 性情渐隐,声色大开 的 诗运转关 者(《说诗晬语》评语)。鲍照, 乐府*手 (《古诗归》评语)。此三者,分别是田园诗、山水诗、七言诗的开创者或重要奠基人,上承诗骚余绪、汉魏风骨,下启晋宋以降千年文坛,影响深远而各具特色,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著名均受其沾溉。《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遴选三家菁华,编年系月,精注细评,于文字间赏奇析疑,置历史中论事评人,犹如三部微型评传,堪为中古文学导游。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稼轩词雄浑豪迈,向与苏东坡的东坡乐府苏、辛并称,为豪放派词作的代表和*。《辛弃疾词集》备搜辛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辛弃疾的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本书六卷,拾遗一卷, 拾遗 卷后附有陈秋帆据《函海》本所补四则。本书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书中尽可能搜罗考证历代词人词作本事以及前人品评之语。六卷基本按照时代顺序布局:卷一多记六朝乐府曲词,考证词调来源,论述词调与内容的关系,六朝乐府与词体的用韵等,甚至认为填词用语 非自选诗乐府来,亦不能入妙 ,试图从各方面论述六朝乐府与词的同源关系。杨慎认为词体起源于六朝乐府,因此他的记述从六朝乐府歌词始。卷二以记述唐五代词人词作和闺阁、方外之作及故实为主,并解释考证词体中的生僻字词。卷三至卷六记述两宋、元代及本朝词人词作及故实。拾遗一卷多记歌妓、侍妾等女性之词作及故实。本书除了摘录、引述他人的词话外,共评论唐五代、宋、元词人八十余人,涉及到词体的特性、风格、用韵、创作等诸多方面,在词
此书系 词系列 丛书之一种。北宋著名诗文大家欧阳修在词的创作上亦有极高地位,且风格与其诗文大异其趣,他的《六一词》与晚唐五代词风一脉相承,对后世词人有一定影响。本书备搜欧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六一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而终生不被重用,发为歌词,悲壮激越。本书以生平叙述统领名篇注释评析,见解独特。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名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作。他的词也很有名,前人称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超爽处似辛弃疾。《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辑录陆游现存全部词作,编年笺注,后附各本题跋、传记及年谱简编。笺注者夏承焘、吴熊和师徒二人都是*名词学家。这次重印,由吴熊和弟子陶然负责订补,新增辑评、总评两个部分,正文笺注和附录题跋亦有增补,从而使本书* 趋完备。
欧阳修堪称做到 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与 庆历新政 、 诗文革新运动 等北宋政坛、文坛大事紧密相关。《欧阳修诗词文选评》是黄进德先生继《欧阳修评传》后推出的欧公作品选评读物。该书将欧公一生分为六个时期,精选诗、词、文、赋代表作品共52篇,其中有关切民瘼、反映历史的《食糟民》《边户》,有恢诡谲怪、媲美李白的《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秋声赋》,有义正辞严、宁死不屈的《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有怀念亲友、感慨淋漓的《苏氏文集序》《寄石曼卿文》,有恬淡自得、任性顺情的《醉翁亭记》《六一居士传》,有托物寓意、借史抒怀的《憎苍蝇赋》《再和明妃曲》等等,加以扼要的注释、精当的品评,让读者窥见一代文宗的丰富人生以及北宋中期的政坛风云,确为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苏轼是宋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他以卓越的天才、广博的学识、开朗的胸襟,写出了大量辉煌的诗、文、词,表达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和丰富的思想情感。苏轼词内容广阔,气魄雄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是宋词空前的划时代的革新,也是宋词进一步的发展。本书备搜苏轼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系年,为读者欣赏苏轼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
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的词坛新领袖。他有深厚的辞章修养,妙解音律,有 顾曲周郎 之誉。他作词既重篇章辞句,又重音律之美;能清能丽,亦雅亦俗。从风格情调和艺术技巧上来看,他的词的确称得上是当行本色的好词。本书收入周邦彦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各种风格的词作共80首,注释简洁明了,评点短小精悍,尤能发掘清真词的隐微。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名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作。他的词也很有名,前人称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超爽处似辛弃疾。 《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精)》辑录陆游现存全部词作,编年笺注,后附各本题跋、传记及年谱简编。笺注者夏承焘、吴熊和师徒二人都是*名词学家。这次重印,由吴熊和弟子陶然负责订补,新增辑评、总评两个部分,正文笺注和附录题跋亦有增补,从而使本书*趋完备。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较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摈弃西方理论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自《人间词话》1908年首次公开发表至今,已恰好是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在文字数量上已远远超出只有了了数千字的《人间词话》本身。如果有好事者对此作一统计对比,想来一定会给人以震撼、惊愕的戏剧效果,这倒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人间词话》的精深与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仍然会继续下去,仍然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这样的进程中,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具备陈寅恪先生所说的 了解之同情 。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一文中,陈寅恪曾这样写道: 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了解,则其学说不易评论 所谓真了解者,必须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
《宋词三百首》,有初选和重选两个本子。初选整300首;重选只283首,删去初选28首,又增选11首。我们这个注译本子,仍保留300首之数,但吸收重选之长,对初选篇目略作调整。 原编词家排列顺序,由于时代局限,不尽合理。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把皇帝之作放在卷首,将僧人、妇女之作放在*后;二是其他词人的排列,由于当时研究考证不足,有不少先后倒置之处。我们这个本子,吸取当代研究成果,全部按出生先后排列。有少数生卒年代不详者,也尽量依据有关材料,放在适当的位置。 本书共收录了宋代著名词人的代表作共三百首,其中有欧阳修、柳永、王安石、苏轼等人的作品,每首作品后都有较详细的注释,对提高读者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及阅读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译文采用现代汉语散文,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充分发挥散文的优势,既要把
《绝妙好词》是宋末元初词人周密选编的一部南宋词选集。全编选词三百九十首(今传本有六首残阕),词人一百三十二家(其中蔡松年实为金人)。它是我国*早的断代词选之一,并且具有鲜明的流派特色,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本书是《绝妙好词》的注释本,每首词都包含词作、注释和译文三部分内容。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文学家。其词风格妍婉,语近情遥,能曲折尽人意,有“婉约之宗”之称;其诗则跌岩昭彰,气格不凡。李清照把人生轨迹和情感经历融入创作之中,无论是咏叹日常生活的欢乐感伤,还是抒发动乱时期的家国之慨,都涌动着一腔真情,因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书系“国学典藏”丛书之一种,备搜李清照诗词作品、《词论》及古人的精彩评论,辅以简明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李清照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注释的其他部分,除了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本来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情又是文学艺术里永恒的主题,这是人所共识,用不着多说的。但是爱情之于每一个人,却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情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种种不一。性德的爱情生活和他的爱情词又当如何呢?黄天骥先生在《纳兰性德和他的词》里用“玫瑰色和灰色”加以形容和概括。不错,性德一生的爱情生活以及他的爱情词篇正是如此,失意多于得意,眼泪多于欢乐,悲凄伤感,幽怨苦多。
苏轼是宋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他以卓越的天才、广博的学识、开朗的胸襟,写出了大量辉煌的诗、文、词,表达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和丰富的思想情感。苏轼词内容广阔,气魄雄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是宋词空前的划时代的革新,也是宋词进一步的发展。本书备搜苏轼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系年,为读者欣赏苏轼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为“中华诗文鉴赏典丛”之一种,主要收录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进行解读。全书采用逐句赏析形式,每句配一篇鉴赏文字,部分名句出自同一首诗词的,也分开来各自进行鉴赏。每条名句的鉴赏文字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