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书,是宋代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历时19年完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一共16朝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问世以后,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此书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明白 治身、治家、治国 的道理,因此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问世以后,从北宋到清朝,《资治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 皇帝教科书 。
内容介绍 它是一部在中国失传1300多年的书,但它却始终牵动着一群人为它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它是一部被中国政治界和文化界称为古秘笈的书,一多年来,许多人知道它的名字,却因为难得一见而抱憾终生。这部书就是《群书治要》 。 《群书治要》,又名《群书理要》。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告诉魏征,他要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唐,苦于无从着手,魏征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应该从古代先贤那里寻找智慧。于是,李世民下旨,让魏征组织一个班子,将先贤的著作中,对治理国家有用的,编辑成一部书,以便他随时阅读学习。魏征就开始了编辑工作,他组织的编辑班子中,有萧德言、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都是才高八斗、学贯古今的人物。 这套书从先贤的一四多部书,八.九多卷中,拣选出了六十五部书,五十卷的经文,等于是五十言的经文。而所有会
本书是由汉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握了大量史料,又到处游历,实地调查。一-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司马迁开始《史记》的编写工作。五年后,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陵辩护,被处宫刑,后被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司马迁忍辱负重,继续著书工作,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史记》一书基本完成。书成后,司马迁的情况史籍缺载,大多人认为他在此后不久即去世,死因不详。 本书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部通史。共五十多万字,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2)约三千年的史事。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一书中把历史著作分为 编年体 和 纪传体 两大类,《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此后历代正史,都沿袭了这一有 纪 有 传 的体例。 据司马迁自序,丰书共一百三
《走向世界丛书》是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一套湘版图书,它的出版在当时的出版界、文化界以及广大读者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的李一氓说它是“出版界的一巨大业绩”,又说“
《石涛画谱校注南田画跋(朱季海著作集)(精)》原为石涛撰,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季海先生校注。《南田画跋》为恽格画论,也由朱季海先生校订。二书均为朱季海先生旧着,今重新修订出版,成为《朱季海文集》中的一个品种。《画谱》原为石涛撰,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季海先生校注。《南田画跋》为恽格画论,也由朱季海先生校订。二书均为朱季海先生旧着,今重新修订出版,成为《朱季海文集》中的一个品种。
韩愈的《韩昌黎文集校注(精)》是根据近代古文名家桐城马其昶的遗稿编辑而成的,马氏以其研究心得,并采集了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各家的评说,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各方面,对旧注作了许多订正和补充,对旧本字句讹夺的地方也作了细心的校勘。本书所涉及的资料有些是未刊的传抄本和手稿,马氏对各种说法折中去取,文字上亦删繁节芜,关于文学欣赏方面,书中有各家评语,多反映了桐城派的文学眼光。本书底本择取万历东雅堂本《昌黎先生集》,旧本诗文并有,本书去诗存文,并为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遗文一卷,附录集外文三篇,集传一卷。韩愈之文章,向为古文绝唱,而马其昶和马茂元又皆为桐城派正宗,故本书搜罗文章全面完善,校勘精深,对读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书是国家文物局主持编著的反映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成果的《中国文物地图集》中的浙江分册。截止到2006年底,经过近20年的普查和编著。全书分上下册精装,通过目录、概述、各市县文物地图、各地重要文物图、各处文物单位简介条目和索引等,共计收录浙江境内的文物点10892处,其中古遗址2622处、古墓葬1428处、古建筑4303处、石窟寺及石刻109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923处、近现代典型建筑332处、其他文物点193处。这套文物地图集资料准确,收录齐备,图文并茂,堪称反映浙江文物全貌的最具权威性的工具书。 本书具有
《佛典丛书:成唯识论注释》之内容,论说人类存在之根本依处即阿赖耶识,其中所藏之种子,由于缘起而形成现在,同时又造作未来,因而展开宇宙之一切,期以观万法唯识所现,体证诸法之真理。其内容为:(1)卷~至卷二前段,论释“由假说我法”等颂,破斥执著实我、实法之外道及小乘。(2)卷二中至卷四中,论释“初阿赖耶识”等颂,阐明阿赖耶识之相。(3)卷四中至卷五中,论释“次第二能变”等颂,阐明末那识之相。(4)卷五中至卷七中,论释“次第三能变、此心所遍行、依止根本识”等颂,次第阐明六识能变之相、六识相应之心所、诸识现起之分位”等。(5)卷七中至卷八中,论释“是诸识转变、由~切种识、由诸业习气”等颂,次第阐明一切唯识之义、诸识辗转之因果、生死相续之理等。(6)卷八中至卷末,论释“由彼彼遍计”等颂,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