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 o)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 前四史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刘宋人,成书时间晚于《三国志》一百多年,《三国志》实际是 二十四史 中紧承《史记》、《汉书》的第三部史著。
《曾国箴言录》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了解到曾国藩的思想,因此辑成了代表曾国藩思想精华《曾文正公嘉言钞》。《治兵语录》由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先生辑录,是一部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散见于《嘉言钞》中。
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是记录中国东汉至南朝刘宋时期士族阶层言行举止风尚与生活轶闻琐事的一部独具特色的文史名著,全书由一千一百多则长短不一的小故事构成,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对中古时期政治、哲学、文学、美学及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等均有涉及,是研究中国魏晋历史文化*重要的原始典籍之一。 《世说新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原文底本采用民国上海涵芬楼影印明袁氏嘉趣堂刊本《世说新语》,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以《世说新语》三十六篇为序,各篇之下按底本次序编目排列若干则故事,不再标出卷数:断句参考了中华书局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但部分语句根据译文作者的理解有所调整;白话译文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以避免意译发挥离原书本意太远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文白对照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包含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等方方面面的医学理论,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国的医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习书崇尚古法,强调“宗晋”,四十岁前多以习古为主,得米芾、《圣教》之意。五十岁后书入鼎盛,乃具个人面目。王铎善于将学习传统法度与任情恣性的自由创作巧妙结合,其艺术创作始终保持与古代经典的不断交流。 《临兰亭序并律诗帖》书于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现藏吉林省博物馆,与王铎晚年临作相较,更见细腻古雅,为忠实于原帖之佳作,在其诸多临作中尤显珍贵。此帖通篇用笔流畅生动,创造出独特的形式和意味,点画重者如有千钧之力,轻者似游丝而又坚韧婉转,且时用涨墨之法,颇具厚重之致;其字型结构或茂密雄放,或紧结蹙缩,或开拓纵逸,或跌宕多姿,千变万化,莫不如意。 《书
《读杜心解》,清浦起龙(一六七九-?)撰。浦起龙,字二田,无锡人,雍正八年进士,曾任苏州府教授,所撰尚有《史通通释》及《酿蜜集》。 本书注释简明扼要,不作过于繁琐的引徵和考证。虽未免简而近略,却没有“释事忘义”的弊病。如本书第二篇“天阙象纬逼”一句,前人聚讼纷纭,甚至臆改文字。浦氏维持原文,提出“不执死法为文家妙用”,排除了宋人许多异说,就比较通达。 作者参考了宋朝至清朝各家的注本,加以抉择,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独立的见解。如《前出塞》九首,各本多说是天宝年问哥舒翰征吐蕃时作,浦则说“不必泥定哥舒”;又如《后出塞》五首,各本编年多在安禄山已叛之后,浦编未叛之前,释云:“彼直认良家子为实有是人耳,不知此特赋家所谓东都宾、西都主人,皆托言也。则是二十年者,亦泛言黩武
暂无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