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柳堂集》:所收十余篇论文涉及中古史、敦煌学、中外文化交流史诸方面。其中《论再生缘》是篇重要论著。《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及其补文是其晚年的自传性遗文,对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及作者本人生平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分别收作者生前手定重要论文、序跋数十篇,涉及中古政治、经济、典制、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中国中古史的传世杰作,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前书系统论述汉魏到隋唐文物制度的渊源与流变,提出著名的隋唐制度 三源流说 ,提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讨论统治阶级、党派分野、内政外交诸专题,对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元白诗笺证稿》:对唐
南宋道士范应元的《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其版本价值一直受到老学研究者的重视。近来笔者在研究宋元老学以及参加整理《中华道藏》的过程中,发现范注不仅版本价值颇高,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很有特点,关于后者,目前学术界尚罕有人涉及,故本文拟作简要论述。 范应元的生平事迹不见史籍记载,据此集注卷前所署“前玉隆万寿宫掌教,南岳寿宁观长讲果山范应元集注直解”,及卷后所署“湛然堂无隐斋谷神子范应元”,仍难知究竟。但卷末沈乙盦之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其跋云:“范应元无可考,褚伯秀《南华义海纂徽》所录诸家有范无隐者,或即此人。”查褚氏《纂徽》后序云:“淳佑丙午岁,幸遇西蜀无隐范先生游京,获侍讲席,几二载。”又云:“师讳应元,字善甫,蜀之顺庆人。”可知范应元确为褚伯秀之师,淳佑戊申(1248),尚在人
凡例一、本书以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所藏《清世说新语》抽印本为底本。正文四百六十余则,作者原注数百条,共计六万余字。其字里行间,又有夏敬观本人晚年亲笔所作校订、增补、改动三百余处。笔者在整理过程中一并予以保留,且加标点、校勘与注释,力求真实地反映作者这一手批校注本的原貌,并给读者提供一比较完整可靠的新校新注本。二、《清世说新语》原刊于《青鹤》杂志半月刊,题《清世说新语(未刊稿)》,署“新建夏敬观撰”。卷首有陈灨一所撰序文一篇。其次是《清世说新语目录》,自《德行》至《仇隙》共三十六门,一仍《世说新语》类目之旧;然正文仅有自《德行》至《简傲》的二十四门,自《排调》至《仇隙》的十二门则付阙如。盖因其系连载之文,自《青鹤》杂志1932年卷期开始,至1935年第三卷第二十四期结束,陆续连载四十一篇,
《水雲樓詞》中的戰争詞作再現了風聲鶴唳、戰亂頻仍的動蕩場景,具有很强的時代氣息。「燐火」、「戍鼓」、「笳聲」等戰争意象,令人仿佛身臨其境,當年鋒鏑情景宛在眼前。近人鄭騫《成府談詞》有云:「詞人寫亂離情況者,鹿潭為古今,雖白石亦無其清厲。」此論洶屬知言。周夢莊也曾指出:「蔣鹿潭把戰争題材寫到詞中去,甚至又使用了高度誇張的筆法來表現戰争題材,人們看到,蔣鹿潭為詞的中興,在開闢新的道路。這在詞學發展史上的意義是不可低估的。之」這個論斷還是中肯的。從宋詞到清詞的題材嬗變中,鹿潭堪稱着力描寫戰争的巨手,夢荘先生稱之为,十分得體。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影响,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全套图书文白对照、全注全译。
本书收录西南大学石刻研究中心2010年以来新藏墓志259通,其中北魏4通,东魏7通,西魏5通,北齐6通,北周12通,隋代13通,唐代209通,后唐1通,后晋1通,后周1通,每通墓志下提供简要信息、释文及相应校释。全书所收墓志为公布,并严格鉴别真伪,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海山仙馆丛书》是潘仕成辑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旧书。 潘仕成,字德畬,广东番禹人,清道光年间官至兵部郎中,藏书盛名誉满天下,曾以其私人别墅海山仙馆为名,从丰富的家藏中辑选前贤遗编,汇刊成广世名著《海仙馆旧书》。 该丛书所收录之书或前人未曾汇选,或流传甚少,或难以购求。除经史、集著作外,还酌选西洋数学、医学、地理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专着,以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其中有关数学等书,尤为罕见,其它如讲武谋略、四夷记录等,人弃他取,亦加以记载,价值颇高。全书于原文不加删节,雕刻校勘俱精,以善本着名南中,为学者所重。