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论诗的主要著作,集中体现了他作诗尚性灵的主张。正文共十六卷,补遗十卷。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随园自刻本为底本,参校众本。
《水浒全传》是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书中讲述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反抗官军、杀富济贫的故事。它产生于明代,是作者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整理加工、创作而成。小说故事分成两个部分,在宋江受招安前是梁山英雄发展壮大、对抗朝廷的传奇;受招安后是起义军为国尽忠、损失殆尽的悲剧。《水浒全传》的校勘,以尊重底本为原则。凡底本文字可通者,则一律不作校改。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卞藏脂本红楼梦与庚辰本对照发现,它保留着脂本所独有的部分回前诗,保留着脂本所独有的少量回前评,保留着脂本所特有的一些批语及类似自白的文字。经冯其庸等专家从文字内容、纸张的材质及保存现状分析,本书应抄于清嘉庆前期。另外,此残抄本与其他脂本相比,在总目的文字、回目的抄写方式,以及正文的个别文字中,都具有自己的特异之处。此本虽然仅残存十回,但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近几十年来《红楼梦》资料的又一重大发现。
《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论诗的主要著作,集中体现了他作诗尚性灵的主张。正文共十六卷,补遗十卷。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随园自刻本为底本,参校众本。
近承郑西谛(振铎)史惠供此本,即记所见。旧抄红楼梦一册,两回。题石头记第二十三回、第二十四回,中逢每页俱书红楼梦,共三十一页;每半页八行每行约二十四五字。木刻鸟丝栏抄。首有“晳庵”白文图记。
全书共收唐太宗诗93首、赋5篇、论文25篇、文告456篇。作者对唐太宗作品做了辑佚、解题、校勘、注释、系年。 唐太宗一生著作,除明代《唐五十家集》收有若干诗文以外,一直阙如。本书整理了唐太宗著作,填补了我国古籍整理的一项空白。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政绩显赫,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卓有建树的帝王。《唐太宗全集校注》收有唐太宗诗93首、赋5篇、论文25篇、文诰456篇。基本囊括唐太宗作品。作者对这些作品做全面整理(标点、校勘、注释、系年)。书后附《唐太宗宴会巡游校猎年表》、《试论唐太宗的诗》、《论唐太宗的文》、《唐太宗的文化建设业绩》等。 唐太宗一生著述,除明代《唐五十家集》中收有诗60首、赋3篇外,全集的编辑整理一直阙如。本书即填补这项空白。其收辑之全,标点、校勘、注释、系年费工之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